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到村”到“驻村”
2025-10-23 10:03:00  来源:乡村干部报网  作者:巨淑英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我在村里应该学会什么?我又能为村里留下什么?两年前,到青海省互助县哈拉直沟乡白崖村担任党支部书记助理前,我常常自问。

  两年时间里,我认识到,村里没有那么多轰轰烈烈的大事,俯身田野,脚踏实地,能为村民添几分暖意,为村庄的发展出谋划策,是对乡村全面振兴最实在的回应。

  巨淑英(左一)在为村民们宣讲政策。受访者 供图

  村民们最喜欢热闹的节日氛围,刚刚过去的国庆节,我和村书记商量举办了一场节庆活动。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怕老人们不知道,也怕他们不好意思来,于是便跟着书记踩着泥泞的田埂挨家敲门。

  掀开门帘时,有的老人正对着空院子发呆,有的正眯着眼缝补旧衣裳。独居的陈奶奶拉着我的手,掌心的老茧蹭得我指尖发暖:“丫头,我这把年纪早不盼啥热闹了,你们还能想着我……”她的声音发颤,我也红了眼。

  活动当天的村委会广场热闹非凡。天刚亮,村干部们就扛着梯子来挂横幅,村支部书记蹲在地上搭熬饭的大铁锅,烟筒里冒出的白烟裹在雾气里面飘得老远。孙婶刚说一句“菜板不够用”,温大妈转身就往家跑,回来时,怀里揣着自家菜板。

  老人们陆陆续续来了,签到时递过去的小贴纸,他们攥在手里摸了又摸,有的贴在衣襟上,有的小心翼翼粘在脸颊旁。想起老人们腿脚不便,我们悄悄把套圈的距离缩短了半米,这不是方案上写好的流程,却是能让他们多一分开心的小秘密。

  锣鼓声一响,老人们立刻坐直了身子。我看见84岁的殷生甫爷爷举着手机,手颤得厉害,屏幕都快贴到脸上了。“丫头,我想录下来发给孙子看,”他笑着,眼角的皱纹挤在一起,“他们在城里忙,我怕打电话打扰,让他们看看我今天多开心……”

  唱《映山红》的时候,几位头发花白的老人跟着轻轻哼,声音不大,却像带着光,我忽然懂了,这场活动不仅是过节,而是让老人有话题跟儿子孙女们“说说话”,让藏在心底的思念有个去处,晚年的日子能多些亮堂。

  拍照环节的背景布,我特意选了红色和印着天安门的两款。殷万林爷爷一看见天安门,立刻直了直腰:“丫头,我是老党员,我要拍这个,我要跟毛主席合影。”他站在背景布前,手不自觉地贴在裤缝上,像当年宣誓时那样认真。李爷爷起初有些拘谨,站在镜头前手足无措。“爷爷,笑一笑呀,”我凑过去说,“这照片要装了框送您回家呢。”他愣了愣,忽然咧开嘴笑了,豁着的牙露出来,皱纹里都裹着暖意。

  让老人安享晚年,让孩子笑着长大,让每一个生活在这里的人,都能感受到被爱着。在村工作,不能忘了村民的精神世界,

  今年,我跟乡镇党委书记申请担任驻村工作队队员,继续在村里发光发热,我想把青春的脚印留在这片土地上,也把村民的温暖藏在心里。

责编:尹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