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的选调生是北大研究生
2021-12-10 08:19: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作者:华贤东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韩金韬(右二)在长沙宁乡市考察辣椒产业。

  人物档案:韩金韬,男,1995年生,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公共政策专业硕士毕业,2020年11月考取选调生,现任湖南省浏阳市文家市镇文家市村第一书记。 

  位于湘赣边界的湖南省浏阳市文家市镇文家市村,去年11月来了一位北大研究生韩金韬,担任村书记助理。

  北大研究生当村干部会不会水土不服?到村之后怎样施展拳脚?不但文家市村的村民充满期待,记者也对这位结对对象产生了浓厚兴趣。

  初冬时节,记者来到村里,与村干部、村民聊韩金韬的工作,听韩金韬说村子发生的变化。一年来,韩金韬在基层一线的奋斗轨迹逐渐清晰起来。

  韩金韬(中)和记者一起走访老党员邱易成(右)。

  身份变了—— 

  从书记助理到第一书记 

  浏阳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李斌说,选调生到村任职往往要过“三关”:语言关、村情关和认可关。

  韩金韬也不例外。文家市村是个有着1万多人的大村,村民讲的是客家话、江西话、湖南话混合方言,刚到村,韩金韬听不懂村民的话。

  为了能与村民顺利交流,只要村书记有空,韩金韬就请村书记带他走访入户,学语言、混脸熟。平时,韩金韬总爱向同事请教这样那样的问题,被戏称为“村里的十万个为什么”。狂补语言的压力加之繁杂的基层工作,到村前三个月,韩金韬几乎每天都要工作到凌晨,甚至连着两天不合眼。“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但难度还是超出了想象。”

  韩金韬在村有两位帮带导师,分别是原镇党委书记谢波和现任镇党委书记江敦明。在江敦明看来,“金韬用心、投入、有想法,是渴望挑战的那类人。”考取选调生之前,他曾在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信访局接访科工作过,基层接访的经历,让他对群众的所忧所思所盼有了更深切的了解,也为驻村增添了底气和勇气。

  文家市镇是秋收起义部队的会师地,镇上的“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是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来到红色教育基地,对酷爱研究党史的韩金韬来说,可谓如鱼得水。一次,韩金韬沿着盘山公路散步时,看到路边有一块刻有“文家市大捷遗址”的省级文保单位保护标志牌,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段有待发掘的红色历史。在后来的入户走访中,几乎每次都要和村里的老人聊“文家市大捷”话题,就这样,“文家市大捷”的面纱渐渐被他揭开了。

  “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工作启动后,时任镇党委书记谢波安排韩金韬撰写申报材料,他将“文家市大捷”的最新资料写进其中,经有关领导实地考察,文家市村获得了300万元发展资金。在后续设计中,为凸显“文家市大捷”这一历史事件,建立独立展览馆,韩金韬联系中建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进行规划设计,邀请中国美术学院画家赵天奇创作了多幅“文家市大捷”作品。为更好地协调推进项目,2021年4月底韩金韬由村书记助理改任乡村振兴第一书记。

  韩金韬(左三)与村民商量村庄发展大计。

 

  本领强了——

  从被质疑到“干正事的人”

  “第一书记要在建强党组织、推进强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为民办事服务等方面发力。”接过第一书记这副担子,韩金韬感到肩头沉甸甸的。有村民曾经质疑:“其他村的第一书记经验丰富、人脉通达,我们村的第一书记年纪轻、资历浅,能干好吗?”

  韩金韬深知,消除村民的疑问,最好的办法是努力干出成绩来。随后的日子里,他以“文家市大捷”为抓手,史料不够丰富,就遍访浏阳市党史专家和革命元勋的后代;自己资历浅,就利用担任2020届湖南省选调生联络员的机会,筹办跨地区调研活动,相互学习借鉴。“那段时间,我就像海绵吸水一样,不断充实新知识,结识新朋友。就这样,“文家市大捷”的故事一天天丰富起来,文家市村的发展资源也一点点集聚起来。

  平时待人接物彬彬有礼的韩金韬,也曾当众拍过桌子。原来,韩金韬争取到20万元资金,通过公开招投标,将村里闲置的200平方米老屋改造成集养老服务、儿童之家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中心,但施工第一天就遭到村民阻拦。原因是不少村民都有自己的施工队,以往村里的工程都由他们承建,这次招标,动了他们的奶酪。

  石坪组组长崔海清楚地记得,阻工事件发生后,韩金韬第一时间召集全村党员开会。他在会上说,文家市镇10多年前就是全省第一个财政过亿元的乡镇,如今基础设施还比不过周边乡镇。这个争取来的项目,是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大家有什么理由为了一点点私利而阻挠施工呢?也正是通过这次会议,让崔海对这个年轻人刮目相看,意识到他与别的人“不一样”。“务实求真,有冲劲。一个外地人对村里的事都这么上心,我们哪能小家子气。”

  与崔海一样,越来越多的村民都觉得,韩金韬是“干正事的人”。崔海介绍,村里有219名党员,过去党员开会到场的人不多,现在有时后面还要站两排。“听他讲话,确实能长见识。”

  今年40多岁的崔海,自己经营着花炮、茶油制作等小作坊,一年有近30万元的收入。“当了组长之后,就想为村里多做一点事。”为了发挥党员的积极性,韩金韬在村里推出了“党员接单”制度。群众的诉求在支部会上提出来,党员、预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按照要求接单,同时提供一定的服务补助资金。“这样做,就是树立一个导向,鼓励为民做事,让群众的诉求有解决的渠道。”韩金韬说。

  “村里最大的变化还是教育。”浏阳是著名的花炮之乡,文家市村的村民多数在花炮厂打工,每个月收入6000元左右,许多人觉得读书作用不大,“反正毕业回来还是去花炮厂”。为改变这种状况,韩金韬邀请北京大学的老师和同学来村里办讲座,给孩子们讲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同时,筹建了大学生助学基金,今年全村共有33人考上大学,每个人奖励800元。开学前,韩金韬还和他们好好聊了一回,说感悟、道寄语。

  心态好了——

  从“不服输”到坦然接受遗憾

  回顾在村经历,韩金韬说,遗憾的是,没能完成咱们村的产业转型。

  近年来,花炮产业持续走低,许多小花炮厂或合并或倒闭。在韩金韬看来,发展特色产业迫在眉睫。他相中在浏阳有几百年种植历史的苎麻。“我从湖南农业大学苎麻研究所了解到,该研究所研发的一种饲纤结合苎麻新品种,麻叶和麻根可以用作饲料,蛋白质含量有16%,一亩地的种植收入老品种不到2000元,新品种可提高到7000元左右。”

  但产业转型不是一厢情愿的事。韩金韬站在一条坡路的路口,指着沿街的二三十家店铺说:“我一有空就穿梭于村民开的商铺,宣传新品种苎麻种植,那段时间就像一个推销员,好多老板见到我都烦。”

  后来,韩金韬的想法,得到了村干部和致富带头人的支持。但苎麻是经济作物,不能在基本农田里种植,他想到流转其他村的土地,发展“飞地经济”,但对方要价200万元,这件事就这样拖了下来,“相当于临门一脚时掉了链子。”韩金韬说。

  韩金韬失落,镇党委书记江敦明看在眼里。曾在深圳、厦门、长沙等地多个企业摸爬滚打过的江敦明,对韩金韬探路受挫感同身受,仿佛“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作为帮带导师,江敦明知道韩金韬不服输的性格,推心置腹地告诉他,在基层工作要能够坦然接受遗憾,甚至失败,做好事办实事也需要时间和机遇。

  村里老党员邱易成与记者交谈时,对韩金韬的努力和付出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是外地人,来到村里时间不长,解决了不少遗留问题,一心想带着村民过好日子。”他建议韩金韬,想办法、做决策要多听听不同的意见,那样考虑问题会更加周到些。还要明白“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的道理,一个人没法做所有的工作,要学会找帮手、培养人……

  在韩金韬看来,老党员邱易成的话既是叮嘱,也是忠告。“基层工作不同于爬楼梯,一下子就能上去,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积累过程。”

  结对感悟:接受了一次能量“辐射” 

  看到关于自己的报道见报后,与我结对的湖南选调生韩金韬给我写了一段感言:“这是我人生第一次接受专访,有所期待,也难免紧张。”他担心自己眼中村庄发生的变化,在别人看来是一种“自嗨”。

  驻村一年,韩金韬确实做成了一些事,比如发掘村里的“红色故事”、推行“党员接单制度”等,也有些想做却没有做成的事,比如,发展新品种苎麻种植。他毫不掩饰地告诉我,遗憾贯穿于驻村工作始终。

  在村里,难免会碰上“急难险重”之事。在我看来,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有两把刷子,要求一个20岁出头的年轻人游刃有余不太现实。但韩金韬告诉我,成长不是理所当然,要跌跤、要吃苦,要懂得每一只不随风而去的风筝,都有脚踩泥土的人在牵引。

  韩金韬今年26岁,比我还小一岁。可他却以超乎年龄的成熟,挑起了带领数千村民奔向幸福生活的担子,明白了遇事慎之又慎的道理。与他相处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我也接受了能量辐射,懂得面对众多读者,下笔重千钧、起落需有情的道理。

  理性、务实、有冲劲,是韩金韬的新标签。他渐渐意识到,靠事实说话是基层动员群众最有效的方法。

  面对工作中的不顺和观念的撞击,他始终保持定力和韧劲。因为他知道,放弃很容易,逃避也没有门槛,“急难险重”的破解之策,往往就藏在与村民打交道的每一件事、每一句话里,只要自己一直坚持,咬咬牙挺住,就会柳暗花明。于是,他努力理解、接受基层现实,对暂时解决不了的问题,静待时机成熟。

  一次短暂的结对采访,让我看到了自身的盲点,“这是一次难得的人生体验,于成长大有裨益。”(本报记者 华贤东)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