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问题清单变成幸福清单
2025-10-21 11:20:00  来源:乡村干部报网  作者:白珊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达来胡硕村的草绿了又黄,霍林河的冰封了又开。作为选调生,我来到内蒙古通辽市霍林郭勒市达来胡硕苏木达来胡硕村,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一年了。

  初到达来胡硕村,第一个挑战是怎么“张嘴说话”。村里的河东廉租楼片区,住的大多是六七十岁的老人家。记得第一次上门讲“经济困难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时,我捧着文件,一字一句念得认真,大爷大娘们也听得“认真”,直到一位大娘拉着我袖子,小声说:“孩子,你说的这些,大娘听不太明白呀……”我才恍然大悟:老人家分不清那些补贴标准,记不住复杂的申请流程,更别说用手机操作了。

  白珊(右)宣传惠农政策。张小霞 摄

  从那以后,我收起那些“根据文件精神”“按照相关规定”,学着把政策“翻译”成家常话,跟着村干部走家串户,帮老人做低保认证,听他们唠家里的难处、身体的毛病。讲“什么时候领钱”,不如说“下个月15号,钱就打到折子上”;讲“线上办理流程”,不如直接帮他们在手机上点“确认”。半年过去,当我再走进楼道,能熟练地用家常话和大爷大娘们唠明白今年的补贴咋申、啥时候发,我忽然明白,打通交流关的不仅是技巧,是心贴心的诚意。

  河东廉租楼片区那个小小的广场是老人们唯一的休闲娱乐场地。下雨天,广场就会积水,好几天都干不了,老人们没地方可去,有些座椅也是锈迹斑斑,没法让村民们歇脚聊天。这些点点滴滴,在我们心里沉甸甸的。小广场磨损的不仅是设施,更是街坊邻里的生活质量与归属感。于是,我们下定决心,不能修修补补,要彻底地“动一次大手术”。

  我们联合网格员,组织了多次“广场对话”:搬几个小马扎,和居民们坐在一起,问他们“最盼啥”“最烦啥”。在大家的轮番发言中,思路渐渐清晰了:安全是底线,得把积水问题解决好,把舞台加固好;舒适是刚需,得有个遮阳挡雨的地方,椅子得换结实耐用的;氛围是关键,不能总“干坐”着,得有点动静,放个电影、搞个晚会,得有个像样的音响和投影。

  我们把收集来的这些原始诉求一条条梳理好,连同现场拍的照片,形成了一份沉甸甸的调研报告,向上级部门积极争取。最终,“一事一议”项目资金46.5万元顺利落地。居民们关心的问题得到一一解决。这个过程,让我们深深体会到,“民呼我应”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把办公桌搬到广场上,把群众的问题清单变为我们的履职清单,变成村民们的幸福清单。

  一棵树能枝繁叶茂,是因为它将根系深深扎入地下。那些看不见的根须,在岩石缝隙中汲取养分,在看不见的地下编织出一张支撑成长的网络。如今,当我熟练地喊出村里叔叔大娘的名字,当他们亲切地招呼我进门坐坐时,我真正理解了“向下扎根,向上成长”的意义。

责编:尹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