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拉萨讯(通讯员 藏组轩)林芝市巴宜区鲁朗镇扎西岗村依托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俗文化,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村里还成立了旅游合作社,带动村民参与旅游服务,实现了增收致富;拉萨市堆龙德庆区东嘎街道桑木社区依托拉萨河谷的优越农业条件,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建成了西藏最大的温室蔬菜种植基地,年产各类蔬菜数万吨,不仅成了拉萨市民的“菜篮子”,也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今天的雪域高原上,正奏响一曲曲乡村振兴的动人乐章。
近年来,西藏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聚焦“四件大事”,聚力“四个创建”,着力把农牧区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带领群众致富、维护社会稳定、守卫边疆领土、开展反分裂斗争的坚强战斗堡垒,以高质量党建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建设“五项要求”,从基本组织、基本队伍、基本活动、基本制度、基本能力、基本保障入手,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在一村一党组织基础上,全区4万多个网格、联户单元、村集体经济组织等成立党组织(党小组),7000多个边境巡逻点、边贸口岸、放牧点、虫草采集点等建立临时党组织,实现了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旗高高飘扬、就有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坚持“抓两头带中间”,命名表彰1150个基层党建示范点,常态化排查1200余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按照“一支部一方案、一问题一对策”集中整顿,党员满意度低于95%、群众代表满意度低于85%的一律重新整顿。
着力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注重从乡村振兴专干、本乡本土大学毕业生、优秀退役军人、返乡致富能人等人员中选拔村干部。大力实施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培育储备行动,加强跟踪培养、导师帮带、跟岗锻炼。大力实施村主干区外轮训工程,采取自治区示范培训、地市重点培训、县区普遍培训、援藏补充培训的方式,全覆盖组织9800余名村主干到祖国内地先进地区观摩学习。持续推进村主干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培训两年攻坚行动和三年巩固提升工程,全区基本会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村主干由51.9%提高至94%。
不断充实基层工作力量,先后选派6批3.6万余名第一书记、2批1000余名选调生到村工作,从高校毕业生中招(补)聘6300余名乡村振兴专干,协助村“两委”干部抓好各项工作。连续15年对所有村(居)全覆盖选派驻村工作队,累计派出驻村干部29.7万余名,构建“一县一驻村领队、一乡一临时支部、一村一第一书记”驻村体系,推进党群干部进弱村、经济干部进穷村、政法干部进复杂村、农牧干部进产业村、科技干部进专业村,优化调整驻村“五项重点任务”,全面开展“百日走村入户大调研”,深入农牧民家中摸实情、听民意、找问题、寻对策,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11.98万个。
在建成5500多个标准化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功能布局、规范村级挂牌和承担事项,打造教育、管理、监督党员和组织、宣传、凝聚、服务群众的主阵地。落实每村10万元党建工作经费,村级组织“无钱办事”难题基本解决。全面落实村干部报酬待遇正常增长机制和业绩考核奖励办法,不断提高村干部报酬,边境地区村干部在此基础上相应再提高。实施集体经济“清零消薄培强”计划,出台鼓励奖励村干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办法,推广“党建+文旅”等做法,培育出了那曲嘎尔德生态畜牧、阿里冈仁波齐旅游服务等一批年创收2000万元以上的集体经济龙头企业,集体经济年收入50万元以上的村672个、5万元以上的村占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