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育星火燎原塬梁
2025-08-25 10:19:00  来源:乡村干部报网  作者:朱文博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当夏日的风掠过小砂沟村的塬梁,十六个孩子像欢快的小鸟涌进村党群服务中心,好奇的目光瞬间点亮了空旷的活动室——那一刻,我心头悬了许久的石头,终于落了地。“知识星光·点亮童心”暑期课堂,就这样在小砂沟村拉开了序幕。

  这个念头源于我到村任职一年多以来的感触。2023年11月,我来到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坪城乡小砂沟村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农忙时节入户走访,总听到类似的叹息:“朱书记,你看这娃,整天抱着手机不撒手,眼睛都要看坏了!”“地里活这么重,实在顾不上管孩子啊!”这些话道出了许多家长的“暑假焦虑”。看着孩子们不是盯着屏幕,就是在村里漫无目的地游荡,我意识到,优质教育资源的短缺,像一层看不见的纱,蒙住了他们眺望世界的眼睛。

  教育是乡村振兴的基石,孩子们的求知渴望,不该被资源的鸿沟阻断。在村“两委”的支持下,我决心为他们搭建一座通向更广阔世界的桥。

  课程设计是首要难题。在跟工作队和村干部反复商讨后,我定下了“学玩结合、启智润心”的思路。我不愿搞“填鸭式”教学,而是在作业辅导之外,设计了历史剧场、趣味科学、非遗传承、艺术启蒙等互动环节。

  找老师的过程更像是一场“求经之旅”。我化身“联络员”四处奔走:多次拜访县文工团,终于请动了技艺精湛的娄老师答应“送艺下乡”;联系了在邻村驻村的县法院方法官,为孩子们量身定制法治课程;甚至邀请到了远在珠海教育系统工作的迟睿老师,跨越千里而来,只为给孩子们上一堂精彩的心理课。我还一一拜访返乡大学生,聘请他们担任“班主任”,这些年轻人被课程方案吸引,都愿意用所学知识反哺家乡。就连我们的村支书也被我说动,拿出“看家本领”教授象棋课程。

  安全是底线。我牵头制定严谨的预案,安排专人负责签到看护,家长们逐一签订安全告知书。那段时间,我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了各种事项,车轮在村路上来回辗转——不是上门动员,就是接送学生。

  开班第一课就带来了巨大惊喜。娄老师的《粉墨丹青》课上,孩子们正专注地描绘着脸谱,红的忠勇,黑的刚直......突然,娄老师手腕轻抖,面谱翻飞,“关公”瞬间变成了“孙悟空”!孩子们瞪大眼睛,欢呼声几乎掀翻屋顶。那一刻,传统艺术的魅力,无声地浸润一颗颗童心。

  随后的课堂渐入佳境。作业辅导课上,大学生“班主任”耐心讲解,孩子们眉头舒展,笔尖沙沙作响;历史剧场里,同学们全情投入排练《马嵬驿之变》,扮演小兵的孩子反复练习跌倒动作,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科学实验课上,孩子们亲手演示“鸡蛋掉入瓶中”的实验,在惊呼声中感受大气压强的神奇力量;村支书的象棋课上,孩子们凝神静气,在楚河汉界间较量智慧;迟老师的心理课引导孩子们用稚嫩的笔触描绘“独特的我”;方法官的法治课上,生动的案例引发热烈讨论,课后孩子们围着他追问:“别人抢我东西怎么办?”“捡到钱要交给谁?”课间休息时,简陋的篮球场变成了欢乐的海洋,汗水和欢笑谱写着最动感的生命乐章……

  最让我欣慰的是家长的认可。赵姐是两个孩子的母亲,看到曾经沉迷手机的孩子现在专注地做着实验,她激动地对我说:“朱书记,往年娃像长在炕上耍手机,愁得没法下地!你们这课堂帮了大忙,你看他现在,回家还讲大气压、画脸谱,精神头都不一样了!”

  作为选调生,为民办实事是我们的使命;作为北师大毕业生,以教育反哺乡土是我们的初心。我深知,点亮一个孩子的梦想,就是在点亮一个家庭的未来。我愿永远做那束微光,点燃希望的星火;更愿做永远的笃行者,守护这片土地上每一颗渴望被知识照亮的童心。

  小砂沟村“知识星光·点亮童心”暑期希望课堂合影留念。(小砂沟村村委会供图)

  朱文博(右二)为学生拍摄活动视频。(小砂沟村村委会供图)

责编:乡村干部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