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豫西南大地上的一个小村庄——河南省社旗县朱集镇袁老庄村。曾经的它,产业薄弱、基础设施落后;如今的它,梨香满园、道路宽阔。变化背后离不开一位扎根基层的“领路人”——驻村第一书记姚铮。
2024年5月,姚铮接过“接力棒”,成为中国通号集团派驻袁老庄村的第三任第一书记。入村后,姚铮以支部标准化建设为抓手,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值班坐班等一系列制度,严格依照“四议两公开”程序进行科学决策和规范办事,确保支部工作有章可循。
姚铮在直播带货。(受访者供图)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姚铮在日常工作中用“向我看齐”凝聚力量,在急难险重、防汛救灾的危急关头,他经常和村“两委”班子冲锋在前,分班24小时在村内巡逻查看,挨家挨户走访问需,帮助群众排忧解困、恢复生产。
姚铮争取帮扶资金 70 万元,改扩建党群服务中心,目前工程即将竣工。他协调集团内基层党支部与袁老庄村结对共建,实现了企业党建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共进。他还带领村干部,“走出去”取经,“请进来”赋能,党员干部本领持续提升。
乡村振兴,关键在产业。姚铮带领村“两委”跑遍田间地头,最终选定“黄金梨”“秋月梨”作为富民产业,引入集团帮扶资金30万元,引导村党支部成立了“众果通”梨树种植农业合作社,采取“村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黄金梨种植示范基地60亩,村集体增收10万余元。
同时,他争取集团帮扶资金12万元,联合大冯营镇张腰庄村、桥头镇姚营村等其它4个省市帮扶单位定点帮扶村各投入12万元,成立了社旗县社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组织当地农副产品加工、销售,预计每年每村可增加8万到15万元收入。
2024年秋,姚铮组织集团集中采购村里生产的黄金梨超8万斤,帮助本村农户解决了黄金梨销售不畅的问题。2025年春节期间,他组织集团公司通过村集体参股企业“社农公司”平台,采购全县农产品140余万元。“接下来,我将继续聚焦能够切实实现‘自我造血’的产业项目,帮助袁老庄村完善自我造血功能,让乡亲们从田间看到希望、从村头看到未来,日子越过越红火!”姚铮说。
村容村貌的“颜值”提升,是姚铮心头的另一件大事。入村后,姚铮注重基础设施建设,2024年筹资50万元对村南环道路及路边环境进行综合改造,2025年又筹资50万元对袁湾自然村道路进行了硬化。修补路基硬化千余平,建设健身广场一座,治理坑塘一座,种植绿植3000余株,村组道路全面实现硬化……
去年7月中旬,社旗县遭受前所未遇罕见的洪涝灾害,中国通号集团公司第一时间为社旗县提供了价值近15万元的救援物资,捐资50万元用于灾后重建,并划拨12.8万元教育基金,资助30余名因灾面临入学困难的家庭。针对袁老庄村实际受灾情况,姚铮积极协调救援物资及时到位,争取房屋修缮资金6万元,帮助村内受灾群众恢复生产生活。今年夏季,袁老庄村又遭遇旱情,姚铮协调集团专项帮扶资金18万元用于机井建设。
从央企干部到“村里人”,姚铮把初心写在泥土里,把担当刻在百姓心头。在袁老庄村的沃野上,他的故事,正和那些茁壮成长的梨树一样,绽放出最美的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