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口荒塘变身“聚宝盆”
2025-08-22 15:47:00  来源:乡村干部报网  作者:本报记者 周晶 通讯员 陈婧怡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云南省勐海县勐宋乡三迈村回散咪村民小组的塘边,“乡野院落”农家乐里的笑声顺着水波荡漾开。这片波光粼粼的景观,曾是七口散落寨中杂草丛生的废弃鱼塘。从村民“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到村级集体经济增收的“聚宝盆”,回散咪小组用一场“聚小成大”的实践,让沉寂的资源活了起来。

  星罗棋布散布在田间地头的小鱼塘,曾是回散咪小组最具特色的乡村景观,却因面积小、分布散、难管理,渐渐成了没人管的荒塘。更让人惋惜的是,村民小组紧邻原雀咖啡庄园、勐宋鳄鱼谷、施翔宁烈士纪念碑等文旅资源,却始终没能找到串联致富的门路,村级集体经济一度“空白”。

  “要让死水变活水,就得把散珠子串成项链。”回散咪村民小组党支部书记、组长龙联亿的话,让大伙打开了思路。党员群众专程赴上海等地取经,对照自家资源反复琢磨。最终,一条清晰的路径浮现:以茶咖产业为根基,把七口鱼塘整合起来,打造特色景观,再串联周边文旅点,走农文旅融合的路子。

  “山沟沟里搞旅游,谁来?”整合计划刚提出,就迎来部分村民的反对。

  “当年修路也吵,最后路通了!”老党员当罗指着不远处连通村寨的水泥路:“那会儿谁说得清路能带来啥?现在呢?拉货方便、孩子上学也快,龙书记想事长远,这鱼塘整合的事,信得过!”思路一定,大伙说干就干。2024年7月,鱼塘串联工程正式启动,党员们带头进淤泥塘清淤除杂,泥点子溅满衣裤也不停歇。村民们看着热火朝天的场面,从围观到动容,陆续扛着锄头加入。七口荒塘在众人手中连通,一条“鱼塘景观链”,悄然在村寨间舒展成画卷。

  趁热打铁,回散咪村民小组党支部整合“沪滇协作”项目资金,发动村民投工投劳,7.6亩的“乡野院落”农家乐落成迎客,与周边的景观资源串成线。村民小组还开通了“回散咪哈尼族村寨乡村一日游”精品线路,游客不仅可以体验竹竿舞、舂糍粑、画彩蛋等哈尼族民族文化,还可以体验采茶炒茶和环线观光徒步。从此回散咪村民小组吃上了“旅游饭”。

  2024年11月开始运营,“乡野院落”农家乐试水4个月接待游客超1500人次,村民小组集体经济增收2万多元,鱼塘垂钓、土特产销售等新业态跟着火起来。2025年春节期间,单是鱼塘相关项目就为集体增收7万元。更让村民乐的是,23个家门口的岗位让大家既能顾家又能挣钱,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如今,七口塘的水波里,映照着的不仅是游客的笑脸,更是回散咪小组乡村振兴的鲜活图景。这汪“活水”,正带着村寨奔向更美的未来。

  废弃鱼塘改造后的“乡野院落”农家乐。(勐海县委组织部供图)

责编:乡村干部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