碧海蓝天之下,独特的火山岩海岸伴着木质栈道,游客们举着手机不停拍摄,孩童们在草坪上追逐嬉戏,渔家排档飘散着诱人的海鲜香气……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埭头镇石城村的环海公园,今年暑期日均游客突破万人次,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地”。谁能想到,这片充满活力的滨海乐园,一年前还是荒草丛生的废弃砂场。这场华丽蜕变的“设计师”,是莆田市海事局派驻石城村的第一书记曾杰龙。
废弃砂场改造成的网红公园。(秀屿区委组织部供图)
2024年,初到石城村的曾杰龙被村口那片废弃砂场深深刺痛。这座坐拥火山岩奇观、千年“石沪”渔俗文化和浓郁侨乡底蕴的“山海明珠”,因这道“伤疤”黯然失色。村民主要依赖传统渔业,年轻人纷纷外出务工,守着“金山银山”却过不上好日子。曾杰龙带领村“两委”深入调研,踏遍海岸线、走访渔民、细算经济账,一个清晰的破局思路逐渐成型:盘活废弃砂场,走“渔旅融合”之路。
然而蓝图落地并非易事,资金、技术、运营经验道道是坎。曾杰龙敏锐抓住莆田市“人才回乡、资金回流、项目回村”的政策机遇,主动出击。当得知深圳逸溢宇海公司负责人林建伟心系桑梓时,他立即联络,陪同踏勘砂场,激情描绘愿景:“我们要建的不只是公园,更要留住渔村的根与魂!”真诚与远见打动了林建伟,双方迅速达成“村企共建”协议:村集体以土地入股,企业投入450余万元资金和先进管理。
改造过程中,曾杰龙坚持“敬畏自然,留住乡愁”的理念。栈道依火山岩天然肌理蜿蜒,与海天浑然一体;老船锚、旧渔网巧妙化为景观小品,无声诉说着渔村故事;宣传栏铭刻华侨归乡情。村民们深受感染,或参与建设,或提供老物件。仅一年时间,这片荒滩便实现华丽转身:观海平台、亲海栈道、休闲草坪与原有海岸完美衔接,一个集“观海、游海、赶海”于一体的滨海乐园惊艳亮相。
废弃砂场改造成的网红公园。(秀屿区委组织部供图)
公园开放即引爆热潮。独特的火山岩地貌成为社交平台宠儿,今年“五一”单日游客量达1.2万人次,假期累计接待超6万人次。但曾杰龙深知,热闹的人流必须转化为村民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他积极引导村民转型:海边摆摊售渔获、干货,闲置房屋改造成民宿、渔家排档,推动村集体承接文化节、音乐节。“以前就渔汛忙,现在天天像过节!”公园旁摆摊的村民喜笑颜开。村党总支书记林高成细数变化:餐饮、民宿蓬勃兴起,村集体收入大幅增长。
如今,站在焕然一新的观海平台上,曾杰龙的目光已投向更远处。他正着手深挖“石沪”文化,策划沉浸式赶海体验,开设渔俗课堂。潮起潮落,见证着这片热土的华丽蜕变,更见证着一位驻村书记用初心和担当谱写的振兴答卷。
通讯员 黄飞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