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榜样特别策划丨回访第25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索南杰布:实干铺就增收路
2025-04-25 10:06: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编者按

  火红的5月,绽放的不只是花朵,还有耀眼的青春。在5月,青年是当之无愧的主角。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一年。自2021年“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至今,一批批年轻的乡村干部响应时代召唤,挺膺担当,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了澎湃的青春力量。

  田间地头已成为年轻“头雁”们施展抱负的广阔舞台。2021年至今,共有12名乡村干部光荣跻身“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榜单,成为广大青年争相学习的榜样。他们是村党组织书记、驻村第一书记、乡镇干部,翻开他们的履职“成绩单”,有的是乡村产业发展的开拓者,有的是服务群众的贴心人,有的是基层治理的创新者……他们用青春和汗水在广袤田野上勾勒出一幅幅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的振兴画卷。

  近日,记者回访2021年以来“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中的部分乡村干部,探寻青年榜样们的奋斗轨迹,揭示乡村振兴需要怎样的“青力量”。

  策划 陈炳山 许露露

  统筹 许露露

  实干铺就增收路

索南杰布

  榜样档案

  第25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索南杰布(藏族)

  西藏自治区那曲市聂荣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县政协党组副书记

  获奖时任西藏自治区那曲市班戈县保吉乡党委书记

  “您身体怎么样,血压多少?”“还没到夏天,高一些,200,您呢?”4月21日,索南杰布和西藏那曲市班戈县保吉乡群众旦央在微信上互相问候。

  “黑山羊今年长得好,分红不会少。”上一条,是保吉乡热她村党支部书记贡日回应索南杰布的挂念。

  2015年到2021年担任保吉乡党委书记的索南杰布,在保吉乡有太多挂念的人和事。2015年8月,带着使命与担当,索南杰布奔赴海拔4800米的保吉乡任乡党委书记。当时全乡550户中,贫困户就有183户,他感觉自己“有很多很多事情要做”。

  一个个日日夜夜,一步步砥砺前行。索南杰布花了3个月走遍了保吉乡的每一户人家,这里地广人稀,一户与另一户之间,开车常常要一小时。每到一户,他都认真倾听、详细记录,为每户量身定制帮扶方案。

  群众能否脱贫,关键在于党支部。他大胆创新,开展“帐篷党课”和“马背宣讲”活动,用藏汉双语深入浅出地讲政策,让党的声音传遍牧区的每一个角落。建立“三培双带”制度,即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索南杰布负责包村的扎嘎村海拔5200米,当时村里的贫困户索朗玉杰妻子常年患病,还有2个孩子要养。索南杰布将他列为自己的帮扶对象,协调县乡医疗团队进村义诊,定期上门送医送药。他还和村干部商议,在村里成立手工编织合作社,索朗玉杰的妻子进了合作社干活,在家门口有了一份收入。

  索朗玉杰家牲畜少,索南杰布安排他参加修车技能培训,并为他争取小额信贷2万元,帮他在保吉乡开了一间汽修店。索朗玉杰很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门店,回头客越来越多。索南杰布说,自己在保吉乡工作的几年,努力推动劳务输出,带动就业1611人次。

  要想富,还得靠产业。索南杰布抓住畜牧业这个关键,大力推动“党支部+基地+合作社+产业项目+贫困户”,现在,全乡有8个专业合作社,包括牦牛养殖、畜产品加工、手工艺营销等,创造了216个就业岗位。

  回头看,他认为帮助农户增收最重要的一是要根据资源资产实际去办事,二是懂得创新和变通。“早些年,我们全力完善水、电、路、通信等乡村基础设施,为发展筑牢根基,同时积极探索多元产业,开辟增收新路径。如今,推动产业提质增效、拓宽群众就业渠道成为工作重心。尽管前路挑战重重,但我们将迎难而上,向着更高目标迈进。”本报记者 周静文 通讯员 李世强 实习生 周霞瑛 潘子怡

责编:马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