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长高收入高,果农生活更“莓”好
2023-02-02 09:37:00  来源:乡村干部报网  作者:倪敏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从沪宁高速江苏句容边城道口下来,拐上S122省道,路两侧大红“外袍”的草莓摊绵延数百米、采摘的游客挤满大棚……自年二十八以来,有“中国草莓之乡”美誉的句容白兔,天天上演这样的“丰景”。

  正月初六上午,春节假期临近尾声,户外零下5度,记者沿田埂挨个大棚寻找主人,听到一声声“微信到账100元,微信到账120元……”撩开帘子,种植户刘国风正麻利地着除草,手机响个不停。

  “现在是最忙的时候,一刻不得歇。越忙越高兴,多辛苦都值得。”刘国风开心地说。

  说话间,抬头看见路边一辆无锡牌照的车停过来,下地、摘果、称重、装盒、扫码,不到半小时,买走近600元草莓。

  60岁出头的刘国风和丈夫倪学勤,经营的这家春之叶家庭农场地段不错,位于白兔镇倪塘村村东头第一个岔路口,目前有四个大棚处于草莓丰收季。

  在大棚入口,“党员中心户”红艳艳的招牌立在田埂上,棚子上还挂着莓农倪学勤的笑脸照、手机号、二维码,以及一块“服务至上 真心做事”的承诺牌。记者看到,马路上不少私家车由远及近,靠边下车后入棚采摘草莓。

  倪学勤夫妇不止打理草莓,夏秋还要忙好几亩地的葡萄。夫妻俩各有分工,倪学勤负责对接销售,给超市以及网上大客户送货上门,刘国风留在地头种植、管理,负责运营采摘。人勤春早,为了把前几年疫情耽误的钱挣回来,两口子就住在地头的简易平房,家里的小洋楼这个春节没住一天。

  作为勇于尝鲜的示范户,刘国风去年尝试了超高垄种植模式,她家的草莓现在长得比别人家更高,方便游客们采摘时伸手可及。

  “我们这边家家户户,采摘一斤三十五元,不愁卖的。”站在大棚里,聊起自己的收成,刘国风脸上堆满了笑。

  周围的种植户告诉记者,刘国风夫妻是村上的能人,养鱼养鸭种葡萄,20多年来,一直跟着党的政策走,哪样好挣钱种哪样,不嫌苦不嫌累。4年前,刘国风的女儿敏锐观察到草莓市场好,在她的建议下,刘国风承包土地种起了草莓。

  “特别忙的时候,雇2、3个人,一天给几百块工资。”刘国风告诉记者,在市里工作的女儿、儿子也常主动回来帮忙,“我还劝儿子回来种草莓呢。”

  她算了一笔账,儿子在市里做餐饮生意,投资上百万,店里除了厨师还要雇5 、6个人,这几年连年受疫情影响,收入少开销大,还不如回来搞农业。“还不如跟我种草莓,苦不怕,挣钱是真挣钱。”

  不仅刘国风一家因为草莓日子越过越好,沿着S122一路向东,知名的王柏生草莓园、全国劳模纪荣喜草莓基地,万山红遍果园……几乎每隔5、6米,便有外地牌照的私家车停在路边采购,男女老少钻进大棚,草莓特有的甜香弥漫在新春的田野上。一盆盆、一箱箱,被搬入后备箱的红艳草莓,映照着白兔镇农民的好年景。

  “预计果农普遍收入比去年要高一倍不止,少的一天挣3000多元,多的上万元。”这几天,镇江市草莓协会会长唐山远也没闲着,和倪塘村村党总支书徐华,随机选择草莓种植户跑了一圈。徐华也表示,马上气温回暖,还有一波销售热潮。

  这两年,白兔镇的草莓大户们在上级党委布局下,根据省农科院专家的指点,陆续推广超高垅种植。唐山远建议徐华在倪塘村更多家庭农场推广。

  何为超高垅?唐老师解释说,就是利用塑料扣板、石棉瓦、废旧板材等搭建栽培槽形成超高垄,然后将土壤、基质或两者混合物装填进栽培槽内,进行草莓栽培。既可免去种植户弯腰劳作,也能使采摘草莓更轻松。以春之叶农场为例,如果高架栽培,一亩地没个8、9万元起不来,超高垅种植,成本不过万把元。

  相应的,采摘收入也上浮,草莓价格今年比往年普遍贵5元一斤,依然供不应求,“村书记不光组织技术人员传帮带,还经常主动替我们联系大客户,3斤150元,这个春节卖得很好。”刘国风笑着夸徐华书记“领头雁”领得好,“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也要感谢赵亚夫赵老,是他带领白兔镇农户走上了草莓产业发展之路。”

  如今,白兔镇草莓种植面积已达5000亩,亩均效益达5万元左右。“我们草莓的品种从明宝一个发展到10多个,包括红颜、白雪公主、妙香7号等优质品种,远销上海、深圳、北京等城市。”唐山远为小草莓带出的致富大产业自豪。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草莓长高收入高,这小小“红果”,让白兔镇百姓生活越来越红火。

  记者(右一)在超高垅草莓大棚里采访种植户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