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四合,外面很热。贾小琴走出河西村电商直播基地。这位山西省高平市河西镇河西村的乡村运营师,履职刚3个月。
“电商直播是做好土特产文章的新赛道。”在基地的墙绘下,她与河西村党总支部书记刘长清盘点当天的流量和销售额。
在高平市,像贾小琴这样的乡村运营师共有5位。
2024年,高平市在全国广发“英雄帖”,在山西全省率先公开招募乡村运营师,鼓励“一懂两爱”型的“乡村CEO”和具有市场化、专业化、公司化思维的“职业经理人”奔赴乡村。
2025年,经过层层选拔,5名佼佼者从80多位应征者中脱颖而出,走上了运营乡村的新赛道。
首先,要盘活手里的资源,这是5位乡村运营师共同的认知。
过去,米山镇勾要村“两委”班子看着村里的闲置土地直犯愁,乡村运营师米江涛来村后带来了改变。米江涛首先打造了“一方心田”农场试验田项目,从项目测绘定点,到图纸设计手绘,再到施工指导,乃至每一块标识牌加工制作,米江涛都亲力亲为,间接为村集体节省了2万多元的设计费。现在,项目正在建设中,包括农耕体验、乡村研学、亲子互动等。
乡村运营师贾小琴策划北诗午村“午福纳吉”庙会,依托村内250年古槐树及明代庙宇,复原传统祈福仪式,打造沉浸式民俗体验,让游客感受“根在老槐树下,心系故土庙前”的乡愁记忆。3天时间,就吸引近万人前来打卡。贾小琴还和村书记苗素青携手创新举办“点亮乡村行·夜嗨北诗午”活动,“点亮”了乡村夜经济,聚拢起人间烟火气。
米山镇吴村村乡村运营师郭育亭帮助村里成立了强村公司,即高平市五匠六坊商贸有限公司,以市场化手段挖掘当地“五匠六坊”非遗手工技艺,开展非遗研学、百家晚宴、篝火晚会等,把非遗变成产品。
其次,把产品稳定卖出去、卖上好价钱,才是真本事。
马村镇金章背村乡村运营师陈佳强入职以来,奔波于高平市几十个村庄,找到了优质农产品,并帮助注册商标,帮助产品质量认证直至符合商超上架标准。此外,他对接晋城市扶贫馆、乡村e镇直播基地、太行云集特产店、神利便利等20多家商超或销售渠道,上架北诗午村核桃油、金章背村石磨面粉、伯方村贝贝南瓜、东周村红薯粉条等,刚开始运营个把星期就销售了5万元。
“有运营师帮我们找销路,村里发展产业的信心更足了。”金章背村党支部书记侯苏军说。
贾小琴依托河西村作为万里茶道历史驿站的深厚基因,首提“商驿·河西”IP,开创“乡村运营师主理+完全市场化运作”模式。2025年“千年商驿·烟火河西”主题农产品展销会单日吸引超万人次,带动商户销售额突破3万元,成功实现以IP品牌打造驱动创收引擎。
乡村运营师,也不全是做赚钱的事儿,“不赚钱”的公益,他们也关注。
“办一个乡村大食堂,让村里的老人每天都能吃上热乎饭,把村子的人心凝聚起来,干工作才更有底气。”南城街街道下韩村党支部书记焦红俊与乡村运营师郭洋帆的想法不谋而合。运营师写方案、做设计、搞宣传,村书记找场地、购物资、保后勤,大家共同努力,乡村大食堂建成,7月15日营业第一天,下韩村百余位老人捧着饭碗喜笑颜开。
短短3个月,5名乡村运营师不负众望,不断“输出”金点子、新创意,帮助相关村赢得发展新空间。
高平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表示,高平坚持“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新理念,探索通过“153”模式,发展壮大乡村运营师队伍,推动村集体经济上台阶。“5位运营师入职后,我们为他们开设培训班,带他们去长三角参加现场培训,提升运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