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踢踏”滚滚来
2024-04-24 17:08:00  来源:乡村干部报网  作者:周桐淦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时值春分,正在住地早餐,忽然听到溱湖湿地景区的湖边有节奏地敲响了铜锣,传来“嗨、嗨、嗨、嗨”的号子声……餐毕,循声找去,只见身穿红色马夹的选手们,正人手一支竹篙,分列在十几条船上待命出发。

  一打听,这是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区级机关参加今年会船节表演和比赛的赛前训练。

  会船节是清明时节溱潼地区特有的一场水上集会,有说是为了纪念岳飞抗金,有说起源于戚继光抗倭,还有的认为是当地祭扫祖先形成的一种民间习俗。总之,不管哪种说法,都与祭拜先人和水上竞赛有关。1978年之前,水乡溱潼的民居以河湖港汊划分而成自然村落,村民居住集中,坟地也大致以村为单位,选择远离村庄的高地为公墓。清明扫墓,每个家族的男人,集中撑船去坟地祭祖,水乡青年生性豪爽好斗,春风荡漾的湖面上,这个家族的遇上那个家族的,张垛的遇上李庄的,不用扯旗鸣哨,船儿就会在水上飞一般地较量起来。久而久之,清明次日,就形成了规模盛大的溱潼会船节。溱潼会船节的最大特点是用竹篙撑船,前人曾留下诗句:“专练会船架竹篙/一声锣响滚银涛/各争胜负分前后/不亚金焦训水操。”鼎盛时期,创下过千条赛船、两三万“运动员”、十几万观众的纪录。因为其历史悠久,因为其民俗纯厚,因为其文化独特,溱潼会船节和广西山歌节、四川火把节、哈尔滨冰雪节一起,被列为全国十大风情旅游节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年一度的会船节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世界最大的“水上农民庙会”。

  既是“水上农民庙会”,又怎么会引来区级机关工作人员参加呢?

  原来,新时期的里下河变了。在保持原先河网湿地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村和村路通了,镇和镇相连了,盐靖高速、启扬高速、宁启铁路、沿江铁路,将历史上的孤岛溱潼“网格化”起来。路通了,镇富了,人“跑”了,每年的会船节,留守的老农民越来越老,参加的小农民越来越少。而区里制定的“工业强区、教育立区、旅游兴区”发展方略,溱潼会船节是旅游兴区中的龙头,区领导们急了,区级机关的干部们兴致来了。于是,今年的会船节将有2800多名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组成100条船参赛,选手年龄全部在45岁以下。这一举措不仅让非遗项目溱潼会船节的传承落到实处,还让“步调一致向前进,躬身实干争头名”时代精神的实践有了具体体现。更具意义的是,从纪念岳飞抗金算起,900岁的溱潼会船赋进了新的内容。

  我在岸边拉住准备上船的小伙子潘昌惠聊了起来。他是区财政局参赛队的,1988年生,兴化人,十来岁时在外公家就学会了撑船,“重操旧业”,训练了6次,就得心应手了。今天继续“试水”,他说感到兴奋,感到又回到了童年。站在小潘旁边的何天豪,也是财政局队的,1998年生,东北一所大学毕业后来姜堰工作刚两年。他说自己从上船站立不稳、到现在稳步船头,从不知如何操篙、到明白了头篙梢篙的重要,学会了靠船下篙、一锣一篙、锣响篙下、篙篙相应……天豪越说越自豪:“有一种跳集体舞的感觉!”

  “集体舞”?我心头一震,不由想起2014年夏天在芬兰游轮上的一次踢踏舞体验。节奏,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脉动,节奏引领下,那天我们整个甲板上的游人都踢踏起来,舞之蹈之起来。

  没想到,小何这样的90后心目中的溱潼会船节,也成了一幕盛大的水上集体舞或水上踢踏舞。小潘、小何那条船上,船舷两边各站立12名篙手,锣手居中,舵手殿后,锣响篙起,24条三米竹篙,像排剑一样戳向蓝天,齐上齐下,赛船快艇般犁开波浪,直向宽阔水面上的终点目标穿去。

责编:乡村干部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