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8.jpg
日前,当记者致电文竹的时候,她正在例行巡边,发来的照片上,四周全是皑皑白雪,“我们镇沿江三个村,共有173公里长的边境线...[全文]
11.jpg
每隔几天,叶强就要到集镇路口的“三宝小镇”农产品市场综合交易中心工地去当“监工”。这个综合交易中心占地10亩、建筑面积3...[全文]
8822.jpg
对于北京市通州区漷县镇军屯村第一书记吕玮来说,忙碌是他的工作常态。随着驻村期满的临近,吕玮愈发感觉分身乏术,“要做的...[全文]
123.jpg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号召全党,继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作为一名驻村第一书记,在“十四五”...[全文]
1222.jpg
7月底的一天傍晚,刚吃过晚饭的邱小梅来到与镇政府一墙之隔的空地,新的集市即将在这里开建。5月底,邱小梅刚调任福建省龙岩...[全文]
89.jpg
忙,是宁夏同心县河西镇旱天岭村党总支书记丁建华的常态,只不过,近来他比以往更加忙了。 [全文]
877.jpg
“踏上新的赶考之路,必须交出乡村振兴的满意答卷。”我们万灵镇,距重庆主城区90公里,西南临濑溪河,东北有起伏的丘陵山峦...[全文]
11.jpg
“介桃党支部对乡村旅游的长远规划思考不够”……近日,在云南省芒市组织的一场现场推进会上,来自该市各乡镇(农场)的党委...[全文]
  • 王书明—曹怡
  • 周静文—易文文
  • 林华维—林淑云
  • 倪怀成—禚彦辰
  • 杨涌—许宝阔
  • 倪敏—谢子云
  • 李海明—陈潮
  • 李慧—刘桓
  • 刘凤双—孟祥君
  • 许露露—吕雯
  • 华贤东—韩金韬
  • 周妍—曾媛
  • 刘世领—梁正晨
    作者:王书明 车婧

      【选调生档案】 

      曹怡 女,中共党员,1995年生,安徽宁国人,南京河海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2020年考取南京市江宁区湖熟街道选调生,同年9月15日来到湖熟街道湖熟社区挂职锻炼,担任社区书记助理,负责党建宣传工作。

      “我来到社区已经10个多月了。深深感到,基层是一部博大精深的‘无字书’,越读越有味。关键是要钻得进去,悟得出来。”这是曹怡与记者见面时的“开场白”。

      在湖熟社区担任书记第8个年头的徐国才,对曹怡这位新“助手”也是赞赏有加,“她有才气、接地气、肯吃苦,基层就需要这样的青年人!”徐国才举了一个例子:为庆祝党的百年华诞,湖熟街道开展了“心中有话对党说”活动,曹怡和江宁区电视台节目主持人联袂主持。徐国才第一时间将现场视频发到朋友圈,居民们都很自豪。

      为定格曹怡的成长轨迹,探讨读懂“无字书”的窍门,记者遴选了她在社区经历的二三事。

     

    曹怡(左二)在立洲家具厂了解生产情况。  

      “一棵树”的学问

      【采访现场】

      就在记者采访徐国才时,有两个社区居民走进他的办公室。“书记,我们家墙外的那棵大树什么时候才能锯掉?”

      “怎么,锯树也要找社区?”趁着徐国才接待的间隙,曹怡为记者释疑:这两位居民一个叫成锡德,一个叫马光银,两人是邻居,两家的平房之间有一个小巷子,巷子里有一棵六七十年的大白杨,树干三人合抱,树高目测30米左右,树冠盖过两家房顶。他们担心,这棵树不除掉,一旦遇到狂风骤雨,树枝砸下来,会压趴房屋,危及生命财产安全。

    曹怡(左)看望社区抗美援朝老兵王继贵。

      民有所求,社区有所应。徐国才向记者介绍了他们的处理办法。“本来锯掉这棵树不是什么难事,只是因为两户居民住在街巷深处,作业机械根本进不去,只能由人工操作。”此前,他们曾与几家专业工程队联系过,因为树高有风险,加之树旁有电线、网线等,施工难度较大,有关负责人看了现场之后都不愿承接。好不容易联系到安徽一家施工队,愿意揽下这个活,但开价两万元左右。“这笔钱不能省,群众的安全是大事。”徐国才向居民承诺,近期就安排施工人员进场。

      随后,记者也来到现场,实地感受锯树难度。村干部告诉记者,没有什么好办法,只有人工将那些枝枝丫丫一段段锯下来,还要确保不能掉在房顶上。不仅费力费时,而且安全措施必须到位。

      【互动交流】

      锯树是个特例,但对这棵树的态度却蕴藏着基层工作的规律。

      在去现场的路上,记者与曹怡边走边聊,话题围绕“一棵树”背后的学问展开。记者告诉她,作为一名基层选调生,遇事不能就事论事,而要举一反三、就事论理,这个理就是工作的“准星”。要努力做到办一件事,长一份见识,收获一份成长。透过这棵树,应当悟出作为一名基层干部不可或缺的民生情怀、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没有情怀,就会冷漠百姓诉求,凉了百姓的心;没有责任,就会敷衍搪塞,拖而不办;没有担当,就会前怕狼后怕虎,一事无成。

      “一双鞋”的情怀

      【采访现场】

      穿行于湖熟社区河沿自然村的巷道里,在社区副书记王洪梅和曹怡带领下,我们来到了居民薛正琴家。

     

      本报记者(中)和曹怡(左一)在居民薛正琴(右一)家中交流。

      薛正琴是当地居民公认的好人。今年60岁的她,从结婚至今一直照顾着患有精神病的小叔子,独自揽下了小叔子饮食起居、洗衣浆衫的责任。家庭收入主要靠丈夫在外打零工,干一天120元钱。

      为贴补家用,薛正琴操起了手工制作拖鞋的手艺。客厅的鞋柜里放满了她的“作品”。由于只是在附近熟悉的居民中销售,销量有限,每双只赚20元左右。

      曹怡与薛正琴结缘,就是因为“一双拖鞋”。一次,曹怡从薛正琴家门前经过,看到院子里晒的漂亮拖鞋,便好奇地进门聊了起来。这一聊,曹怡不仅知道了薛正琴的不易,也知道了她家庭的困难,萌生了帮助薛正琴的想法。曹怡将薛正琴的故事和她做的拖鞋发到朋友圈,希望亲朋好友购买,还打算开个淘宝店,推介薛正琴的产品。

      为鼓励薛正琴扩大生产,提高效益,曹怡自己垫资帮薛正琴网购了鞋垫和毛线等原料。曹怡现场告诉薛正琴,下午即可到货。“一旦销路打开了,可以成立合作社,动员街坊邻居一起加工,走出一条居家挣钱的新路子。”

      离开薛正琴家时,记者听到薛正琴轻声对曹怡说,“家里有绿豆粥,想喝吧?”那一刻,远离家乡的曹怡沐浴着亲人般的温暖。

      【互动交流】

      曹怡虽然没有喝绿豆粥,但她很在意这份情!

      “我们这些人离群众最近,我们怎么样,群众心目中的党就是怎么样,党的干部就是怎么样。”通过与薛正琴的交往,曹怡对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有了更深切的理解。

      “锅不热,饼不靠。”记者以这句俗语送给曹怡。告诉她,字面意思是只有热锅才能烙饼,比喻要想让群众信任你,必须时时有热心肠,事事做热心人。并以许多优秀第一书记的经历鼓励她。

      “一个娃”的牵挂

      【采访现场】

      曹怡的手机上,保留着她与一个9岁儿童周栩彤的照片。这幅照片是今年六一前,在社区举办的儿童节活动现场拍的。

      看着照片上的小栩彤,你很难想像这个孩子家庭的不幸。她的父母都是聋哑人,爸爸是后天的,妈妈是先天的,小栩彤也有听力障碍,需要使用助听器。

      小栩彤的奶奶马永琴,是全家的顶梁柱。她在湖熟社区灵顺北路12号开了一家理发店。不巧的是,我们去店里看望她们时,奶奶带着栩彤去特殊儿童康复学校训练去了。

      去年11月,也就是曹怡到社区工作的第三个月,在江宁区城建集团开展的困难儿童一对一帮扶活动现场,曹怡第一次见到了小栩彤,奶奶带着她,很乖,但就是不说话,不爱笑。之后在社区举办的各类儿童活动中,曹怡主动担当起栩彤临时家长的角色。在一次亲子活动结束时,栩彤主动向曹怡招手,曹怡以为有什么事,没想到,她居然在曹怡耳边清楚地说了句:“阿姨,谢谢你!”孩子从心底迸出来的这句话,让曹怡格外温暖。

    曹怡(右)和小栩彤(左)在一起。

      湖熟社区的儿童,对曹怡倍儿熟。我们在社区暑托服务点看到,10多位儿童见到她的到来很兴奋。记者问一位名叫钟艺齐的一年级小朋友,曹怡阿姨好不好时,他扯着嗓门说:“好!她给我们放过电影《大圣归来》。”

      【互动交流】

      “牵着老人孩子的手,幸福全拥有。”家庭如此,社区何尝不是如此。小栩彤对曹怡的真情流露,让曹怡对这一点深信不疑。

      “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记者与曹怡交流学习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体会时,曹怡说,她对庆祝大会现场青少年诵读的那句“请党放心,强国有我”印象特别深刻。作为踏上新时代赶考之路的青年,就要像总书记希望的那样,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她的理解,志气指的是家国情怀,骨气指的是自信自强,底气指的是能力本领。

      分别时,记者对曹怡说,基层历练时光很宝贵。染牢基层底色、厚植民生情怀,涵养过硬本领,将受益终身。

    结对感悟:一堂新闻实践课 

      2021年7月16日,气温接近35摄氏度。我随一位资深记者,开始了本报“结对选调生”活动的首次出发,前往选调生曹怡所服务的社区——南京市江宁区湖熟街道湖熟社区。

      见面后,与曹怡在社区书记办公室进行了交流。在村碰到哪些困难?做了些什么事情?下一步有什么打算?我们问得仔细,曹怡答得详细。

      “走吧,去现场看看。”聊了个把小时,记者对一旁的社区书记徐国才说。“我们事前没有打招呼诶。”“没关系,随便看。”

      第一站来到一家理发店。在与曹怡交流中,她提到了帮助的一位9岁儿童叫周栩彤,爸妈都是聋哑人,奶奶在街上开了家理发店补贴家用。不巧的是,我们没有见到小栩彤的奶奶,倒是街坊邻居你一言他一语地向我们介绍了曹怡和小栩彤之间的故事,有的还从手机上翻出照片给我们看。随后,我们在社区暑托服务点看到,10多个孩子见到曹怡很兴奋,扯着嗓门喊“曹阿姨好!”孩子们的表情告诉我们,曹怡确实为他们付出了很多。

      第二站去的是居民薛正琴家。60岁的薛正琴有一手制作拖鞋的技艺,为了支持薛正琴居家挣钱,曹怡自己垫资帮助她网购鞋垫和毛线。离开时,薛正琴轻轻地对曹怡说,“家里有绿豆粥,想喝吧?”这句话被写进报道中,曹怡与居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温情跃然纸上。

      走完两站,已过饭点,我们浑身大汗淋漓。午饭后又马不停蹄赶往下一站……

      新闻从业10多年了,“七分采、三分写”“脚板底下出新闻”的行规早已植入内心,但一场结对活动,60后资深记者走得如此真、这般深是出乎我意料的,无疑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新闻实践课。难怪曹怡感慨道,基层工作不容易,记者也不好当!(本报记者 车婧)

    作者:周静文

      易文文(左)了解民宿经营情况。

      人物档案 易文文,女,1996年1月出生,2018年12月入党,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考古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安徽省2020年度选调生,现任黄山市徽州区西溪南镇西溪南村党委书记助理。

      25岁的选调生易文文是幸福的,从校门走上社会,就有3位“师傅”领着跑,一位是即将离任的驻村第一书记吴永杰,一位是村党委书记刘秋发,一位是镇党委委员李玲。

      易文文到村任职才半年多,她的三位“师傅“就分别“点题”,共同为她铺就成长轨道。

      易文文骑着“电驴”走家串户。

      第一书记希望她—— 

      做大集体经济“蛋糕” 

      西溪南村有1200年历史,是“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传统村落”。目前,村集体固定资产达2000万元,其中经营性资产超过800万元。去年,实现村集体经营性收入107万元。即将卸任的第一书记吴永杰考虑,让易文文多参与村集体经济发展,带领群众增收致富。

      6月初,镇里明确,驻村工作队离开后,由易文文接手驻村工作队的活,她也成了村里的乡村振兴专干。为此,她压力山大,晚上睡不着觉时,就到河边走走,思考对策。

      在吴永杰的帮助下,易文文已摸清了村集体的产业“家底”:第一类是闲置厂房租赁、发包或入股,第二类是农贸市场、保鲜冻库等租赁或承包,第三类是为旅游公司和物业公司开展配套服务,第四类是特色种养项目开发。

      “一说起村里的项目,吴书记就眉飞色舞。”易文文说,这些天“师傅”一直叮嘱她,眼下要跟踪2个项目:摆渡车租赁和红色讲堂,要协助村干部落实好。在易文文看来,吴永杰是她的引路人,“我是学考古的,一开始哪里懂什么项目,跟着他边听边看边学边干,学经济,学农业,甚至学人情练达,学如何说话。他乐意教,不吝啬。”

      【易文文驻村笔记】 

      从前些年集体经济项目来看,一定要强化可操作性。村里本打算做一个果树采摘园,地都选好了,因无人接手而作罢。另有56亩地,起先打算做花海,一打听,每年维护费要20万元,成本太高就放弃了。将土地纯粹租给老板经营,赚头也不大,700亩水稻、100亩石斛,承包费一年才2.1万元。比较下来,还是和企业共同投资、村里以土地入股收益最大。最近,村里利用乡村振兴部分项目经费,收购了6栋古民居,打算引进企业共同经营,预计每年会带来26万元的集体经济收入。

      易文文(右)了解集体经济项目建设情况。

      村书记希望她—— 

      探索乡村治理之道 

      村党委书记刘秋发是本村人,他教会了易文文不少服务村民的“独门秘诀”。

      在城市长大的易文文,刚下基层时,对农村没什么感觉,也谈不上感情。1月19日到村后,随刘秋发入户走访了100来户,让易文文渐渐爱上了西溪南村的晨昏,也爱上了这里的村民。

      西溪南村芝葟组的洪荣华是易文文负责对接的4户脱贫户之一。有一天,老人的电视机收不到信号,她和村里商量,协调镇电信公司人员第一时间给解决了。“电视放不出来,也归村干部管,这件小事让我第一次领悟到,什么叫群众利益无小事。”

      和村民的感情是走出来的。易文文的走访日记里记载着这样一件事:有一次,一位同事到一位独居老奶奶家走访,老人觉得村干部对自己太好了,就从一个黑乎乎的铁盒子里掏出一块糖递过来,同事剥开糖纸,发现里面有个小虫子,就一咬牙,连糖带虫子吃掉了。易文文说:“这个真实的举动,既见干部的实诚,也见干群的情深。”

      刘秋发对易文文的成长看在眼里。他说,小易心态好,适应能力强,写作功底好,西溪南村“乡村振兴示范实施方案50条”,都是她协助第一书记起草的。“现在,她对乡村治理有一些好的想法,我建议她大胆探索、勇于实践。”

      【易文文驻村笔记】 

      作为乡村振兴“专干”,定位是“干”。要注重“干”的方式方法,学会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干”,不能“蛮干”,需要不断提升能力水平,通过学习,提升潜能,服务农村,致富农户。

      易文文(左)和第一书记(中)走访脱贫户。

      西溪南村村容村貌。

      镇党委委员希望她——

      打通民宿产业“卡点”

      7月17日,西溪南村举办了第二届“徽州市集”,60多个摊位,煞是热闹。摊主有本地的,也有从杭州、福州、合肥等地来的,两天下来,整个市集销售了30多万元的非遗、土产、文创产品。易文文照看的3个村集体的摊位,卖了5000多元。“钱赚得虽不多,但打出了名气,长远看会拉动旅游。”西溪南镇党委委员李玲说。

      李玲也是位90后,经常来西溪南村。易文文刚到村时,李玲就看上了她的伶俐,带着易文文跑遍了全村的民宿。现在村民们养的狗都跟她俩熟悉了,见到她们就摇头摆尾。

      西溪南村明清古建筑众多,还拥有保存完好的湿地枫杨林、风景如画的丰乐河,以及古代徽州水利工程遗存,乡村旅游是一块响当当的招牌。村里有几十家民宿,一种是村民自家房子改造的,称为“原宿”,一种是客商租赁村民老房子改建的精品民宿,房价很贵。

      半年跑下来,易文文看出了村里民宿产业发展的一些“卡点”。比如,前些年,保存较完好的明清民宅被外地客商长租,用于发展高端民宿,合同一签好多年,租金也不是很高,生意好是好,可惜收益村集体和村民沾不上边。“我一直在想补救办法,达到集体、村民、投资者、游客四方共赢。”

      【易文文驻村笔记】

      村里的旅游资源极其丰富,但须将美丽资源转化为美丽经济。首先要有创意亮点,切忌千篇一律,通过挖掘村庄内涵与文化,打造以古为底蕴,兼具现代感、舒适感的载体,“徽州市集”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其次是善于留客,在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完善配套设施。再次推动乡风文明建设,把村民的亲切、纯朴、自豪、幸福传递给游客。

    结对感悟:认了位年轻“师傅”   

      去安徽省黄山市西溪南村与选调生易文文见面,发现她宿舍的走廊和小阳台上摆了些花花草草,她指着花瓣呈紫黄两色的角堇说:“我的最爱,接地气。”这两天,我在电话里问:“你的角堇怎么样了?”她大笑:“活得可好了,又开花了。”她真像角堇。

      我们上次见面是初夏,现在已是隆冬,我忍不住问了她的新情况、新体会。

      她说,到村的前半年主要是当下手,遇到问题心里不慌,因为知道有人顶着。去年6月之后,她被任命为乡村振兴专干,成了村里挑大梁的人。“我是一个女生,当这个接力棒到我手上的时候,还是有点畏惧的。”

      易文文介绍,去年6月份,村里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集中大排查,她从以前的小跟班,到给人布置任务,角色转换带来的问题是,安排工作总有个别人推来推去。不过,经过几个月的相处,大家已经认可她这个新身份了,没有人再扯皮了。

      “大多数脱贫户文化水平不高,每次我入户,都会细细讲政策,可讲过不久,他们又忘了,有的要重复讲几遍。对脱贫户的合理需求,就尽最大力气帮忙解决,所以常常做帮买奶粉、帮买药、联系修电视之类的小事。”在与脱贫户打交道的过程中,易文文尽可能做到让他们满意。她说,以前最爱睡懒觉,现在能起早贪黑了,每天加班到深夜也不算啥,只要看到黎明前星星的灿烂,听到雄鸡划破山村的打鸣,内心便是充盈的。

      易文文坦言,工作中或多或少都会有委屈,“明明不是我的错,但是最后却是我‘背锅’。但没事,不良情绪我都抛给了青山绿水,发会儿呆,就过去了。在想放弃的时候,看看宿舍里精神焕发的花草,告诉自己要坚持下去。”

      听她说到这里,我心里想,这个稚气未脱的姑娘何尝不是我的“师傅”,教我怎么去面对人到中年似已不新鲜的工作。(本报记者 周静文)

    作者:林华维

      西陂村全景

      人物档案

      林淑云,女,1997年生,福建龙岩人,福建师范大学本科毕业。2019年考取龙岩市永定区高陂镇选调生,同年8月1日来到高陂镇西陂村挂职锻炼,担任村主任助理。

     

      林淑云(右)入户调研。

      和林淑云一道走在西陂村,不时有村民与她打招呼,有的还停下来聊上两句。那种熟络的程度,感觉她就是邻家姑娘。

      “在村里工作有委屈,有快乐,更多的是收获,最让我高兴的是,我开始融入这片土地了。”在林淑云看来,在西陂村的700多个日子,她越来越理解乡村,开始读懂这片土地了。

      流过泪,从不轻言放弃

      光阴荏苒。驻村两年时间不算长,但刚开始的那两个月林淑云感觉过得很慢。

      西陂村是个有着2138户、7065人的大村。报到后,林淑云便开始走访。第一次是跟着村书记、村主任林汉锋,一切都很顺利。第二次就有了麻烦,那次她单独走访一位70多岁的五保户,老人说了一大堆话,林淑云听得云里雾里。无奈,林淑云只好请来另一位村干部。原来,老人是希望村里帮忙改造旱厕。

      听不懂方言可以学,但村民对工作的不配合却让她束手无策。推进“厕所革命”时,村里要拆除一处三兄弟共用的旱厕,林淑云挨个上门做工作,花了几天时间好不容易才说通,可临到拆除时,其中一人反悔了。领导认为这是她工作没做到位,她当时感到特别委屈。有一次,林淑云坐在公交车上,回想着在村的点点滴滴,想着想着就泪流满面。

      林淑云大学学的是金融专业,毕业时也通过了一家银行的面试,不过林淑云主动放弃了。“当初有一个强烈愿望,就是改变自己。”从小在父母羽翼下长大的林淑云,感觉自己快被他们包裹起来了,她想凭自己的努力,闯出一片新天地。“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我为什么不到乡村锻炼一下呢?”尽管父母极力反对,林淑云还是报考了乡镇选调生。

      起步虽然有点坎坷,但林淑云坚信,时间是最好的老师,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每当她结束一天的工作,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房间时,就默默地给自己加油:“这是自己选的路,无论如何都不能半途而废。”

      结对感言: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选调生都是怀着一腔热情投身基层的,但基层工作又远比想像的复杂得多,在教科书中根本找不到现成答案,只有勇敢面对,迎接挑战,向干部学、向群众学,才能走出“断奶期”。  

     

      林淑云(右)与党员致富带头人在百香果园交流。

      露一手,自信悄然而至

      驻村两个多月后,林淑云向时任镇党委书记温福英吐露了自己心中的烦恼。温福英像大姐一样开导她,“农村工作急不得,从自己擅长的事做起,往往容易找到自信。”一语点醒梦中人,林淑云豁然开朗。

      机会来了。2019年10月,镇里准备为西陂村争取传统村落改造资金,这是一个竞争性项目,演示文稿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项目成败。镇里原本是请第三方完成的,但文本没有通过,这时距离路演只剩下10天时间了。林淑云临危受命,和镇里另一位干部共同接手这一重任。她白天采访村干部和老人,晚上整理素材,连续7天时间,天天加班到夜里12点多。“当时,一回到宿舍就想躺下,连澡都不想洗。”一向爱干净的林淑云难以想像,自己居然连续4天没有洗头。

      当演示文稿拿出来时,镇领导眼前一亮:“这才是我们所要的。”凭借出色的演示推介,西陂村争取到了500万元项目资金。得知这个消息时,林淑云心里满满的成就感。

      这段经历,让镇村领导都记住了林淑云,知道这是一位有本事、能吃苦、有干劲的女孩。不久,永定区文旅局向全区征集红色资源利用典型案例,村书记林汉锋首先想到了林淑云。她先列了一个提纲,然后开始走访、收集资料,前后三易其稿,不出所料,西陂村顺利入选。

      这两件事,让林淑云找到了撬动农村工作的“支点”。

      结对感言:年轻人到村,优势劣势都很明显。如何扬长避短,打开工作局面,大有学问。从熟悉的干起,从能做的做起,将眼界、思路、知识、信息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就能找到开启农村工作的“钥匙”,发现通向村民心坎的“快捷通道”。

      戴草帽,变化不仅外表

      在西陂村,林淑云交了一个好朋友,就是她常挂在嘴上的“秀芳姐”。

      林淑云口中的“秀芳姐”叫林秀芳,是村里的党员致富带头人。林淑云刚到村里时,经常在上报的典型材料上见到“林秀芳”的名字,因为出现的频率比较高,她便在心里记下了。而第一次见到林秀芳本人,是在村里广场前的池塘里,当时林秀芳正顶着烈日给荷花施肥。后来在各类活动中,林淑云有意识地与林秀芳接触交流,渐渐地两人成了好朋友。

      40多岁的林秀芳,经营着一个家庭农场,种了160亩百香果,还承包了广场前的池塘,带着村里37户村民奔富路。这位表面看上去柔弱的女性,却有如此大的能量,让林淑云佩服不已。

      采访中,林淑云带记者去见见正在百香果园劳作的林秀芳,时值盛夏,烈日当空,她从村党群服务中心拿出两顶草帽遮阳。“我买了20顶草帽放在这里。”林淑云说,在村里打遮阳伞不合适,戴一顶草帽才是村里人的“标配”。

      渐渐地,林淑云学会了怎样与村民打交道。以前,村民到党群服务中心办事,林淑云总是直接问“有什么事?”而现在,她会用客家人传统的方式,先泡壶茶,再请村民坐下慢慢聊。不知不觉中,村民向林淑云敞开心扉,这位“大学生妹子”成了大家无话不谈的对象。

      结对感言:从“天之骄子”到基层干部,变化的不仅仅是岗位、身份,更有行为、心理、思维的融入。克服水土不服的最好良药是“入乡随俗”,只有与群众打成一片,才能知道他们的堵点、痛点是什么,也才能挠在痒处、干在实处。

      结对感悟:读懂了成长渴望 

      事情有时就那么巧,我和结对选调生林淑云来自同一个乡村。尽管年龄相差二十来岁,但在异乡聊起家乡的事情,共同的记忆填平了“代沟”。在与林淑云的交往中,我看到了年轻人重返乡村的自信和拔节成长的渴望。

      我们的家乡在闽西山村。20多年来,山乡巨变,老家已今非昔比,过往的岁月,成为一段抹不去的记忆,故乡也成了回不去的牵挂。

      然而,学金融专业的林淑云却选择了回到农村。听到林淑云放弃银行工作回到乡镇时,我不免有些诧异。深入交流中,我理解了她的选择,也读懂了她们这一代年轻人对农村的期待。

      两年的在村工作,林淑云遭遇了种种预想不到的困难,她并没有处理这些难题的相关经验,也曾经望着宿舍的天花板独自流泪,但她却没有轻言后悔。语言不通,慢慢学;方法不对,请教前辈;遇到不开口的村民,她保持足够的耐心……

      林淑云做得好不好?村干部和村民竖起了大拇指,我相信他们都是发自内心。客观地说,农村工作,并不是一下子就能上手的。乡亲们的肯定,源于林淑云在村里确实办了一些实事,但也有善意鼓励的因素。

      作为与林淑云结对的记者,我非常敬佩她毅然回到乡村工作的情怀,更欣赏她对成长的期待。她跟我说,每次回老家过年,与堂兄堂姐们闲聊,听着他们得心应手地处理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很是羡慕,总感觉自己从小被父母包裹起来,缺乏社会的历练。“生活中的苦,只有自己亲自尝过,才能品出其中的滋味。”正是出于这种朴素的想法,林淑云才在人生重要的十字路口,由自己的内心来做出选择。在村里采访时,看着林淑云随手抓起草帽戴到头上、从容地与村民交流,我想她肯定会很满意这两年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变化。(本报记者 林华维)

    作者:倪怀成 林华维

      人物档案 禚彦辰,男,1996年生,山东郯城人,山东理工大学研究生毕业,2020年8月考取山东临沂市莒南县选调生,现任板泉镇岔河村党支部书记助理。

      禚彦辰(左)在养牛场查看饲料。

      刚见面没多久,禚彦辰就急着带记者去看合作社的养牛场,这是他半年多来倾注心血实施的一个惠民项目。在去养牛场的路上,岔河村党支部书记季佃春介绍说,原以为小禚是个文静书生,没想到来到村里后,还真干了不少实实在在的事情。引进养牛场,制作小微权力清单,义务讲解渊子崖保卫战革命故事,最近又在谋划订单农业。

      听书记一路夸奖自己,禚彦辰有点腼腆。“两年时间一晃而过,忙起来才会踏实。”禚彦辰说。

      年纪轻轻,养牛行家

      来到牛场,禚彦辰立刻活跃起来,带记者参观饲料加工车间,看牛犊。不同品种肉牛的习性、市场行情他脱口而出:“黄牛长势慢、单价高……”禚彦辰每天下午5点半到合作社喂牛,村里的大爷大妈给他起了一个雅号:牛书记。

      2020年12月,岔河村党支部领办了莒南县东泽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利用乡村振兴项目贷款50万元引进了150多头肉牛。合作社建有牛舍、消毒室、青储池、饲料加工车间等配套设施。从最初的筹划规划到后来的建设,再到购买牛犊、养殖肉牛,禚彦辰每个环节都全身心地投入,每一个细节都了如指掌。

      说起养牛场的未来,禚彦辰有点小得意。“当初几千元引进的牛犊,今年年底就可以卖到3万多元,明年村集体将有10多万元分红,还为村民提供了10多个就业岗位,每月平均工资3000多元。”

      交流中,记者发现禚彦辰不仅将目光盯着养殖场,他联系南开大学、山东财经大学的社会实践团队来岔河村调研,在帮助合作社解决养殖技术的同时,还利用电商平台销售产品。

      岔河村原来是一个传统柳编专业村,引进肉牛养殖项目后,不仅让村民多了增收渠道,村集体收入也实现稳步增长,2020年村集体收入14.8万元,今年有望达到25万元。

      禚彦辰(右)走访村民。

     

      治村之道,全镇推广

      禚彦辰本科学的是金融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方向是农村发展。大学期间就拥有两项国家专利,发表国际学术会议论文1篇。到村工作后,又先后获得了农业经济分析管理系统等3项国家专利。

      刚到村,禚彦辰发现村里在智能化、规范化方面有欠缺,村“两委”缺乏凝聚力,党课参与率也不高,他就探索通过腾讯会议、云端课堂等形式组织在外党员上党课,利用直播方式宣传镇里的红色基地。为规范村级事务管理,禚彦辰通过二维码、漫画、手册等形式,宣传推广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将村级重大事项决策、村级工程招投标、村级救助救济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以清单形式列示出来,公开事项名称、行使依据、行使主体、运行流程等,接受村民监督,进行动态管理。这套办法被推广到全镇76个村,还吸引了周边县区前来学习。

      与禚彦辰交流,很容易被他的热情所感染。他新近发表的一篇论文《探索壮大村集体经济》,提出了发展订单式经济的新思路,并打算率先运用到村里60多亩闲置土地的开发利用上。“利用智慧农业平台,将闲置土地出租给城市居民,吸引他们利用空余时间租地种菜,体验农耕的乐趣。”禚彦辰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实现。

      一项项创新之举,让村民感觉到,这个年轻的书生真有两把刷子。

      本报记者在养牛场采访禚彦辰(右一)。刘景润 摄

      导师领跑,告别迷茫

      其实,“牛书记”也不是一开始就牛的。和其他选调生一样,“牛书记”也曾有过迷茫和无措。禚彦辰说,幸运的是他有三位导师:政策导师是乡镇组织委员,实践导师是村党支部书记,成长导师是一位往届选调生。

      当初,禚彦辰发现村级事务存在着管理不规范,监督不完善,老百姓遇事不知道该找谁办,他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办时,就去请教政策导师赵延起。赵延起立即联系郯城县马头镇南园社区,让禚彦辰去那里学习小微权力管理的经验做法。回村后,禚彦辰结合村情,将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10大类30小项小微权力纳入清单管理,并制作成漫画和二维码,村民一看就懂。

      “岔河村全村耕地1860亩,村民721户,2134人,有61名党员,村‘两委’成员5人,脱贫户13户16人……”说起村里的情况,禚彦辰了如指掌。可刚到村时却不是这样,和老百姓打交道也没有底气。村党支部书记季佃春带着他走村串户,帮助他渐渐地与村民打成一片。

      禚彦辰的成长导师王升盈是2019届的选调生,现在是板泉镇四级主任科员,曾任板泉镇坊庄社区党总支书记助理。对于禚彦辰提出的党员活动日参与率不高的困惑,王升盈建议他加强党性教育,组织党员参观板泉镇渊子崖保卫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去潘庄村感受软弱涣散村整治的经验。

      好问更要勤作为。禚彦辰养成了一个习惯,把每天要做的工作写在便条上,并贴在办公桌前的挡板上。记者现场看到挡板上粘着3张便条:建造青储池、改造沉淀池、联系农超。“这三件事都是养殖合作社的。”禚彦辰说。

      禚彦辰还是渊子崖保卫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义务讲解员。近一年时间里,他累计讲解了100多场,最多的一天讲了8场,被临沂市委组织部授予“五好讲解员”荣誉称号。  

      结对感悟:珍贵的“见面礼” 

      因为有着相似的基层经历,与山东莒南选调生禚彦辰的结对之旅很投缘。同禚彦辰一样,大学毕业后我也曾选择到基层,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

      “纵有疾风起,人生不言弃”,初见禚彦辰,我看到了他办公桌上有张小卡片,卡片上的这句话让我感同身受。村里的工作千头万绪,惟有遇到困难、遇到挫折、面对挑战不言弃,才能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他以这句话作为座右铭,说明他已经做好了吃苦受累的思想准备。

      看得出,禚彦辰的确与他的村子、村民融为一体了。他走在村里,不停地与乡亲们打着招呼,那种熟悉程度仿佛自小就生活在这里。他介绍起村里的工作、村里产业更是如数家珍,从村“两委”换届,到云端上党课张口就来,那种表情和神态透露出满满的自信。

      禚彦辰习惯将每天要做的工作写在便条上,贴在办公桌前,提醒自己不能耽误。我们见面的当天,便条上写的是:建造青储池、改造沉淀池、联系农超。我们的话题也就从建造青储池、发展肉牛养殖扯开了。

      到村不久,禚彦辰就着手引进了肉牛养殖项目,2021年底出栏30多头。他还萌生了订单养牛的想法,让城里人通过网络下单认养小牛。我也结合自己大学生村官期间的创业经历,与他在品牌化营销方面做了交流,“将商标注册、品牌设计等事项先做起来,如果能引进一条深加工生产线就更好了。”禚彦辰听得很用心。

      隔行不隔理。此次结对之后,禚彦辰那句“人生不言弃”的座右铭时常萦绕于我的耳际,鞭策我前行。这也是禚彦辰送给我的“见面礼”。(本报记者 倪怀成)

    作者:杨涌 通讯员 魏乐

      人物档案:许宝阔,男,1998年生,内蒙古赤峰人,2020年7月于内蒙古财经大学毕业,12月考取内蒙古自治区选调生,2021年1月到赤峰市喀喇沁旗乃林镇昌盛远村担任主任助理。

      记者与村书记霍云起(左一)、许宝阔(左三)走访养牛场。 黄贵鹏摄 

      金秋的乃林,天高地阔。玉米地一望无边,绿波荡漾。

      乃林系蒙古语,意为“花之路上美丽的地方”。许宝阔已经在乃林镇工作生活9个多月了,虽然自己的家距离昌盛远村不到70公里,但许宝阔吃住在村里,常常一个月也难得回家一趟。“村里的工作多而杂、细而实,周末上班是常有的事。”许宝阔说。一起共事的村干部们谈到许宝阔,都夸赞他“能吃苦,有韧性,对农村工作的适应能力特别强”。

      这个评价在乃林镇党委书记孙建龙那里得到了印证。“宝阔对农村既熟悉,又有感情,到村以来进步很快,是棵好苗子。”

      “沉下去”与“浮上来”

      昌盛远村位于乃林镇西北部,772户2252人,2020年9月底贫困户全部脱贫。2021年1月,许宝阔到村后的第一项工作,就是摸排脱贫户情况,开展防返贫调查。昌盛远村书记霍云起介绍,调查人员由村干部、镇驻村工作队、对口帮扶单位喀喇沁旗统计局等30多人组成,分成五个组,前后历时一个星期。

      刚开始入户,许宝阔就出了个不大不小的“洋相”。走到脱贫户王会全家门口,看到整洁的庭院、漂亮的房子,许宝阔就嘀咕道:“他们家是脱贫户吗?这么好的房子!”同行的干部们都笑了起来。

      看到王会全走出屋来,村“两委”干部刘子云说:“大舅,我们这有新来的干部,你给他介绍介绍家里情况。”看着年轻的许宝阔,王会全半信半疑地挠着头。

      原来,2015年王会全患了胃癌,因为治病花光了家里的积蓄,成为贫困户。脱贫攻坚期间,帮扶工作队和镇村干部先为他申请了危房改造资金,将旧房整修一新,再就是鼓励他搞家庭养殖,利用国家扶贫资金,买了2头母牛。“当年2头母牛先后生了6头小牛犊,卖了4头,留下2头小母牛,每头牛犊纯收入7000元。”王会全说,“现在,咱家共有4头母牛,40多只羊,生活好着呢!”

      这次入户经历让许宝阔感受颇深。“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接触农村工作,让我见识了脱贫攻坚的巨大成效。”七八个月下来,许宝阔走访了村里的每家每户。

      “不入户调查,就说不了农民话办不了农村事。”在许宝阔看来,农村工作就是将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落实好,“只有接地气,才会更有生气,只有沉下去,才能更好地浮上来。”他给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件让他印象深刻的事:一次,旗里组织对农村房屋进行安全排查,对危房予以评级。当时很多村民对政策的理解发生偏差,以为这是国家出钱免费维修房屋,将地面不平整之类的问题也反映上来了。许宝阔反复揣摩,如何将政策文件上的专业术语,翻译成方言,让村民一听就懂。于是,他将“排查”说成“看一看”,“常住人口”说成“家人现在还在这住吗”,这么一说,村民就懂了,误解也就迎刃而解。

     

      题图:许宝阔在田间地头了解一串红籽收成。徐 扬摄

      肯吃苦与使巧劲

      7月,受台风“烟花”影响,有多个铁路涵洞、沟壑的昌盛远村,面临巨大防洪压力。

      在防汛形势最严峻的三天两晚,昌盛远村每晚至少3人值班,许宝阔是村里的联络员,负责到镇上领抗洪物资并汇报情况。白天,他跟着村书记到几户地势较低的村民家中查看,并将沙袋放在村民家门口,以备应急。晚上,跟随村干部一起到防洪渠查看水的流量,通常要到凌晨才能回村部。

      在村民刘子威眼里,许宝阔遇事不畏难、不怕苦。昌盛远村有200户旱厕要改水厕,是镇里“旱改水”最多的村。在刘子威家中,许宝阔发现马桶冲不了水,水厕当作旱厕用,家里味道刺鼻,苍蝇到处飞,就毫不犹豫地俯身检查,发现马桶的一个连接口漏水。“我立刻将情况告诉霍书记,到镇上领取专门的零部件后,很快安装好了。”

      乃林镇党委组织委员陈宏宇与许宝阔同为90后,平时交流比较多,对许宝阔的印象是,服务意识强,既能吃苦,又肯动脑。“有想法,也有办法。”

      5月的一天,昌盛远村四组和六组村民来到村部反映,下雨后道路不平,积水形成一个大水沟,影响田间作业。村书记带着许宝阔,分别在雨天和晴天两次实地查看,发现低洼路段约300米长、4米宽。“这段路是群众急难愁盼的事,之前曾想过买土回填,但因成本太高,就搁置下来了。”霍云起告诉记者。

      转机出现在今年春天,铁路有关单位在叶赤铁路两旁进行施工,产生了许多剩余土方。许宝阔建议去施工现场取土,施工方说每车土要50元。许宝阔请包村领导协调,对方答应免费取土,最终挖土5000方,把低洼路段填平了。

      率先富与共同富

      昌盛远村有耕地面积10896亩,其中水浇地5598亩,主要种植玉米、高粱、谷子等农作物。“单纯依靠种地,村民难以鼓起腰包,必须鼓励村民发展养猪养牛业。”许宝阔说。

      许宝阔领着记者来到位于邻村福胜村的肉牛养殖小区。这是喀喇沁旗的扶强带贫项目,利用旗里的相关补偿资金,由养殖户共同建设。养殖大户郝月荣投资23万元在这里建了一栋圈舍,占地4.5亩,养殖存栏肉牛60多头。此外,她家还建有标准化生猪养殖圈舍1000平方米,现存栏400头。

      “宝阔来了后,帮了咱很多忙。”郝月荣说。前两年,郝月荣在乃林镇农行贷款30万元,今年又向信用社申请80万元贷款,可信用社只同意贷60万元。为了解决20万元缺口,许宝阔和霍云起陪郝月荣来到信用社,由霍云起担保,顺利贷到了80万元。许宝阔还找来防疫员,给郝月荣家的生猪接种。

      在村里,最令许宝阔钦佩的,要数村书记霍云起。这个1976年出生的汉子,中专毕业后即回村创业,上世纪90年代率先研究种植菌类作物,收获了第一桶金。现在,霍云起家建有标准化生猪养殖圈舍1900平方米,可存栏1000头,还流转土地50亩种荞麦、一串红和玉米,年收入40万元。

      霍云起、郝月荣养猪致富,产生了示范效应。在他们的带动下,截至2020年底,全村共有养殖户38户,肉牛存栏502头,生猪存栏1397头,肉羊存栏1537头,村民人均年收入11850元。

      距离昌盛远村村部不远处,是叶赤铁路线的一个国家三级转运站平庄南站。2013年,村“两委”依托平庄南站,成立了昌兴装卸有限公司,主动招揽站内转运装卸生意。到2020年底,公司发展成拥有4台铲车、30多名员工的专业装卸队伍,为村集体增收109万元。2018年以来,昌盛远村相继更换10余个水泵、铺设滴灌管道6000米、修缮山路10000米,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村民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从种植业到养殖业,再到第三产业,昌盛远村的产业发展给许宝阔带来思考:“一个村的发展,既要因地制宜,更要有一个团结互助的发展团队,一个能带着大家共同致富的领头人。”

    作者:倪敏 通讯员 嘉新 建林

      记者和谢子云(中)在葡萄种植大户家中采访。

      人物档案:谢子云,女,1996年生,广西桂林人,重庆大学本科毕业,2020年底到广西桂林市恭城县平安镇巨塘村挂职锻炼,担任村书记(主任)助理。

      9月的桂北山区暑气未消。记者在村部见到谢子云时,她刚扑救山火回来。“最近干燥,山火常有。好在扑救及时。”放下水桶,谢子云抹了抹脸上的灰,对记者说:“天真热啊,来,一起喝点水再聊。”

      喝水用碗、抹脸用手、裤子湿了卷起来,眼前这位95后姑娘瞬间颠覆了记者的既有印象。“这哪是城里下来驻村不久的选调生啊,分明是个‘女汉子’村干部。”

      谢子云刚到村时是啥样?在村期间经历了什么?巨塘村村书记罗玉成说,“到村大半年,小谢就像换了一个人。”

      吃“闭门羹”,悟出真道

      见面后,谢子云拉着记者在村中边走边看边介绍,时近晌午,不时听到村民与她打招呼:“妹子,咋还这么瘦哩,来家吃点。”

      看得出,小谢在村里很有人缘。罗玉成说,刚来时可不是这样。他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今年2月,巨塘村因整治环境,启动拆违拆乱摸底调查。谢子云跟着村副主任容鸿熙入户,在村民唐金雄家,她抛出了一连串的问题:“房子哪年建的?面积多大?”硬梆梆的话瞬间遭遇“冷脸”,唐金雄带上农具,转身下田了,不予理睬。当谢子云再次登门时,唐金雄撂下一句话:“告诉你,别想拆我家的,隔壁几家也不乐意!”

     

      谢子云(左)走访巨塘小学。 

      这是谢子云驻村后遭遇的第一次“打击”。现在想起来,还觉得难堪。“当时我觉得,自己说一口土话,政策也介绍得清楚明白,可村民们就是不买账。多亏容主任及时点拨。”容鸿熙告诉谢子云,在村里办事,得讲究方法,一板一眼地问,村民感觉像训话一样,心理上难以接受。应当像拉家常一样,群众才容易听得进。

      受到启发的谢子云,再次回访时,语调亲近多了。她开着私家车,邀请老人坐车到邻村看看拆违后的变化。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唐金雄心里的“疙瘩”渐渐解开了,不仅同意拆除自家危房,还利用自己在村里的影响力,帮着谢子云整理出全村需要拆除的房屋和需要清理的区域,挨家挨户分类施策。

      3月底,巨塘村在全县第一批完成环境整治。村民们看到面貌一新的村子,喜上眉梢,也喜欢上了务实肯干的小谢书记。

      结对感言:基层工作除了讲法理,还得讲情感。年轻的选调生走出校门进“农门”,面临着推进工作和取信于民双重压力,而用情对话、用心办事,则是快速融入“熟人社会”的门道。悟透这个“道”,就会赢得群众支持,难题也会迎刃而解。

      啃“硬骨头”,收获口碑

      走着走着,记者和谢子云路过一片葡萄园。一名戴着草帽的果农没等我们反应过来,就把谢子云拽进园子里。“这夏黑果可以吧?肯定能卖上好价钱。”

      果农叫容新喜,与谢子云结缘始于今年7月葡萄销售。当时的容新喜常常蹲在葡萄架下犯愁,收成近4000斤的“阳光玫瑰”,是老容精心培育的新品种,往年上门采摘的游客能解决近一半销路,怎奈今年疫情反复,销售季门庭冷落,老容为此心急如焚。

      得知情况后,谢子云主动提供“帮助”。谢子云联系到桂林市场上一家最大的果品经销商上门收购,可对方提出的价格却让容新喜、谢子云都无法接受,“以往能卖十几乃至二十块一斤,上门收购只给几块钱。”

      这怎么行?谢子云心里比容新喜还急。因为她深知,容新喜是村里的种植大户,村里本打算让容新喜示范带领大家一起扩大葡萄种植规模,打造采摘园,发展乡村游。“总不能让产业火苗就这么熄了。”谢子云筹划着帮老容“网上带货”,她在朋友圈打卡发葡萄美图,在各大微信群广开团购,跟熟悉的水果网店建立联系,还开着私家车当起葡萄“快递员”。在谢子云的努力下,容新喜家的葡萄提前一个月售空。

      让容新喜感动的还有,葡萄刚成熟时,山里早晚温差大,为防止葡萄冻坏,谢子云在高温闷热的园子里帮忙套袋,人一天天“蒸”黑了。她的妈妈到村里看望女儿,连说“晒得跟农民一样”。

      结对感言:晒得跟农民一样,心就跟农民贴得更近。只有对群众的事有求必应,才能在关键时刻一呼百应。

      到村任职的选调生,要摒弃眼高手低的想法,俯身大地,躬身服务,通过一件件小事,厚植基层情怀、密切群众感情。这样,才能收获口碑,担当起党和国家事业接班人的重任。

    巨塘村村貌俯瞰。

      谋“长远计”,扛起责任

      最近,谢子云经常和同事聊起乡村人才话题。

      谢子云第一次走访巨塘小学时,看到了破损的黑板、简陋的校舍,便寻求后盾单位支持,争取到价值数万元的教学设备。“六一”前,学习播音主持的她,精心策划了一场汇演,由于没有舞台,就临时铺上泡沫垫,受山间雨水冲击,泡沫垫变了形,演出时孩子们不止一次被绊倒。城乡孩子学习环境的巨大反差,让谢子云很受震动。

      谢子云进一步走访发现,村里每年都有不少孩子离开巨塘小学,或是随父母去打工地上学,或是早出晚归由家长送到乡镇小学读书。巨塘小学从当初两三百位师生,锐减到今年的75名学生11位老师,学校连孩子都留不住,如何培养本土人才?

      一份绕不过的责任,让谢子云下定决心尽力改变现状。她积极对接市党群服务中心、基层党建学院等,筹集资金修缮校舍,还利用节假日带着留守儿童到市区学校参观、开阔眼界,邀请市县名师进村送课。对于巨塘小学的未来,谢子云眼里闪过兴奋之光,“随着基础设施的提升,将吸引更多孩子就近读书,加之越来越多的乡贤们回来参与家乡建设,乡村必将越来越有生机。”

      心中有光,脚下有路。从不放弃,就会一步步逼近目标。

      结对感言:谢子云一直记着选调生培训课上记下的一句话,“基层是干事创业的好地方,要少讲不行的理由、多想能行的办法。”到村以后,她的这种感受越发真切。

      是的,俯下身,沉到底,就会发现有很多想像不到的事,有很多干不完的活。只要选准突破口,找准着力点,不朝三暮四,不碰壁转弯,保持韧劲闯劲,就能把成果留在农民心里。

      结对感悟:迈开腿是共同的“理” 

      到广西恭城平安镇巨塘村采访选调生谢子云,这位爽快的瑶家妹子拉着我在村里边走边聊。转眼晌午,不断有村民招呼她“来家吃饭”,小谢一一笑着回应,还停下来聊几句。看得出,她与村里的老少走得很近。

      “在我们山区,走路效率最高。”谢子云做了个对比:刚到机关时,每日步数不过三四百;来巨塘驻村后,步数长期破三万。私家车只在周末帮农户带货时跑跑。

      “脚勤进千家,眼勤找问题,嘴勤讲政策,手勤干在前。”这几句被小谢当成座右铭的话,让记者印象深刻。这位广电主播专业的姑娘,来到乡下后,就像换了一个人,吃闭门羹、啃硬骨头,皮肤黑色素的沉淀程度,让她的妈妈也大为震惊。

      “随着基层治理方式的升级,有些村务可以在线上办理。”对于记者抛出的这个话题,小谢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有些事情线上办理可提高效率,但键对键代替不了面对面,尤其是在基层做群众工作。和老百姓见面少了,就会渐渐变得生疏,心理距离也就拉远了。”她习惯每天跟着村书记下村屯,当面听村民说困难、谈诉求,有些隐患也能早早地化解。“动动鼠标、滑滑手机,不可能发现细枝末节和隐藏的问题,民情还是要靠脚步丈量、目光检索。”

      于我而言,结对选调生的过程,既是一次走转改的实践,更是一次作风和业务的历练。身在基层,不等于就贴近了基层、贴近了生活、贴近了群众。惟有和基层干部群众情感相融,学会用土话打开“话匣子”,才能抓住宝贵的采访机会,传递一线真实的声音。老字号“同仁堂”的百年古训,同样适用于我们:“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只有一头汗、两脚泥,才能向下扎根、向上生长。(本报记者 倪敏) 

    作者:李海明 聂伟

      人物档案:陈潮,女,1995年生,四川内江人,重庆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毕业。2020年10月,到内江市东兴区田家镇正子村担任村书记助理。

      正子村一角。

      金秋十月,瓜果飘香,正子村水果分拣厂内,十几位妇女娴熟地分拣着石榴、梨子,然后一个个套网、称重、装箱……“这活不累,每个月能挣2000多块钱,家里几个人拿钱,日子舒坦多了!”48岁的陈秀开心地告诉记者,“能在家门口挣钱,多亏了你身旁这位‘黑丫头’陈助理。”

      一听“黑丫头”这称呼,大家都会心地笑了。今年26岁的陈潮,去年10月来到正子村后,对这个昵称,总是笑着应答、毫不介意。因为,这是印在她脸上的“奋斗勋章”,见证了她为这个村子拼搏的300多个日夜。

      一年来,陈潮在正子村这片沃土上拔节成长,也给村子带来了可喜的变化。

      三位师傅共上“入门课”

      陈潮是幸运的,因为她有三位领进门的师傅:村党支部书记何玉明、镇党委组织委员谢伟和时任镇党委书记李伟。

      到村报到的第一天,何玉明对她说:“走,带你去熟悉熟悉。”

      一会儿上坡,一会儿下坡,一会儿进农户,一会儿穿果林……半天下来,陈潮发现腿上早已被树枝划了一道道红印子。看着陈潮紧锁的眉头,何玉明认真地给她立了一条规矩:“以后来上班,不要穿短裤和凉鞋,在村就要有在村的样子。”

      善意提醒,陈潮听在耳朵里,却没有记在心上。这位城里长大的姑娘没过两天,又一身时尚上班了。这次,何玉明的语气明显严厉了许多,“让你穿得严实些,是为了保护自己;让你不要化妆抹口红,是为了不与群众有距离……”

      50岁的何玉明,一番如父如兄般的“教训”,说得陈潮面红耳赤。穿衣讲“规矩”,实质上是“入门第一课”。

      从那以后,陈潮换上了牛仔裤、运动鞋,在村的步子越走越稳当,慢慢变成了大家眼中那个笑得很甜、晒得很黑的“自家丫头”。

      入户走访,看似寻常,却有窍门。在一户老奶奶家,陈潮面带笑容地问:“婆婆,午饭吃了没?”可婆婆没有搭理她,陈潮尴尬得不知该说啥。还是一旁的谢伟帮忙解了围:“婆婆,她是问你吃晌午没得?”老奶奶一听就笑了,“吃了吃了”,边说边招呼两人进屋。谢伟告诉陈潮:“要说村里土话,老人家才听得懂”“老人耳背,说话声音要大点”……走访的次数多了,谢伟的提醒全派上了用场。

      村集体产业项目——果园共享农庄建成后,时任镇党委书记李伟带着陈潮进行验收。“走,我们上山数果树去!”陈潮一脸诧异:“满山的果树,怎么数呀?”容不得多想,李伟已经迈开步子,陈潮紧跟其后。“左手边这片山400棵,整个山上一共1700多棵。”“数树”的经历让陈潮明白了一个道理:农村工作讲究的是务实。“基层处处是学问,这是课本上学不到的。”陈潮感悟道。

      结对感言:从城市到乡村,从校门到农门,如何“无缝衔接”?方法对了,就有了好的开始,也就成功了一半。外表的改变是浅层次的,内心的“合拍”才是最根本的。为乡亲捧出一颗真心,获得的回报必是自家人的真情。

      陈潮(右)在村非洲菊基地与村民交流。

      发挥特长点亮“网红村”

      陈潮到村时,央视13套报道了“四川百项惠民补贴发放实现一卡通”。“镜头闪到我了,老师和同学纷纷@我,给我点赞!”陈潮兴奋之余有些忐忑,“努力干出成绩来,让自己从新闻‘背景板’走上乡村发展‘前台’。”

      看出陈潮的心思,何玉明勉励她,“你年轻有见识,开动脑筋一定行。”

      一次,村里打算申报人工湿地项目,不知是否可行,陈潮给中国环科院的专家发去私信咨询。专家结合村情实际,建议将项目改为修建6个生活污水处理池。“既能科学解决生活污水治理,又避免今后在污水处理设施上走弯路、多花钱。”何玉明对陈潮的专业敏感给予肯定,让陈潮有了小小的成就感。

      2019年正子村对村民撂荒多年的170余亩荒山进行托管开发,打造果园共享农庄。栽下茵红李、樱桃、黄桃等,荒山一步步变成了花果山。

      “阿门阿前一棵葡萄树,阿甜阿甜的刚刚好,阿你阿我快来采摘啊……”夏日葡萄成熟了,陈潮在葡萄园里或俯或仰,拍了几十张特写发在公众号、朋友圈,通过亲朋好友转发,招徕游客进园采摘。荷花绽放时,她拉着闺蜜,换上一身古装,拍了一组荷花仙子图,发到抖音等平台,吸引了大批游客打卡。村里似过节一般热闹,汽车排成了长龙,“点亮一个网红村,不仅要会实干,还要会包装宣传!”陈潮说,通过新媒体加持,让共享农庄锦上添花。

      记者看到,共享农庄内的果树大多挂上了“认养牌”,标有认养人、认养日期等信息。陈潮介绍,认养模式让消费者深度参与到农业生产中来,既体验农家乐趣,又能拉动消费。去年4月村里成立集体专业合作社后,村民全部成为股民,可获得土地托管分红和产业利润分红。

      短短两年时间,正子村从一个经济薄弱村变成了四川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全国文明示范村,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到了村里。“2020年回村154人,今年已回村176人。”陈潮兴奋地说,这才是正子村最宝贵的财富。越来越多的返乡青年加入到时令蔬菜、彩色农业、湿地农业建设队伍。2020年,正子村人均纯收入18165元,今年村集体纯利润有望超过18万元。

      结对感言:人在事上练,刀在石上磨。从力所能及做起,从民生实事做起,就能在基层找准定位,保持定力,练就过硬本领。一行胜千言,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留在农民家,是对驻村工作最好的诠释。

      本报记者在共享农庄采访。

      瞅准机会引来“富民树”

      和村民的熟稔是靠脚板走出来的。

      到村一个月,陈潮就把整个村子跑了个遍。“我们有9个村民小组,1098户3236人,常年在外务工的有1000多人,留在村里的多是老人和儿童。”说起村里事,陈潮“一口清”。

      看到村里的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陈潮不禁想起大学期间在泸州乡村支教的经历。来到村里,陈潮想得最多的是怎样才能让在外务工的老乡回村挣钱。

      心心念念,必有回响。陈潮在二组看到有个空关厂房,就想着把它利用起来。她打听到高梁镇有个做水果批发的老板叫隆青华,有扩大规模的需求,就打电话过去,对方以为诈骗电话给挂了。陈潮不气馁,连续打,对方答应面谈。

      陈潮的真诚和恳切让隆青华很感动,第二天就上门考察。看过现场,隆青华主动开价:“按市场行情,我出5元一平方米租金!” 陈潮算了一下,500多平方米一年3万元租金,还不错啊!可村书记何玉明伸出一个手指:“我们不要租金,1年只收1万元管理费。”

      能多挣钱却不要,陈潮不知何玉明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我们要让利给他,让他留下来不走。”何玉明给陈潮细细算账:包装厂开起来了,村集体少收入2万元,但20多个村民进厂务工一年能挣50多万元,这账算得过来不?”这回,让陈潮见识了什么叫“姜还是老的辣”,不得不佩服师傅棋高一着。何玉明说,“除了二组这个点,还打算在五组、七组再建两个点,让更多村民有工做、有钱拿。”

      “一个项目进来了,要想办法拉长产业链。”在何玉明的点拨下,陈潮打开了思路,三个分拣厂建好后,对方有意向在村里再建一个冷库,“到时候本村水果再也不愁卖了。”

      9月初,陈潮给已调任东兴区副区长的李伟写了一封汇报信。“村里打算流转土地,引进中药材产业科技示范园,开发天冬深加工产品。”项目是否可行,陈潮请“老师傅”帮她把把关,“村集体产业的延伸处,就是我的‘练兵场’。”

      结对感言:当好村干部,要学会算“民生账”。何玉明放弃村里多挣钱的机会,算的就是老百姓的就业账、收入账,彰显的是民生情怀。在村工作,一定要明晰这样的理念:发展依靠群众,发展为了群众,发展成果由群众共享。既要保证集体“锅”里有,也要保证家家户户“碗”里有,防止“富庙穷和尚”。

      结对感悟:懂得“吃亏”弥足珍贵 

      “桌子上如果有两叠钱,一叠3万元,一叠1万元。你会选哪一叠?”在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正子村采访选调生陈潮时,这个95后姑娘给我出了这样一道“考题”。

      我不假思索:“正常人都会选多的那叠吧!”

      “可我们村书记却选了1万!”陈潮兴奋于我没有猜对她想要的答案。而她,却将这道题视为自己入村以来的重要“一课”。因为陈潮当时也如我一样,“想选多的那一叠”,她甚至觉得村书记何玉明选择少的“有点傻”。

      原来,几个月前村里有一处闲置大棚招商,一个水果批发老板一年愿出3万租金。没想到,何玉明却只肯收1万元。何玉明的算盘打的是,这位老板打算建两个分拣厂和一个冷库,留住他,20多个村民就能在家门口就业,一年工资就是50多万元,村里滞销的水果也能“搭船出海”,“村集体看似少收租金2万元,但实际上是赚了。”

      “二选一”答案的背后,见证的是一位村干部的长远眼光。何玉明坦陈,要是倒退几年前,他也会选3万那一叠。“把民生装在心里,眼光自然就长远了。”

      何玉明是年轻村干部的好“师傅”。年轻人碰到的困惑、纠结,他都经历过,感同身受。因而,他愿意用心去引导他们,点亮他们眼底的光、心里的火。

      确实,从陈潮眼睛里,我能看到满是光亮。这是外在阳光的折射,也是心灵的投射。心中有梦,眼底有光,脚下就有力量。我由衷替她高兴。在农村基层,有一位能悉心传授你经验、教你怎么干的村书记是难得的,有一位让你学会怎么为老百姓“吃亏”的导师更弥足珍贵。

      经历过基层摔打的何玉明对陈潮说过这样一句话,“我都可以站起来,你们有什么不行?”这句话也深深感染了我,以后再遇到一些困顿琐事,就会甘于“吃亏”,爬坡过坎!(本报记者 聂伟)

    作者:李慧 通讯员 安 邦

     

      刘桓帮助村民干农活。

      人物档案:刘桓,男,1995年生,中共党员,河南省社旗县人,上海交通大学农学硕士,2021年1月起,担任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四方台镇土耳坨村书记助理。 

      到村大半年了,最近刘桓想干一件“大事”:帮土耳坨村打通电商销售渠道,让当地农特产品卖出好价钱。他走访了村里的果农、水稻种植大户,调研了周边市场行情,向熟悉自媒体的小伙伴取经……

      土耳坨村村书记、村主任韩长录笑着说,现在只要扯着嗓门喊几声“刘桓”,没人应声,就知道他忙活去了。韩长录坦言,“刚来的时候,我寻思着这个毛头小子能干啥?现在看来,这娃儿不错,踏实、肯干、能吃苦。”

     

      记者采访刘桓(左)。

    情况熟了 

      2021年1月4日,气温接近零下30摄氏度,刘桓到土耳坨村报到,恰巧遇上全村在做核酸检测,村干部、党员、志愿者都在现场忙活,站在嘈杂的人群中,刘桓显得有点不协调。

      “刘桓?新来的选调生?”

      “嗯,是的。”

      “我是村书记,跟我来吧。”

      从此,刘桓就成了韩长录的“小跟班”。跟着韩长录,刘桓学到了不少东西。

      刘桓随身带着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各类信息:“全村56个残疾户,杜某娇家的照片未采集”“南三路宽7米,北五路两侧有170个花池”……刘桓说,他到村后,已经用完一个笔记本,记的内容也比较杂,从各家各户具体情况到群众诉求,从产业发展到治理难题,他都随手记在笔记本上。“它不仅帮助我尽快熟悉了村里情况,也是我写好国情调研报告的资料库。”刘桓说道。

      除了笔记本,刘桓还有一个好帮手——手套。第一副手套是韩长录“扔”给他的。那天,他刚下班,老韩开着皮卡大声对他说,“走,去鱼池转转,我教你捕鱼。”刘桓一听来了兴致,立马跳上副驾驶。“别着急,把手套戴上。”自此,刘桓手套不离手,去农田打农药,农村改厕抽粪管,帮村民搬家具……

      四方台镇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为各村统一购进一批彩砖。彩砖运到村里,刘桓问韩长录,“书记,这砖咋铺?”韩长录回复,“不着急,先瞅瞅”。一周后,别的村基本铺完了,韩长录领着刘桓出去转了一圈,发现有的村大路两边全铺上了,没有留出绿化空间;有的村铺得很随意,毫无美感可言。韩长录再问刘桓彩砖应该咋铺,刘桓说,要找个公司先设计,小钱不能省。土耳坨村开始铺彩砖那天,刘桓带着手套,和村民一起加入施工队伍。

      结对感言:在村里大半年,刘桓发现,学校里了解到的,和蹲在田埂地头感受到的,完全不一样。课堂和书本上学的理论和方法,要想在实践中奏效,必须与实际情况相结合。而熟悉村情、了解民意是选调生到村工作的“第一课”,只有听到了群众内心的呼唤,才能找到“准星”,靶向发力。

     

      土耳坨村村貌。

      称呼改了 

      刚到村时,无论是村干部还是村民,见到刘桓总称呼他“交大研究生”。虽然有对他学历的肯定,但更多的是疏远和陌生。

      一天中午,刘桓去村后大棚溜达。没一会儿,一位40多岁的中年人骑车匆匆赶来,大声质问他来这里干什么?刘桓赶紧自我介绍,中年人抱歉地说,原来你就是新来咱村的那个“交大研究生”啊。

      中年人名叫兰景海,是村里的桃子种植大户。他告诉刘桓,自己种桃五六年了,前几年效益好,一年能挣20来万元,这几年种桃的农户多了,加上疫情影响,一年只能挣七八万元。刘桓把这些记在本子上的同时,也记在了心里。

      农业是土耳坨村的主导产业,种植水稻6300亩、桃子200亩、蔬菜100多亩。好货没好价,成了全村人的烦恼。刘桓尝过兰景海家的桃子,汁多、味甜,可一斤只卖4元左右。刘桓琢磨着,帮助村民打通电商销售渠道。经过前期准备,已与多家销售平台达成合作意向。临近双十一,刘桓打算先试销大米,接下来再尝试销售草莓、油桃。

      眼瞅着刘桓就要把这件事做成了,想到自家的桃子明年将上网销售,兰景海竖起大拇指说,“小伙子,厉害!”

      今年疫情防控,土耳坨村先后开展了3次核酸检测。村民朱恩利老两口70多岁,腿脚不便,孩子又在外地,得知两位老人要去医院打疫苗,刘桓主动找车接送老人,并全程陪同,老人的儿子非常感动,特地打电话向刘桓表示感谢。刘桓告诉记者,现在他走在村里,村民看到他都热情地打招呼:“桓哥儿,来我家唠唠”“桓哥儿,上我家吃饭”……“那种热情,让我在他乡感受到家的温暖,享受到浓浓的亲情。”

      结对感言:文凭高不代表能力强。一些基层干部虽然学历不高,但分析问题一针见血,处理问题见招拆招。古人说,看人之短,天下无一可交之人;看人之长,世间一切尽是吾师。刘桓是幸运的,刚出校门,即进入了一个全新的课堂,遇见了一个好的老师。关键是要懂得珍惜,上好“社会课”,念好“无字书”。

      心态好了 

      韩长录曾两次严肃批评过刘桓。

      一次是防疫期间,韩长录交给刘桓一个活儿,让他起草一封信,动员老百姓配合做核酸检测。第二天他就把信交给韩长录,洋洋洒洒1000来字。看完,韩长录皱起了眉头,刘桓忐忑地问,“韩书记,咋啦?” 韩长录指着信说:和老百姓打交道,要用最简洁的语言、最接地气的话儿,你信里写的“戮力同心”这些成语,老百姓能听懂吗?刘桓的脸刷地红到耳根。

      另一次是3月上旬村“两委”换届选举,刘桓负责指导村民填写选票,结果还是有村民写错,产生了废票。韩长录批评道:“这跟你在学校不一样,不是你说了村民就能懂,懂了就会做,你一定要跟村民说得非常具体才行,比如画圈的就不能打钩……”

      “我来村里是学本事的,书记咋说我,我都不生气。”刘桓说,书记虽然批评他,但更关心他,自家腌的香肠、做的鱼丸,有啥好吃的都带给他。

      韩长录肯教,刘桓肯学,两个人越来越默契,村里的各项工作进展得很顺利。

      土耳坨村距离沈阳市区40多公里,随着部分村民进城务工,村里闲置民房有100多间,早在2016年韩长录就想利用这一资源发展民宿,但只是停留在想法上。刘桓得知后,主动承担起前期调研工作。

      发展民宿,硬件软件都要跟上。沈阳市实施“两邻示范村”项目建设,为改善村里的软硬件带来机遇。刘桓主动准备申报材料,从环境整治、产业布局、乡风治理等几大板块着手。由于申报材料扎实,项目评审一次通过,土耳坨村成为“两邻”建设示范村之一,获得项目资金15万元。不仅如此,他还帮助村里申请到“全国乡村治理示范点”等6个项目。

      结对感言:在村几个月,刘桓总结出做好农村工作的“六皮精神”,即硬着头皮、厚着脸皮、磨破嘴皮、踏破脚皮、饿着肚皮、合不上眼皮。刘桓的这种个人感悟,也是选调生群体的共同财富。只有拼出来的成功,没有等出来的辉煌。青春遇见乡村,苦是苦了点,但收获的却是一生的精神滋养!

    结对感悟:自己悟到的才是经验 

      26岁的选调生刘桓,瘦高,戴着眼镜,说话斯文,刚离开校园就沉到农村;58岁的村书记韩长录是典型的东北人,性子急、嗓门大,干事利索不拖泥带水。这两位年龄、性格、文化背景悬殊的人,一起共事还真擦出不少“火花”来。

      我采访的时候,刘桓娓娓道来,一旁的韩长录听着着急,三言两语就说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我拐着弯儿问刘桓,“在村里工作适应不?”刘桓说,农村是宝藏,他觉得自己选择到农村是非常对的。“别看书记性子急,工作上很照顾我,让我有了许多收获。”

      刘桓告诉我,上学的时候,被灌输的是“勤学好问”,但在村里发现,不懂不一定马上就问。“我们都有体会,不会的问题张嘴就问老师、同学,得到答案不会记忆深刻。只有经过自己思考、想方设法解决,才会刻骨铭心。自己悟到的才是经验,这是我在村的最大收获。” 刘桓沉思着。

      村里申报沈阳市示范村项目,需要准备材料,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刘桓就自己摸索,连续加班几周,遇到克服不了的难题才让韩书记帮忙,最后一次通过评审,获得建设资金15万元。刘桓有些得意,说以后有啥申报材料他都能拿下。

      村“两委”换届选举时,刘桓负责指导村民填写选票,结果还是有人写错产生废票,韩长录批评刘桓工作不细致,事后刘桓琢磨许久,悟出来确实是这么回事。群众文化水平不高,做任何事情都要简单通俗讲清道理,教会他们如何选择。刘桓表示,方法掌握了,工作效率就高多了。

      刘桓的这番话,也让我茅塞顿开。不懂的事,不经过自己消化而马上就问,是难以获得真正成长的。努力是要沉下心来,抽丝剥茧地思考,最好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只有悟出来的才是经验!(本报记者 李慧) 

    作者:刘凤双 通讯员 董振亚

      孟祥君(左)在田头和农户交流。

      人物档案:孟祥君,女,1996年生,河南南阳人,河南大学本科毕业,2019年9月到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石桥镇小石桥村挂职锻炼,现任小石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让小孟当书记,我们也曾犹豫过,这可是一个有着3000多人的村子啊。”说这话的是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石桥镇党委副书记秦建功。他说,“推选孟祥君作为意向人选前,我们先后在村里进行了两次走访、数次讨论,由于她的口碑好、呼声高,我们才最终下定决心。”

     

      小石桥村一角。

      今年年初,在新一届村“两委”换届中,孟祥君高票当选小石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入村短短两年时间,小孟书记就赢得了全村父老的“芳心”,到底有啥诀窍?带着这种疑问,金秋时节,记者走进小石桥村。

      话题一:

      如何打开百姓“心门”

      “或许农村发展的滞后,导致村民观念有待更新,但他们始终是简单的、质朴的。他们习惯将情绪表现在脸上,开心、不爽抑或冷漠。所以,与他们相处不需要套路,也不需要处心积虑,只要你足够真诚、足够用心,他们一定能够感受得到,然后打开心门拥抱你。” ——孟祥君

      深色西装套装、高高的马尾辫,说话做事干脆利索,有着超越年龄的成熟稳重,这是孟祥君给人的第一印象。“大学读的金融专业,你为啥选择到基层啊?”记者开门见山问心中疑惑。孟祥君笑了笑说,“我当年是省优秀毕业生,又是班长、院学生会主席,就业条件还是很不错的,回基层并不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短暂停顿后,她继续说道,“人生在世总要图点什么,我老家是山区农村的,看过很多贫穷与苦难,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为家乡做点贡献。”

      来到小石桥村后,孟祥君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完成村书记交办的日常工作之余,闲不住的孟祥君开始入户走访,“我看谁家门开着就去谁家,先介绍介绍自己是谁,然后就是和乡亲们闲聊。”然而,面对这个不请自来的姑娘,村民们的态度总是十分冷淡,“眼神里是警惕与防备,回答‘嗯’或者‘啊’,简短又敷衍。”

      纵使孟祥君热情高涨,也顶不住这显而易见的冷淡,几天下来心情极其沮丧。有着30年基层工作经验的老书记张聚贤,敏锐感知到孟祥君情绪上的变化,语重心长地开导她说,“小孟你刚来,老百姓对你还不熟悉,她们不愿与你深聊,你要理解。农村是个熟人社会,老百姓最讲究将心比心,等和你熟悉了,自然就接纳你了。”

      老书记的话让孟祥君不再急于被接受,她开始有心观察张书记如何和乡亲们打交道。有一次,孟祥君和张聚贤一起去检查卫生,她发现张书记和大家打招呼时,并不是简单地问“吃了吗”“喝了吗”,而是会根据每家每户的情况,有针对性地提问或者关心。这给了孟祥君很大启发,“人心都是肉长的,真正把乡亲们放在心上,乡亲们是能感受到的。”

      从此,孟祥君将乡亲们的感受放在首位。“村里有位留守老人,我去他家走访时,他非常热情地拿出大白碗,用手抓了一把白砂糖,冲了碗糖水让我喝。”孟祥君笑着说,“我虽然很感动,可碗也不干净、手也没洗,心里还是挺挣扎的。但转头一想,我不喝的话可能会伤害到他,所以我还是一口气喝光了。”后来,这位老人经常在村里说,“小孟人实诚、接地气,这孩子真不错。”

     

      记者采访孟祥君(右)。

      话题二:

      如何做到说话有人听

      “对待群众,要站在前面去引导他们、团结他们,而不是高高在上发号施令。农村是个熟人社会,借助荣誉感、认同感、参与感等,发动群众积极参与村级事务,让身边人带动身边人,兴村之火才能越烧越旺。” ——孟祥君

      当选村书记之后,孟祥君一直在琢磨,如何才能把村里的人气给聚起来。她注意到,每到傍晚,村里的民俗队就开始活动,大家说说笑笑好不热闹。受此启发,孟祥君兴冲冲召集村干部们,商量“元宵节办文艺汇演,同时评选身边榜样”的事情。可村干部们认为“这事儿很可能会出力不讨好”,劝孟祥君不要瞎折腾了。

      “我的性格是非常犟的,不撞南墙心不死。”孟祥君说,她先找到民俗队里的村民,说出自己想要办活动聚人气的想法,并真心邀请他们登台表演。“只要村里需要,俺们愿意为老百姓表演,不要钱!”听完孟祥君的话,唢呐班王兆峰爽朗地笑道。与此同时,孟祥君也多次入户试探村民态度,大家一听都挺感兴趣,她也放开手脚准备起来。

      经过紧锣密鼓的准备,今年农历正月十五那天,小石桥村“元宵节文艺汇演暨树新风表彰大会”如期举行。“那天还下着小雨,特别冷,但广场上足足有五六百人,小石桥好多年没这么热闹过了!”老党员祁洪杰说道。活动不仅让小石桥热闹起来,也激发了村民们向上向善的积极性。“俺被评为‘好媳妇’了,感觉特别有面子,以后不仅要继续做‘好媳妇’,也要带动身边更多人孝顺老人!”孙兆梅自豪地说道。

      除了办活动、树典型调动村民积极性外,孟祥君还十分注重发挥老党员的带动作用。“今年是建党百年,我同镇上领导一起为村里的老党员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给老党员将纪念章戴在脖子上,可老党员低头看了看身上的大背心,摇了摇头说,‘你们等我一会,我先去换个衣服。’”孟祥君说,这件事让她很受震撼,感受到了老党员对党的那份赤诚,“对党有着如此纯粹感情的人,是值得信赖的。”

      村里的主干道年久失修,孟祥君争取到修缮资金。她将老党员组织起来,划分不同路段分包到人,由他们收集群众意见,并与村民们共同监督施工质量。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小石桥村道路修缮质量有了保证,群众的需求最大程度得到满足。不仅如此,还收获“意外之喜”,“修路中所表现出的凝聚力、执行力,成为我们申请坑塘改造项目的优势,原打算放在其他村的项目最终落户小石桥。”孟祥君感慨地说,“或许这就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的深意,我相信一粒粒珍珠早晚会串成美丽的项链。”

      话题三:

      如何处理棘手难事

      “很多时候,老百姓想要的不仅仅是结果,更是你对待他们的态度。凡事换个角度,尽量用悲悯之心,去谅解他们的不完美、体恤他们的难处,真正与他们实现情感共振,那么,所有看似复杂的事情都会变得简单。” ——孟祥君

      今年67岁的脱贫户翟玉华,是从湖北嫁到小石桥村的,丈夫、儿子相继离世后,她独自以种菜为生。村里为翟玉华提供了公益岗位,让她负责家旁边废弃大坑的卫生,可不知道为啥卫生总是搞不好,翟玉华经常挨批评,作为翟玉华的帮扶人,孟祥君也感到头疼。

      有一次,孟祥君和村干部去坑塘旁找她,离得很远就听见她大喊道,“俺都打扫干净了,这里没有垃圾!”“我听她的声音有点不对劲,猜想有什么委屈。”孟祥君说,“等我走近,大娘的眼泪立马就掉下来了,‘小孟,有人偷偷在这倒垃圾,我管不住他们。’”老人局促不安、满脸泪痕的模样,让孟祥君内心酸涩不已。她意识到,“比起能给乡亲们做什么,怀揣悲悯去谅解他们的不完美,尽所能去帮他们解决难题,或许更加重要。”

      从此之后,孟祥君更加注重环保意识宣传,在全村4个自然村、15个村民小组配齐垃圾桶。当再有村里人排挤、嘲笑翟玉华时,一向笑呵呵的孟祥君就会板起脸,维护起翟大娘来。

      以村民希望的方式,对待村民每件大事小情,成为孟祥君的工作准则。今年3月,26户村民开着挖掘机、拿着农具,来到村部让孟祥君主持公道,叫喊着再不给钱就要去推花、分地。事情起因是2011年,村民三组的26户村民通过小组长将65亩土地租给月季种植户李老板,约定每年支付租金6.5万元、租期10年,但去年的钱迟迟没给。

      “这件事情我们会认真调查,该是大家的钱,一分不会少!”孟祥君边安抚大家情绪边打电话给李老板。老板也给出了不支付租金的理由,“小孟书记,俺前几天重新量过了,租的土地只有54亩,每年足足多支付11亩的租金,所以2020年的租金不再支付。”

      两边相持不下,孟祥君提议重新丈量土地,结果确实只有54亩。由于小组长迟迟不肯提供相关资料,孟祥君只好让群众监督,各自报出自家每年拿到的租金,共计5.4万元。在事实面前,组长也无言以对,只好退还多拿的钱。孟祥君回忆说:“量地花了好几个小时,中午没来得及吃饭,乡亲们怕我饿着,纷纷从家里送来点心。”孟祥君能感觉到,大家的怒气慢慢消了,后来,不经意间听到老百姓说,“小孟书记,这个娃娃真是不简单!”

      记者感言>>>

      短短两年,这位和记者同龄的年轻女孩,经历了从学生到村书记助理再到村书记的转变,由最初的青涩懵懂到如今的干练稳重,这背后的酸甜苦辣若非过来之人岂能体味?

      小孟书记总说她做的不是什么大事,但细数起来也绝非什么小事:探索妇联“1314”工作法,有效发挥妇女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积极性;申请专项资金50万元,硬化村庄道路1000余米;吸引投资60万元,让村庄废弃坑塘水系连通;引进一家投资500万元的鞋面厂,解决本村80余人就业……

      最让我感动的是,小孟书记不仅利用自己的学识为村庄注入活力,还真正将自己的身心安放在小石桥村,她总能敏锐洞察乡亲们的痛点,体贴每个人生活的不易,再用自己的方式给足他们安全感。

      她说,她最听不得乡亲们说丧气话,农村也不见得就一定差;她说,凡事都应拼尽全力,要做就要做到最好;她说,长大意味着能扛事,否则成长将失去意义。

      谢谢你,不认输、能扛事的小孟书记。谢谢你,给同龄的我上了生动的一课。

    结对感悟:有一种共情叫“向下兼容” 

      或许是出于记者的职业习惯,我遇事喜欢存疑求证。见到小孟书记之前,我就听过很多关于她的好话,这让我心里有些嘀咕,“这姑娘真有这么好吗?”

      然而,初次见面时,我不但没有发现她的“破绽”,反而明白了大家为何不吝赞美。

      年轻的外来姑娘小孟,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得到小石桥村男女老少的认可,是因为她办了许多实事。比如,她发现村民的面子大于天,于是通过评优秀、树典型来凝聚民心;再比如,她知道乡亲们渴望体现自我价值,所以大事小情都让大家参与进来。

      很多时候,人们总是习惯从自我角度出发,思考“做什么才能体现自我价值”,然后陷入“自己感动不已,别人却不领情”的尴尬。而小孟书记,从进村那天起,就主动走入乡亲们的世界,与他们肩并肩站立,以他们的视角去看待世间万物。

      在小石桥村生活的日日夜夜里,小孟书记看到了贫穷与落后,也看到了单纯与淳朴,她不仅快速融入这个真实到有些粗糙的世界,还以强大的共情能力包容着每个人,以柔软的悲悯情怀善待着每一份敏感脆弱。她一直都在努力向上成长,但也从未忘记向下兼容。

      采访结束后,我和小孟书记相约去吃个晚餐,出门之前她走到楼下房间说,“我今儿不搁家吃饭了哈。”“咦?小孟书记父母也在村里?”看着我探究的小眼神,小孟书记主动解惑说,“他们是驻村工作队,平时我们都是一起吃饭。”10月底的北方,七点多已是浓黑一片,小孟书记边小心翼翼开车边和我说,“最近忙着更新路灯,否则乌漆墨黑的,太不安全了。”

      这两个暖心小细节虽然没被写进报道里,但却被我妥贴地安放在了内心深处。这几天,小孟书记又在朋友圈,为“自家”萝卜白菜代言呢,那溢出屏幕的喜悦与骄傲,真是迷人又富有感染力。(本报记者 刘凤双)

    作者:许露露

      吕雯看望村民李家志。

      人物档案:吕雯,女,1994年生,中共党员,江苏高邮人,河海大学硕士研究生,2019年选调生,现任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吴桥镇小荡村党支部副书记。 

      11月17日,上午9点,我登上从南京驶往江都的高铁,赴一场结对之约。

      这里是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网纵横、土地肥沃。车窗外是大片大片刚收割过的田野,残留着黄色的秸秆茬,平坦,空旷,等待着农民的下一轮播种。

      我翻阅着手中的一篇论文,作者是我马上就要见到的选调生吕雯。论文的题目是《小荡村社会矛盾化解问题研究》,这让我对她的基层经历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

      此前我们从未谋面,只在朋友圈里看过她的照片。她是个甜美婉约的女孩,选择如此严肃的选题,让人有些意外。

      这两年她经历了什么?基层工作的得与失、情与理、苦与甜,她有没有找到自己的答案?

      本报记者采访吕雯(左)。 葛茂梅 摄

      得与失—— 

      当理想之光照进现实 

      吕雯在高铁出站处等我,白净秀气,语调温柔,我们一见如故,就像久别重逢的朋友,聊起了她的故事,以及她服务的村庄。

      追溯吕雯的成长经历,在城里长大,顺风顺水考上重点高中、重点大学,读完本科又读研。本可以顺理成章留在大城市,她却选择了逆行。

      做出这样的决定,并不让亲朋好友意外。上大学时,她就每个周末给困境儿童补课、坚持了3年。“我爷爷是个老农民,他为人耿直,同情弱小,对我影响特别大。我到基层工作,爷爷特别欣慰。”吕雯说,“我跟爷爷一样,就是见不得别人受苦。”

      见不得人受苦的吕雯来到吴桥镇小荡村,成了群众口中的“小吕书记”。

      小荡村,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村庄,没什么长处,也没什么短板。非要说特点,最大的特点大概是人多——下辖10个村民小组,农户1367户,总人口4624人,是吴桥镇人口最多的村。吕雯说,“以前看基层,像隔着一层纱,不能感同身受。现在来到这里,自己成了剧中人,对群众的喜怒哀乐有了最直接的感知。”

      她给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几年前,吴桥镇有个老党员,临终前,让儿子把他抱到院子里,又让儿子将村书记请来。村书记赶来后,老人把下半年党费交到书记手里……“我听说之后,眼眶发烫,基层党员对党的感情令人动容。”

      下午3点,我陪吕雯一起走访低保户。

      七组李家志的独生子2013年去世,留下两个孩子,老伴3年前患上尿毒症,全家靠低保金以及李家志在镇上打工的收入维持生计。

      来到李家志家,老人一听吕雯在门外喊“爹爹(爷爷)”,应声迎出门来。吕雯从包里拿出一沓口罩交到他手上,“爹爹,昨天在镇上看你一边扫地一边咳,最近雨少,灰尘大,一定要记得戴口罩啊!”说话间,李家志的老伴从隔壁回来,看到吕雯就说,“好姑娘,你老来看我们!谢谢、谢谢!”她絮叨许久,又给我们看她透析的伤口,吕雯耐心听着,不时摸摸老人的肩膀安慰,透着一种温柔的亲热。

      回去的村道上,安静得一声狗吠都听不见。吕雯说,不是没有人,村里常住人口近3000,60岁以上的1300多人呢!年轻人不在家,老人更需要交流和倾听,经常去看看他们,听他们唠唠家常,对他们是一种精神慰藉。

      年初新上任的村党支部书记姚颖,今年42岁,对人的观察细致入微。“工作之余,小吕经常自备礼物到五保户、困难儿童家里探望,群众都很喜欢她。”姚颖重点提到了“一副老花镜”的故事。原来,吕雯在村服务大厅看到,前来办事的大多是老人,填表、签名经常看不清字,就不声不响自费买了一副老花镜供群众使用。“仅这一点,就看出小姑娘心有多细。”

      姚颖介绍,吕雯还经常出一些“金点子”。今年7月抗疫时,小荡村核酸采样压力大,很多村民用的都是老人机,没法生成采样码。吕雯就想了个方法,和志愿者带着便携式打印机到老人家中,一户户打印采样码,老人直接带着就可以进行核酸检测。后来这个办法在全镇进行了推广。

      小荡村村景。

     

      情与理——

      在合情合理间寻找平衡

      在村一段时间之后,吕雯发现,随着村民与外界接触频繁,外出打工者流出、返乡创业者增加,各种理念、观念碰撞,也衍生出许多矛盾。小到一棵树的归属,大到一块承包地的流转,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刚到村没多久,她就参与调解过一起小得不能再小的纠纷。村民老奶奶A和老奶奶B是邻居,关系一向不错,可有一天,A看到B没有主动打招呼,B很生气,两人就吵了起来,越说越激动,拉扯着到了村委会。吕雯一听,哭笑不得,连忙把两个人分开劝说,最后A在村干部们的见证下跟B好好打了个招呼,两人和好如初,相携回家。

      吕雯很感慨,“如果没来村里工作,听说这样的事,我可能会觉得很可笑,很无聊,只有身处其中,才知道这样的小事对他们有多重要。我曾听说有邻居因为一句玩笑话,几代人老死不相往来,所以心结再小,也得解!”

      这就是她那篇国情调研报告选题的萌芽。

      吴春香,高中学历,55岁,小荡村调解主任、九组组长。要见她一面并不容易,得提前约——她太忙了,往往不是在调解,就是在去调解的路上。

      我必须见到她。因为她算得上吕雯在村的半个导师。

      吕雯说,她永远忘不了第一次看见吴大姐的情景。彼时她跨坐在电动车上,头戴自制“脸基尼”,只露出两只眼,形象足以让人“瞳孔地震”。站在村道上跟村民说话,语速极快,当地土话被她说出来就跟机关枪一样,给对方造成了完全的火力压制。

      当时吕雯完全没想到,这个看着极厉害的农村妇女,以后会带着她走家串户,让她一点点了解小荡人的家长里短、悲欢离合,并且直接影响了她国情调研的选题和内容。

      我如愿在村委会办公室见到了吴春香。她人精瘦,说会儿话就得喝口水,茶杯里常年泡着胖大海,“没办法,经常跟人喊话,不喝这个喉咙受不了。”

      吕雯到村后,吴春香见小姑娘对矛盾调解有兴趣,顿感遇到知音,将半辈子的工作秘笈倾囊相授。“调解先看人眼神,有的莽、有的轴,有的贪便宜、有的没心眼,心底有了判断,再决定怎么开始劝。有时得双方都在场,有时就得分别做工作!”吕雯连连点头,学得十分用心。

      我专门翻看了今年以来小荡村矛盾调解的卷宗,边看边听吕雯和吴春香讲调解过程,发现其中很多或大或小的案例,过程大多只有一句,“经村干部多次调解,双方同意和解”,其实里面往往省略了上万字的苦口婆心。

      夜深人静时,这些案例背后的故事常常浮现在吕雯脑海。她反复思量,在调研报告中写下这样一段话:村民如果无法通过合理途径来维护自身合法利益,往往会选择其他不理性的解决方式。调解,必须消除矛盾纠纷的诱发因素,在合情与合理之间寻找平衡。

      她回忆说,今年跟着吴大姐调解一块塘的纠纷让她印象最深。

      九组村民王大鸣,今年初在院里挖了一块塘,长七八米、宽五六米,深一米二。邻居从自家楼上看到,大惊:“这么深,影响我家地基!”遂到村委会告状。吴春香带吕雯上门调解,王大鸣想不通,“我在自家院里挖塘,关他啥事?”激动地拒绝回填。吴春香一通大嗓门:“怎么不关人家事?塘深度超过了人家地基,一旦将来影响到房子,到时就不是我来找你了!”王大鸣听了,主动回填。

      万没想到,下半年,王大鸣又在院里挖塘,其邻居还是来村委会告状。吕雯问吴春香,“大姐,还让他回填吗?”吴春香摇头,“咱们得先调查了解新情况。”俩人上门,王大鸣连连叫屈:“我这回只往下挖了70公分,且找人做了专业防水,绝不会影响他家。”吴春香实地查看后心里有了谱,带着吕雯去找邻居:“这回我们不支持你。人家没有违规。”吕雯跟着劝:“他家挖塘做景观,你在楼上不花钱就能欣赏,岂不是美事?”邻居听听有道理,便不再纠缠这件事。

      同样是一块塘,两种截然不同的处理结果,令吕雯大开眼界,越发觉得基层工作如烹小鲜,奥妙无穷。

      还有秸秆禁烧。村里有个老人姓张,脾气很坏,总爱偷偷烧秸秆,有一回被村民看见,向吴春香举报,又叮嘱她,“千万别透露是我说的。不然他跟我没完。”

      吴春香带着吕雯来到老张家:“老张,你昨天是不是在田里烧秸秆了?卫星定位到你了,拍下了你的脸。现在上面要罚款,你说咋办吧?”老张慌得不行:“咋就拍到我了?我弯着腰哩!”吴春香作高深状:“这你别管,现在给你指条明路。你呢,在村里巡逻看谁焚烧秸秆,将功补过,上面也许就不追究了。”后来,老张管起秸秆禁烧,比谁都积极。

      每次调解完,回到村委会,吕雯还经常复盘。吴春香夸小姑娘有灵气:“会举一反三,而且不怕事,不容易!”而吕雯也从吴春香身上学到最重要的一点:在村里干事,自己必须公道,站得正行得正,就算对方嗓门比你大,话说得比你狠,可最后还是得服你。”

      苦与甜——

      成长总伴随着欢笑与泪水

      在当地干部群众眼中,吕雯是个性格温和、做事靠谱的人。

      吴桥镇党委书记田军是个80后,清瘦,戴着眼镜,看起来像位中学教师,有空的时候,他也的确会给吕雯这样年轻的镇村干部上课:“基层干部,公鸡打架都要管,必须多听群众的呼声和诉求;干中学,学中干,乡村振兴,新的要求新的政策多,你们自己要先吃透,自己学不透,好声音就很难喊到底。”

      对吕雯这个学生,田军评价说,“这个小姑娘,不简单。”

      七八月份抗击疫情期间,吴桥镇一共设置了15个核酸检测点,每天,田军都要带队到所有点位检查几趟,每次到小荡村这个检测人数最多的点,都能看到吕雯在现场忙碌,防护服湿透,有几回还碰上她正被群众指着鼻子骂,但她没有撂挑子,更没有哭鼻子,而是有条不紊、耐心地做好工作,不由点头,“能受委屈,能吃苦,这个年轻人可以。”

      面对肯定,吕雯有些不好意思。她透露,自己在核酸检测现场,还爆发过一次。

      那天,刚开始群众排队很有秩序,后来突然下雨,有人就往前挤,队伍乱了起来。当时现场维持秩序的只有吕雯一个人,“我想好好跟大家讲道理,可谁也不听,我感觉自己都快被人群淹没了,情急之下,我拿着喇叭爬到凳子上大吼,要是再乱挤,不能保持一米间距,谁都不能做核酸!几嗓子一吼,现场逐渐安静下来。这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跟村民们那么凶!”等群众安静下来,吕雯又哑着嗓子跟大家讲道理,后面排队检测的秩序一直很好。

      对群众发了火,吕雯心里有些过意不去,村书记姚颖得知后安慰她说,“小姑娘偶尔露峥嵘,让人刮目相看。没有主见和个性是做不好基层工作的,关键时刻,身为党员干部,必须镇得住场子。”

      疫情期间,小荡村一共测了5轮核酸,吕雯每次都是凌晨4点起来做准备,一个多月没回家,人瘦了5斤。吕雯的老公刘文豪很心疼,可她却乐呵呵地说,“瘦了好,拍婚纱照更好看。”

      当天晚上,我见到了刘文豪,高大帅气,脾气极好。他和吕雯是大学同学,山东菏泽人。为了爱情,陪她来到扬州工作、定居。俩人相恋5年,原计划8月14日七夕那天领证,为了抗疫,他们果断往后推迟了1个多月。

      9月26日,小两口领证了,可吕雯在村工作,离城区开车要一个小时,还是经常回不了家,有时候积累的疲惫和坏脾气都发在刘文豪身上,他都能包容,“她在村里,很辛苦。”

      俩人相视一笑。这一刻,我感觉自己有些多余。  

    结对感悟:从平凡中发现不平凡 

      我结对的选调生吕雯,是个“非典型”采访对象。作为名校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她无疑很优秀;但在基层,她还是个新手,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迹,也没有获得过多少荣誉。

      见面之前,吕雯有些忐忑,“我真的很普通,你来采访我,写些啥呢?”前往小荡村的路上,我一直在思考采访的突破口,直到翻开她的国情调研报告“小荡村社会矛盾化解”,灵感才不期而至。

      广袤的农村,像小荡这样普通的村落有无数个。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平凡的小荡恰恰又是最有代表性的。在村两年,这个年轻的女孩经历了什么,又为什么选择“社会矛盾化解”这样严肃的调研题目呢?

      背后的故事,的确没有让我失望。

      在村里,吕雯除了日常村务外,更多地关注基层矛盾调解,而这,恰恰是基层治理的痛点、难点。在她调解的卷宗上,矛盾的起因小到一棵树、几株苗,大到一口井、一块田,听吕雯细述调解过程的跌宕起伏,越发体会到基层工作的不易。

      吕雯一次次跟着村里的调解主任东奔西跑,一个文静的小姑娘,面对各种复杂场面不畏惧、不退缩,有时会被村民指着鼻子骂。难怪村调解主任称赞她,“有胆识,有灵气”。她讲述的一个个生动案例,自然成了我报道的重要内容。

      采访中,有一个细节让我印象深刻。在五保户李家志家中,患有尿毒症的老人絮叨着病痛的折磨、生活的不易,吕雯轻轻抚摸老人肩膀,那般温柔之情,无声胜有声。正是通过这些细节,我看到了在小荡这样普通的村里,村民的喜怒哀乐那么真实,基层干部的日常又是那么充实。

      平凡的村子有着不平凡的故事。作为一名记者,从平凡中发现不平凡、书写不平凡,既是一种追求,更是一种功力。(本报记者 许露露) 

    作者:华贤东

      韩金韬(右二)在长沙宁乡市考察辣椒产业。

      人物档案:韩金韬,男,1995年生,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公共政策专业硕士毕业,2020年11月考取选调生,现任湖南省浏阳市文家市镇文家市村第一书记。 

      位于湘赣边界的湖南省浏阳市文家市镇文家市村,去年11月来了一位北大研究生韩金韬,担任村书记助理。

      北大研究生当村干部会不会水土不服?到村之后怎样施展拳脚?不但文家市村的村民充满期待,记者也对这位结对对象产生了浓厚兴趣。

      初冬时节,记者来到村里,与村干部、村民聊韩金韬的工作,听韩金韬说村子发生的变化。一年来,韩金韬在基层一线的奋斗轨迹逐渐清晰起来。

      韩金韬(中)和记者一起走访老党员邱易成(右)。

      身份变了—— 

      从书记助理到第一书记 

      浏阳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李斌说,选调生到村任职往往要过“三关”:语言关、村情关和认可关。

      韩金韬也不例外。文家市村是个有着1万多人的大村,村民讲的是客家话、江西话、湖南话混合方言,刚到村,韩金韬听不懂村民的话。

      为了能与村民顺利交流,只要村书记有空,韩金韬就请村书记带他走访入户,学语言、混脸熟。平时,韩金韬总爱向同事请教这样那样的问题,被戏称为“村里的十万个为什么”。狂补语言的压力加之繁杂的基层工作,到村前三个月,韩金韬几乎每天都要工作到凌晨,甚至连着两天不合眼。“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但难度还是超出了想象。”

      韩金韬在村有两位帮带导师,分别是原镇党委书记谢波和现任镇党委书记江敦明。在江敦明看来,“金韬用心、投入、有想法,是渴望挑战的那类人。”考取选调生之前,他曾在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信访局接访科工作过,基层接访的经历,让他对群众的所忧所思所盼有了更深切的了解,也为驻村增添了底气和勇气。

      文家市镇是秋收起义部队的会师地,镇上的“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是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来到红色教育基地,对酷爱研究党史的韩金韬来说,可谓如鱼得水。一次,韩金韬沿着盘山公路散步时,看到路边有一块刻有“文家市大捷遗址”的省级文保单位保护标志牌,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段有待发掘的红色历史。在后来的入户走访中,几乎每次都要和村里的老人聊“文家市大捷”话题,就这样,“文家市大捷”的面纱渐渐被他揭开了。

      “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工作启动后,时任镇党委书记谢波安排韩金韬撰写申报材料,他将“文家市大捷”的最新资料写进其中,经有关领导实地考察,文家市村获得了300万元发展资金。在后续设计中,为凸显“文家市大捷”这一历史事件,建立独立展览馆,韩金韬联系中建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进行规划设计,邀请中国美术学院画家赵天奇创作了多幅“文家市大捷”作品。为更好地协调推进项目,2021年4月底韩金韬由村书记助理改任乡村振兴第一书记。

      韩金韬(左三)与村民商量村庄发展大计。

     

      本领强了——

      从被质疑到“干正事的人”

      “第一书记要在建强党组织、推进强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为民办事服务等方面发力。”接过第一书记这副担子,韩金韬感到肩头沉甸甸的。有村民曾经质疑:“其他村的第一书记经验丰富、人脉通达,我们村的第一书记年纪轻、资历浅,能干好吗?”

      韩金韬深知,消除村民的疑问,最好的办法是努力干出成绩来。随后的日子里,他以“文家市大捷”为抓手,史料不够丰富,就遍访浏阳市党史专家和革命元勋的后代;自己资历浅,就利用担任2020届湖南省选调生联络员的机会,筹办跨地区调研活动,相互学习借鉴。“那段时间,我就像海绵吸水一样,不断充实新知识,结识新朋友。就这样,“文家市大捷”的故事一天天丰富起来,文家市村的发展资源也一点点集聚起来。

      平时待人接物彬彬有礼的韩金韬,也曾当众拍过桌子。原来,韩金韬争取到20万元资金,通过公开招投标,将村里闲置的200平方米老屋改造成集养老服务、儿童之家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中心,但施工第一天就遭到村民阻拦。原因是不少村民都有自己的施工队,以往村里的工程都由他们承建,这次招标,动了他们的奶酪。

      石坪组组长崔海清楚地记得,阻工事件发生后,韩金韬第一时间召集全村党员开会。他在会上说,文家市镇10多年前就是全省第一个财政过亿元的乡镇,如今基础设施还比不过周边乡镇。这个争取来的项目,是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大家有什么理由为了一点点私利而阻挠施工呢?也正是通过这次会议,让崔海对这个年轻人刮目相看,意识到他与别的人“不一样”。“务实求真,有冲劲。一个外地人对村里的事都这么上心,我们哪能小家子气。”

      与崔海一样,越来越多的村民都觉得,韩金韬是“干正事的人”。崔海介绍,村里有219名党员,过去党员开会到场的人不多,现在有时后面还要站两排。“听他讲话,确实能长见识。”

      今年40多岁的崔海,自己经营着花炮、茶油制作等小作坊,一年有近30万元的收入。“当了组长之后,就想为村里多做一点事。”为了发挥党员的积极性,韩金韬在村里推出了“党员接单”制度。群众的诉求在支部会上提出来,党员、预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按照要求接单,同时提供一定的服务补助资金。“这样做,就是树立一个导向,鼓励为民做事,让群众的诉求有解决的渠道。”韩金韬说。

      “村里最大的变化还是教育。”浏阳是著名的花炮之乡,文家市村的村民多数在花炮厂打工,每个月收入6000元左右,许多人觉得读书作用不大,“反正毕业回来还是去花炮厂”。为改变这种状况,韩金韬邀请北京大学的老师和同学来村里办讲座,给孩子们讲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同时,筹建了大学生助学基金,今年全村共有33人考上大学,每个人奖励800元。开学前,韩金韬还和他们好好聊了一回,说感悟、道寄语。

      心态好了——

      从“不服输”到坦然接受遗憾

      回顾在村经历,韩金韬说,遗憾的是,没能完成咱们村的产业转型。

      近年来,花炮产业持续走低,许多小花炮厂或合并或倒闭。在韩金韬看来,发展特色产业迫在眉睫。他相中在浏阳有几百年种植历史的苎麻。“我从湖南农业大学苎麻研究所了解到,该研究所研发的一种饲纤结合苎麻新品种,麻叶和麻根可以用作饲料,蛋白质含量有16%,一亩地的种植收入老品种不到2000元,新品种可提高到7000元左右。”

      但产业转型不是一厢情愿的事。韩金韬站在一条坡路的路口,指着沿街的二三十家店铺说:“我一有空就穿梭于村民开的商铺,宣传新品种苎麻种植,那段时间就像一个推销员,好多老板见到我都烦。”

      后来,韩金韬的想法,得到了村干部和致富带头人的支持。但苎麻是经济作物,不能在基本农田里种植,他想到流转其他村的土地,发展“飞地经济”,但对方要价200万元,这件事就这样拖了下来,“相当于临门一脚时掉了链子。”韩金韬说。

      韩金韬失落,镇党委书记江敦明看在眼里。曾在深圳、厦门、长沙等地多个企业摸爬滚打过的江敦明,对韩金韬探路受挫感同身受,仿佛“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作为帮带导师,江敦明知道韩金韬不服输的性格,推心置腹地告诉他,在基层工作要能够坦然接受遗憾,甚至失败,做好事办实事也需要时间和机遇。

      村里老党员邱易成与记者交谈时,对韩金韬的努力和付出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是外地人,来到村里时间不长,解决了不少遗留问题,一心想带着村民过好日子。”他建议韩金韬,想办法、做决策要多听听不同的意见,那样考虑问题会更加周到些。还要明白“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的道理,一个人没法做所有的工作,要学会找帮手、培养人……

      在韩金韬看来,老党员邱易成的话既是叮嘱,也是忠告。“基层工作不同于爬楼梯,一下子就能上去,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积累过程。”

      结对感悟:接受了一次能量“辐射” 

      看到关于自己的报道见报后,与我结对的湖南选调生韩金韬给我写了一段感言:“这是我人生第一次接受专访,有所期待,也难免紧张。”他担心自己眼中村庄发生的变化,在别人看来是一种“自嗨”。

      驻村一年,韩金韬确实做成了一些事,比如发掘村里的“红色故事”、推行“党员接单制度”等,也有些想做却没有做成的事,比如,发展新品种苎麻种植。他毫不掩饰地告诉我,遗憾贯穿于驻村工作始终。

      在村里,难免会碰上“急难险重”之事。在我看来,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有两把刷子,要求一个20岁出头的年轻人游刃有余不太现实。但韩金韬告诉我,成长不是理所当然,要跌跤、要吃苦,要懂得每一只不随风而去的风筝,都有脚踩泥土的人在牵引。

      韩金韬今年26岁,比我还小一岁。可他却以超乎年龄的成熟,挑起了带领数千村民奔向幸福生活的担子,明白了遇事慎之又慎的道理。与他相处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我也接受了能量辐射,懂得面对众多读者,下笔重千钧、起落需有情的道理。

      理性、务实、有冲劲,是韩金韬的新标签。他渐渐意识到,靠事实说话是基层动员群众最有效的方法。

      面对工作中的不顺和观念的撞击,他始终保持定力和韧劲。因为他知道,放弃很容易,逃避也没有门槛,“急难险重”的破解之策,往往就藏在与村民打交道的每一件事、每一句话里,只要自己一直坚持,咬咬牙挺住,就会柳暗花明。于是,他努力理解、接受基层现实,对暂时解决不了的问题,静待时机成熟。

      一次短暂的结对采访,让我看到了自身的盲点,“这是一次难得的人生体验,于成长大有裨益。”(本报记者 华贤东)

    作者:周妍 通讯员 叶毅 林凯之

      曾媛(左二)、村书记罗根龙(右一)与记者(左一)一起走访村民。

      人物档案

      曾媛,女,1998年生,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人,毕业于浙江财经大学会计学专业。2020年考取选调生,同年11月到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联城街道官桥村挂职锻炼,担任村主任助理。

      沉得越深真相越明

      2020年11月,曾媛第一次入村,是帮带导师、时任街道人大工委主任赵基领着去的。“一进村会议室,就像走进了一个‘火药仓’。”

      会议室里,村干部正向20多位村民代表解释“大搬快聚”安置小区项目。该项目要在村内征地167亩,满足邻村移民的居住需求。“土地是我们的命根子,不能征!”“为什么本村人不可以建新房,外村人却可以来居住?”

      村书记罗根龙一边安抚大伙儿情绪,一边耐心解释政策。此时,村支部换届结束不过两三个月,党组织成员全是新人,刚上任就碰上了这般难啃的硬骨头。加之历史遗留下来的失地保险、征地款发放等问题被翻了出来,新旧矛盾交织。“你们村干部不会又在这个项目里搞什么花头吧?”

      第二天,村里又召开了村民大会,街道干部一起来做工作。一开始,街道干部在台上讲,怕村民听不清,后来跑到村民中间讲,甚至站到凳子上拿着大喇叭说。

      两天会议自始至终参加的曾媛,主动记下了“备忘录”:会议议题是什么,解决方案是什么,悬而未决的又是什么。她的淡定和认真,村副书记罗华龙看在眼里:“议题这么敏感的会议,小姑娘却没有面露难色,有点胆量。”

      接下来的一年多时间里,曾媛一直活跃在安置小区项目推进一线,跟着看,帮着干,好几次和村干部一道深夜走访。罗根龙告诉曾媛,村民就争两样东西,一是争口气,二是争分利,村干部做工作就要通过耐心细致地讲述理和情,化解他们心中的怨气、维护他们的正当利益。例如,对于村民的疑问,一定要熟悉政策依据,不能随意“画大饼”;与村民沟通要有磨平脚板、磨破嘴皮的劲儿;党员干部事事要带头,自己做到位了,才能挺起胸脯做工作……

      “这个项目推进的难度,是基层工作的一个缩影。”曾媛说,想象中的基层和现实中的基层还是有很大差距的,这是她到村任职的真实感受。

      遗留问题刨根问底

      初来乍到,曾媛有街道干部和村干部领着干。但半年后,参与解决的一宗旧案,让曾媛增强了独立解决矛盾的信心。

      “这笔钱到底给谁冒领去了?”今年5月一天早晨,村民老林和几位官桥村村民来到街道联村领导办公室,将一张照片摔到桌上。正在街道办事的曾媛听闻,赶紧过来协助处理。照片里是一张“金丽温高速公路联城镇段青苗、土地征用补偿汇总表”领款表格,表格内列了12位村民的土地面积、补偿金额、领款签字,但没有落款日期。

      见老林情绪有些激动,曾媛赶紧请他们到会议室坐下喝茶,并追问了几个问题,没想到老林一问三不知:“想不起来了,10多年前的事。反正我没领到这笔钱。”

      就这样,这笔“旧账”摆在了曾媛和新一届村干部的手里。“搞清楚钱款去向是一回事,更重要的是,如何妥善化解纠纷,给村民一个满意的答复,让村民对新班子多一分信任。”曾媛态度坚定,“新官一定要理旧账。”

      为了还原真相,曾媛和街道三资办干部刘璐特地到金丽温高速公路指挥部查阅当年的原始档案。

      然而,当年负责征收该地块的人早已调离现岗位,留给她们的只有两面满满的档案墙。由于不知道付款的具体时间,曾媛和刘璐只能挨个查档。档案室的管理人员见她们找了一个多小时,开玩笑道:“才两万多块钱,害你们忙活这么久。”

      “钱确实不算多,但群众利益无小事!”曾媛铁了心要刨根见底,她们终于找到了一张该项目给邻村白前村的付款单,便找到白前村的老会计了解当年征地的来龙去脉。原来在官桥村地块被征用之前,官桥村12位村民就已经签订协议,将土地转让给了白前村,因而这部分土地补偿款被直接打到了白前村的账户上。第二天,曾媛和刘璐约见了当事村民,还原了领款表格和钱款去向错位的事实。看到当年的土地转让协议书原件,老林信服了:“协议书上确实是我父亲的笔迹,事情过去太久我们都忘记了,麻烦你们了。”

    官桥村的明清建筑。

      付出努力收获感动

      处理多起矛盾纠纷后,曾媛总结出一个道理:遇到纠纷,基层干部不能先入为主,更不能把自己和群众对立起来。曾媛讲了两个让她感动的故事。

      6月29日晚11点,联城街道启动防汛一级响应,要求全体干部马上到村。曾媛随手拿了几样生活用品开车赶往村里。“当时,我切身感受到‘逆行’的含义。”暴雨如注,进城的车道上,车辆飞驰,而出城的车道上,目之所及,只有她孤军一人。

      到村后,村干部早已投入战斗。有的帮忙排水,有的在险处值守,有的排查危旧房转移人员。村口的地势稍高,聚集了许多避险的村民,看到曾媛等干部来了,村民们欣喜地向他们招手。还有人大声喊:“大家不要怕,街道和村干部都在,我们一定会安全的。”

      “危难的时刻,干部就是群众的定心丸。”那一刻,曾媛认识到,基层干部这个身份是多么重要。接着,她在水流湍急处拉好警戒线,又赶紧查看道路通行情况。待忙活好一切,回到宿舍已是凌晨3点。

      另一个故事发生在今年2月7日,曾媛和村干部一起走访慰问老党员林金聪。林金聪老人今年86岁,独居在一处矮房中,见有客人来,连忙起身迎接。

      说明来意后,曾媛拿出了红包。“这是一点心意,给您买点年货。”林金聪老人连连摆手:“这钱我不能收,我都这把年纪了,不能做什么事了,怎么可以白拿钱呢?”在村干部的一再劝说下,他才收下红包。

      临走时,曾媛问林金聪老人生活上还有什么困难。“我自己没有什么困难,就希望国家和人民越来越好!”每每回想起老人这句话,曾媛都倍感温暖。

      曾媛向村党组织提交了入党申请书。“想起林金聪老人,想起调解矛盾的经过,想起推进工作的点点滴滴,想起干群齐心防汛的那个晚上……我坚信,申请入党是一件最为光荣正确的事。”

      理清思路聚力发展

      征地推进缓慢、矛盾纠纷多曾是官桥村的扣分项,导致在联城街道季度擂台赛中,成绩总是不理想:第一季度排名倒数第二,第二季度排名倒数第一。新班子上任后,随着矛盾一件件化解,工作有了明显起色,第三季度排名第十,处于中游。

      既要守好稳定关,也要答好发展题。在今年的国情调研报告中,曾媛写到了官桥村集体经济收入结构不合理之处:2020年总收入69.1万元,大部分来自上级补助,多为往年项目补助尾款或一次性奖金,不具备可持续性;经营性收入仅10.6万元,且大头来自生态公益林租金,来源过于单一。

      曾媛带着记者在村里逛了一圈。她介绍,官桥村于2016年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村内尚存清初建造的连片老房子四幢,还保留着“奕气西来”等门刻。村中心的林氏宗祠建于明初,距今有500多年历史,祠堂周边有孝德门、孝悌墙、孝烈墙等,慈孝文化氛围浓厚。这些资源若能加以保护开发,一定能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加之前几任村干部在河道整治、道路提升、景观打造等方面打下的扎实基础,官桥村先后获得了浙江省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省美丽宜居示范村等荣誉,为今后发展农文旅融合提供了条件。

      正因为如此,街道和村“两委”一直在思考,如何利用传统文化资源,促进集体经济发展。目前,招商方案已几易其稿,合作方也洽谈多轮。有了目标,努力就有了方向。“明年国情调研报告选题就定在发展产业、提高集体收入上。”曾媛信心满满。

      记者感言

      到基础好、发展快的示范村任职能够收获成长,到底子薄、矛盾多的后进村任职更能够提升本领。曾媛来到一度排名倒数的官桥村,没有任何抱怨,而是直面挑战、迎难而上。因为她知道“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的道理,自己要想蜕变,必须千锤百炼。

      选调生到村任职,可以有两种态度,一种是作为磨炼意志、增长才干、实现抱负的难得机遇;一种是应付搪塞,混个基层经历。两种态度必然带来两种结果,越是真心实意,越能得到锻炼;越是敷衍了事,越会一事无成。只有像曾媛这样,在农村涉深水、解难题,才能不负脚下土地,不负青春韶华,不负组织培养。

      结对感悟:沉下去是最好的“抗氧化剂” 

      与采访对象能交成朋友,是可遇不可求的。虽然这次见面只有2天,年龄差了9岁,但是不妨碍我和曾媛成为朋友。

      朋友,最基础的就是信任。我和曾媛素未谋面,但一见如故,她跟我讲了很多村里的人和事。曾媛任职的官桥村,不是先进示范村,是街道吊车尾的村,历史遗留问题不少,眼下项目进展也很吃劲。感谢曾媛没有把我当外人,对村里的情况没有遮掩,愿意和我一同分享。她亲历基层的真实,我希望了解基层的真实,在“感受-记录-传播”这个链条上,我们合作默契。曾媛说,在村任职就像大学中的基础学科,基础打牢了,以后回到单位就不会拍脑袋决策。我说,我们这个职业也是,基层走多了,笔下才少一些想当然的东西。

      曾媛第一次入村开会,面对群众提出的问题,她也想逃避;第一次量地,村民本来答应得好好的,结果却放了鸽子;第一次调解矛盾,几位妇女的嗓门比她大,她也想撂挑子……曾媛回忆了她想退却的某些时刻,我也想起了自己工作中遭遇挫折的片断,但我们都在一直坚持着。她深夜入户做工作,笑脸相迎来访者,练就一颗强心脏;我也在一次次批评中,接好情绪的保险丝,找到心安之所。

      我们一致相信,人只有靠自我雕琢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在实践与思考的循环中沉淀下来的精神底色,是女生最好的抗氧化剂。

      当初曾媛大学毕业后参加了国考,也考了选调生。选调生录取之后,她放弃了国考面试的机会,不在两个岗位之间权衡利弊,直奔着选调生、直奔着基层去了。她说,到基层多经历一些,对磨练人有好处。我说,我也是耶,毕业后一心想做记者,了解不同人的生活境况,结果还真的当上了。我们在微信上聊着走出校园后第一个梦想成真的时刻,觉得好幸福啊。(本报记者 周妍) 

    作者:刘世领

      梁正晨坐上郭成明的摩托感受邮递员的不易。

      人物档案

      梁正晨,男,1998年5月出生,黑龙江省克东县人, 中共党员,天津大学仁爱学院毕业,2020年12月通过选调生考试,现任山西省平遥县东泉镇石圐圙村党总支副书记。

      选择10月下旬去山西平遥,与结对的选调生小梁见面,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10月初山西遭遇了特大暴雨,他所在的石圐圙村受灾严重,我得去看看;二是10月13日,村党总支换届选举,梁正晨高票当选副书记,我要当面祝贺他。

      临出发时,小梁叮嘱我,今年第一场寒流袭击晋中,天气特别冷,石圐圙村又在海拔1500米的山上,比县城要冷3—5摄氏度,必须穿羽绒服。进村的山路崎岖不平,因为遭遇暴雨和山洪,公路上不时有滚落的石块,路上我们几次下车搬移,60公里的山路开了一个半小时。

      村口的山坡上,站着一群人,不用问,那个穿森林防火迷彩服的小伙子一定就是梁正晨,中等个头,英俊帅气,皮肤黝黑发亮,一双眼睛炯炯有神。握着他略显粗糙的手,我轻轻对他说:“你辛苦了!”他沉默了一会,出人意外地说:“是的,这一年吃的苦比前22年还要多,但我是贱骨头,一点也不觉得苦,也没有怕过苦,甚至还常常找苦吃。”

      于是,我们的对话从“吃苦”开始。

     

      梁正晨(左一)和记者(左二)一起入户走访。

      以苦为本

      黑龙江克东县城的一个小伙子,怎么会选择来到山西省的山沟沟里?梁正晨说,他此前报考了黑龙江烟草公司,已进入面试阶段,年薪有十五六万元呢。

      在大学入党并当过学生会干部的小梁心中另有抱负,想走出一条不一样的青春之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他的选择得到了父亲的支持:“克东这边冬天太冷了,你到了山西,我们老了也到南方住住!”

      倒是妈妈有点舍不得,小梁对妈妈说,“我小的时候你不是总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吗?吃苦是立业之本、成才之基,我已做好了吃苦准备,绝不会哭着溜回来。”

      小梁说着来之前的这段“插曲”,顺手转给我一篇《当一天乡村邮递员》的驻村日记,记录了他到村不久找苦吃的一段经历。

      石圐圙村孟山片区有位邮递员叫郭成明,是省级劳模,他自1985年接过父亲手中的邮包,36个春夏秋冬奔走在大山里,不知跑坏了多少双鞋,与群众鱼水情深。小梁把郭成明当成偶像,立志一辈子学习他爱岗敬业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一天,郭成明又来到村部送邮件,梁正晨提出要跟在他后面当一天邮递员,顺便进山了解孟山片区花沟和石家坡两个自然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说是两个自然村,实际上只有12户15人,而且多数是留守老人。

      脱贫攻坚期间,孟山片区修了条简易的爬山公路。那天一大早,小梁跨上了郭师傅摩托车的后座,因为爬山公路上没有护栏,刚开始小梁一直担心车子会冲到山沟里。郭成明告诉小梁,现在的路比过去好多了,以前乡亲们进出山村都是人背马驮。“孟山人能吃苦闻名四里八乡,不能吃苦就不能算是孟山人。”

      车子开了四五十分钟,路上的牲畜排泄物逐渐多了起来,也听到了狗叫声,郭师傅说石家坡到了!一条狗冲了过来,后面跟着一个50多岁的男子,名叫张二狗,多远就打招呼:“成明来了,快进屋歇歇。”郭师傅把小梁介绍给张大爷,大爷笑着说,好呀好呀!大爷一个人住村里,以养牛、养猪为生。临别跟小梁说,小日子一年比一年好。

      告别张大爷,来到81岁的留守老人崔秀莲奶奶家,崔奶奶虽然有两个儿女,几年前外出打工,现在都在山下住。崔奶奶不愿走,就在老房里养些家禽,今年还养了两头小猪。言谈中老人难以掩饰对儿孙的牵挂和思念。

      下午两点多,在“最美晋中人”郭成明的老家吃了碗面,又继续往山上走,遇上了每天养护进村道路吃“公家饭”的武大爷、承包村集体土地的两位外村村民和放羊的乡亲……从笑声里感受到了他们对生活的满足。

      日渐黄昏,踏上归程,小梁已经筋疲力尽。“回来的路上我反复想,村里缺少年轻人,自己既然来了,就应该为乡亲们做点什么。”

      以苦为乐

      在村怎么干?“还是要进一步摸清村情,找到符合本村实际的发展之路。”在村党总支书记滑小平的支持下,小梁开始了“白+黑”和“5+2”的调研活动,“白天走看干,晚上读写思”。

      石圐圙村2020年由4个村合并而成,共297户685人,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通过兴办合作社,发展中药材和富硒小米等特色产业,实现了农户和集体的“双增收”,并村第一年实现整村脱贫,今年村集体收入35万元。“现在村里常住人口只有105户165人,留守的且都是年龄较大或身体不好的村民,发展产业缺乏人才和劳动力,防止返贫的压力较大。”梁正晨说。

      出路在哪里?小梁就找老书记王平请教。老书记在地里干活时,他连忙赶去帮忙。老书记跟小梁算起了农家一本账:“搞玉米育种,一亩地可增加收入1000多元;种植小米,一斤可以卖到6元;养殖黑山羊,一头羊的收入在1500元左右……石圐圙发展这些种养产业,不但有资源,而且对劳动力的要求也不高。”

      经过认真调研考证,小梁向村“两委”提出建议,在巩固原有合作社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做到“田不漏白地不荒,家家户户产业旺,杨柳进滩、干果上山”。“我知道,为了调研小梁吃了太多太多的苦,有了思路我们大家就一起努力,把思路变成出路。”滑小平书记说得情真意切。

      村里河滩面积大,适合种杨树,栽活一棵杨树每年有5-10元的收入。滑书记和小梁一起找到村妇女主任崔润英,希望她给大家做个示范,崔润英爽快答应,很快买回了300棵杨树,小梁连续几天帮忙挖塘栽树。短短半年,这片杨树林已渐成风景。

      “找个养猪示范户就没那么容易了。农机专业户来建平有一定经济头脑,我和滑书记鼓励他搞个养猪场,他一听立马回绝,‘投入大、市场变化快、还有突发疾病……’我们知道他是怕风险。经我们一再动员,他答应先搞个小型的试试,今年5月5号养猪场开建,投资20多万元,养的全是黑猪。目前存栏20头,其中5头母猪,收益有四五万。猪场离村部不远,我三天两头往那跑,感觉小猪崽像宠物一样,好可爱。”说着说着,小梁笑了起来。

      以苦为荣

      “快一年了,我和小梁工作、吃住在一起,这孩子真的能吃苦,不像城里娃。”滑小平打心眼里喜欢这个东北来的后生。

      因为疫情,小梁10个月没有回家了,国庆长假,滑书记让他好好休息几天,去平遥县城看看同学。小梁满心欢喜,10月1日冒雨去了城里,但2日雨势逐渐大了起来,晚上镇里的工作群发出公告,说近期有暴雨发生,可能会引发地质灾害,村干部要及时就位,不要擅自离岗。尽管滑书记没有跟小梁说,但小梁3日一大早就赶回了村里。

      9点30分,村干部紧急碰了个头,动员全村党员干部挨家挨户排查,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会议刚散,突然断网断电,防汛形势骤然紧张起来。

      小梁跟在书记后面一户户排查,虽然穿着雨衣和雨靴,全身还是湿透了,大雨中跑了30多公里,此后连续5天几乎天天如此,直到花沟和石家坡的老人全部撤离。

      10月7日,入户排查干部发现石门自然村村民高红红尿结石病复发,疼痛难忍,须尽快送县医院治疗。由于水势过大,山路和村里通往高速的路均无法通行。情急之中,小梁想起武家山上可能有手机信号,他一口气爬上去跟高红红的儿子取得了联系,又和滑书记一起来到村旁的高速公路配电站协调,从那里辟了一条通往高速的应急通道,使老人得到了及时治疗。

      “特大暴雨,导致我们村55户房屋倒塌、78户房屋有不同程度的裂缝及漏水,因及时转移安置35户,全村没有一人伤亡。” 小梁介绍说。

      10月13日,村党总支换届选举如期举行。会后,老党员崔贵祥兴奋地说:“别的咱就不说了,就这次暴雨中小梁的表现,我认可他当咱们村的副书记,这孩子从黑龙江那么远的地方跑来咱们这里,原先我以为他挂个职、镀个金就走了,没想到他这么舍得吃苦,这么拼命地为我们服务。大家伙说是不是?”

      “从任命副书记到当选副书记,我感到无比的自豪和荣光,选举一结束,我就将选举结果告诉了爸妈。”小梁很兴奋。

      因为结对,让我记住了“圐圙”二字的读音、写法和语意,也让我真真切切地见识了一个不怕吃苦的95后男孩。谢谢你,小梁!

为了解福建宁德寿宁县竹管垅乡后洋空巢老人的身心健康、生活环境和政策诉求等,本人深入村庄开展调研。本次调研报告的形成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一是确定调研对象。本次调研,研究对象是村内的空巢老人,即子女长期...[全文]
上洋村地处衢州城郊,浙赣铁路以南,衢化路中段东西两侧,与区专业市场相毗邻,占地面积约1平方公里。全村户籍人口853人,外来人口763人,分上洋和龙背2个自然村,3个网格,4个村民小组。村两委干部5人,党员36人...[全文]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致力于我国乡村振兴发展,明确了要建设产业兴旺、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态宜居的乡村战略任务。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乡村旅游成为了乡村振兴破局的重要引擎。本文通过对六盘水市天生桥...[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