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党组织’的荣誉没保住,心里确实有点儿不甘心,但这也让我们看清了差距。”近期,贵州省毕节市“排队抓尾、双整双创”行动结果出炉,毕节织金县惠民街道惠泽社区党支部位列“中间”梯队,惠泽社区党支部书记李平憋着一股劲儿,暗暗下定决心奋起直追。
这场“比拼味儿”十足的评选,是毕节市深入实施“排队抓尾、双整双创”行动的实践之一。
贵州毕节市围绕基础基层“强双基”,以“黔进先锋·贵在行动”为总载体,用好抓两头带中间工作方法,开展“排队抓尾、双整双创”行动,通过精准识别、分类排队,让先进党组织展示风采,让中间党组织发奋图强,让后进党组织红脸冒汗,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干事氛围,着力推进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坚持标准,合理排队分类
“‘排队抓尾、双整双创’,必须一把尺子量到底。”织金县实兴乡组织委员李淞琦说。
如何一把尺子量到底?实兴乡把“排队”依据抓在日常,统筹考虑常规工作开展,通过座谈交流、访谈党员群众等方式,全面掌握各村党支部工作实绩和表现,结合年度综合考核、上年度述职评议等结果,围绕工作实绩、满意度测评等方面,对全乡13个村党组织进行起底排比,既找先进党组织工作亮点,也查后进党组织存在问题病灶。
具体工作中,坚持“抓两头带中间”,按照分级负责、分类开展原则,聚焦基本组织、基本队伍、基本活动、基本制度、基本保障“五个基本”建设成效,结合上年度综合考核、“擂台比武”、述职评议等结果,对如何排队分类、整顿提升后进、培育先进典型细化提出了具体措施和明确要求,聚焦抓党建促乡村振兴重点任务和工作要求细化排队依据。
落后就要奋起直追,努力从“跟跑”到“领跑”。今年,毕节市新一轮“排队抓尾、双整双创”行动中,全市有7个原“后进”村(社区)党组织实现赶超,被评选为“先进党组织”,268个原“后进”村(社区)党组织晋升“中间”梯队,基层党组织主动争先进位、比学赶超,后进赶先进、中间争先进、先进更前进的氛围越来越浓厚。
对症下药,精准整顿提升
对“后进”基层党组织,毕节市坚持“一对一”精准制定整顿提升方案,不断补齐短板弱项,推动查摆问题照“单”销号,力争把“短板”变“样板”,确保整顿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2024年的排队抓尾评选中,毕节金沙县民兴街道大水社区党总支因班子引领力弱化等原因,被评为“后进党组织”,村干部、村民感觉脸上无光。
痛定思痛,大水社区制定长效化靶向整顿方案,针对“班子软”“引领弱”症结,依托街道党校举办3期专题培训班,系统轮训社区“两委”成员,推动政治素养与履职能力“双跃升”。设立党员先锋岗,发动党员参与志愿服务70余场次,社区居民精神风貌得到显著提升。一套整顿提升“组合拳”打下来,今年排队抓尾评选,大水社区党总支实现赶超,被评选为“先进党组织”。
精准整顿,对症下药是关键。毕节市建立健全动态报告和备案销号等整改跟踪督导机制,对后进村(社区)党组织整顿工作情况不定期调度,对党组织整顿措施、整顿情况等进行指导评估,及时分析研究存在的问题,防止旧病复发。常态抓好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全面整顿提升后进基层党组织。同时,对整顿难度大的,推行由县(市、区)党委(党工委)书记、组织部部长和乡镇党委书记直接联村包村,推动攻坚整顿。
注重引导,培育先进典型
毕节市充分发挥先进基层党组织示范引领作用,引导基层党组织“比学赶超”,全面查摆短板弱项,积极追赶先进。
走进毕节市大方县兴隆乡菱角村,白墙黛瓦的苗族特色民居,平坦的柏油路蜿蜒伸展穿村而过……一幅“乡村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画卷映入眼帘。“今年,菱角村党支部被评为‘先进党组织’。”兴隆乡党委书记杨力介绍。“贵州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省乡村旅游重点村”,贴着这些闪亮标签的菱角村成了远近闻名的乡村旅游打卡地,小山村实现了美丽蝶变,不仅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村民钱袋子也更鼓了。
前有标兵、后有追兵,松不得劲。“排队抓尾、双整双创”行动开展以来,毕节市涌现出了“村支书工作室”、“垃圾当铺”等一批可学可鉴的经验做法。
威宁县金斗镇朱家坡村乡村干部入户走访(毕节市委组织部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