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新疆沙雅县盖孜库木乡治沙指挥部,32岁的技术员阿依夏木古丽·吐尔洪在操作智慧治沙平台。屏幕上,土壤湿度、风速、植被覆盖率等数据实时跳动,200多个监测点织成智能网络。“通过大数据分析,我们能精准调度滴灌系统,节水率提升40%。”她说,中国林科院专家团队常驻一线,37项科研成果在这里转化,比如肉苁蓉接种技术改良后亩产提高了25%。
为巩固治沙成果,沙雅县聚焦国家荒漠化综合治理“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工程,靶向定制人才,以人才振兴带动乡村振兴。为此,沙雅县引进中国林科院、新疆农业大学的专家、教授,以及新疆医科大学胡杨林博士团队,以沙产业肉苁蓉实验室、中电建25万千瓦光伏项目为载体,开展沙生植物品种选育种植、沙地节水灌溉等研究,为相关企业培养输送技术骨干18名。
与此同时,沙雅县组建科技特派团,选派50多名农业科技人才下沉一线,指导农户沙地经济作物选种、育苗和田间管理,培养了一批“沙专家”“田秀才”。
截至目前,这些治沙人才已推广苦咸水淡化、沙生植物种质资源本土化等10多项新技术,肉苁蓉年产超过1万吨、产值已过1亿元。
王 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