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戈壁滩上“沙海生金”的青春答卷
2025-07-08 09:37:00  来源:乡村干部报网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2023年9月,我来到甘肃省民勤县西渠镇首好村担任村主任助理。民勤县地处甘肃河西走廊东北部,与内蒙古接壤,东西北三面被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包围,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它长期面临风沙的威胁。这片镶嵌在沙漠夹缝中的绿洲,其存续本身就是一场与风沙旷日持久的抗争。

  初到村子,迎接我的便是一场现实的“下马威”。沙尘暴裹挟着黄沙席卷而来,将村民种植的尾茬蜜瓜、茴香等农作物吹得七零八落,数亩农田减产减收。微信群里,受灾村民心急如焚地追问对策。老书记将统计灾情的任务交给了我。可是作为初来乍到的年轻干部,我连受损农作物的具体位置都不了解。面对此起彼伏的焦虑质问,我握着记录本的手微微发抖,那个狂风呼啸的夜晚,我裹紧衣服,打着手电、顶着漫天飞沙扑向田地,沙砾打得脸颊生疼,终于在凌晨完成勘察。看着深夜仍在田地里奋力抢收的村民身影,我不禁眼眶泛红:这些坚守在风沙线上辛苦耕耘的乡亲,实在不易!

  深入村子,浓郁的“乡土气”成为我最温暖的陪伴。随着我和村民渐渐熟络起来,开小卖部的高大爷总会在饭点热情地招呼,邀我一起搭伙吃饭;乡村邮递员习师傅碰到我,总要吆喝几句农村电商的新优惠,托我给乡亲们宣传;村医吴大夫入户问诊时,也总乐意喊我过去搭把手,一起了解户情。每当工作遇到瓶颈,我便喜欢下队入户,围坐在热乎的炕头唠家常,听村民用大嗓门讲农地节水的巧路子、沙地治沙的老经验、作物防旱的土办法……这些藏在乡音里的真知灼见,常令我的思路豁然开朗。这些带着乡土气的温暖,渐渐融化了我初来乍到的局促,也让我真正触摸到乡村最鲜活的脉搏。

  扎根愈深,土地回馈的“丰收香”便愈显珍贵。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和认识水平的提升,我渐渐融入了这片沙漠边缘的热土。农闲时节,我和公益岗的村民躬身戈壁滩,将一株株梭梭树种在戈壁滩,用麦草精心编织方格,筑起抵御风沙的绿色屏障。农忙时分,我随第一书记穿梭于田间地头,帮村民采收蜜瓜,联系销路,让丰收的甜蜜走向全国。冬去春来,看着冬天荒芜的沙地在春风中泛出新绿,小小的绿苗在盛夏长成沉甸甸的金色果实,在一次次丰收的欢笑声里,我终于掂量出“丰收香”沉甸甸的分量。一辈子与风沙抗争、从土里掘金的乡亲们让我懂得:纵使环境再恶劣、条件再困难,只要心怀热忱、不懈奋斗,所有的付出终将生根发芽,荒漠之地也能沙海生金,坚守的梦想必将在汗水中结出硕果。

  张天博

  张天博(左)和村民查看沙漠植被生长情况。王明义 摄

责编:姜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