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三个过硬”,加强镇村领导班子建设
2025-07-21 15:00:00  来源:乡村干部报网  作者: 杨进 罗雯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贵州省黔南州坚持围绕基层基础“强双基”,聚焦镇村领导班子的班底、本领、担当三个维度,州县一体联动,着力构建研判储备、培养锻炼、关爱激励“三位一体”班子建设体系,着力加强镇村班子建设,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研判准、调整优、储备足,保持过硬班底。立足现阶段工作推动,着眼换届人选准备,打好主动仗。一是研准问题抓提升。结合“排队抓尾、双整双创”,对标“五个基本”和“五个看”,对镇村逐一过堂,综合研判确定167个后进镇村党组织班子,由县级领导领衔包保整顿提升。常态化开展镇村班子建设专项调研,采取“一乡一表”分析研判模式,具象化分析乡镇领导班子年龄、性别、专业、经历、党派、民族等功能结构。立足“三个适应”(现有干部队伍能否适应工作岗位、能否适应班子结构需要、能否适应基层群众期盼),根据镇村区位、定位、岗位特点和专业、产业需求进行分类研判,确保分析研判更加科学精准。二是聚焦短板抓调整。严格乡镇党政正职资格条件关、人岗相适关、党风廉政关,在原则上保持正职队伍稳定的基础上,对少数不能胜任现职的作出调整。督促县级建台账、建机制,通过专项调研、届中研判等方式,动态掌握镇村班子成员现实表现情况。2024年,对33名履职不佳、表现不好的镇村干部及时调整更新。如,瓮安县通过建立清单式推进、定期调度、源头把控三项机制,2021年换届以来,优化调整乡镇领导班子成员63人,形成领导班子年龄梯次配备、经验能力互补、来源渠道广泛、性格气质相容的良好结构。三是拓宽视野抓储备。着眼换届时“有人可用”,把储备“可选之人”的工作抓在前、抓精准。各县(市)针对乡镇班子,提出关键岗位历练一批、上台阶提拔使用一批、成熟近期可提拔使用一批“三个一批”干部名单400多名。如,平塘县建立优秀干部储备库,配备“90后”党政正职11名、95后副科级干部11名,择优储备正科级优秀年轻干部32名、副科级优秀年轻干部98名、科级以下优秀年轻干部204名。针对村级班子,采取从现任村“两委”班子成员中纳入、村内致富带头人、发展合伙人、能人热心人各类人才中推荐、本乡本土大中专毕业生中物色、在外优秀人才集中回引、机关企事业干部下派“五个一批”方式,村均储备村级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2名到3名。如,惠水县濛江街道涟江村以乡情为纽带,把在外从事建筑行业的致富带头人方伟感召回村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带动村里发展“稻+蛙+鱼”生态融合种养殖产业,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21年的8万元增加到现在的29万元。

  集中训、外派学、一线炼,锤炼过硬本领。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多途径多渠道提高镇村干部履职能力。一是请师入校,“关起门”集中训。坚持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理论实践双向发力、长班短训全面覆盖,采取州级示范培训、县级重点培训、乡镇兜底培训的方式,围绕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基础党务等专题,对基层干部分层实训40900余人次,不断提升基层干部能力素质。如,龙里县主动改变传统的干部培训模式,通过邀请乡镇党委书记、村党组织书记等基层干部进党校上讲台分享经验、交流心得,让干的人讲给干的人听,在受训干部中引起较好反响。二是外联资源,“送出去”跟着学。充分用好中央“三部委”挂职、东西部协作等平台资源,通过组织点名、单位推荐、对口选派等方式,先后选派329名年轻干部到经济发达地区挂职锻炼、跟岗学习,着力拓展干部视野、增长才干。有计划有组织选派471名优秀村(社区)干部跨省跨州跨县异地跟岗学习,达到“强一个带一群、强一批带一片”的效果。如,荔波县小七孔镇黎明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黎先浩从铜仁市江口县跟岗学习后,返村创办纺纱厂,带动周边60余名妇女在厂务工,年销售额40余万元。三是聚焦一线,“放下去”实践炼。坚持把基层作为干部政治历练、实践锻炼成长的主阵地,注重选派年轻干部到“四化”部门、信访维稳、土地征收等一线实践锻炼。如,全州持续选派186名干部到乡村振兴重点乡镇、经济发达地区挂职锻炼。惠水县、罗甸县通过选派干部到“四化”部门、信访维稳、土地房屋征收等一线实践锻炼,干部综合能力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注重选派村级后备力量到县乡机关、项目基地、村服务窗口,参与村级事务、产业发展、乡村治理、服务群众等工作,通过“手把手”帮带和制定“个性化”培养计划,帮助提升基础性事务工作能力和为民服务水平。今年州里重点选派120名左右优秀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到省内外先进村跟岗学习、开拓视野。

  抓激励、强保障、重关怀,激发过硬担当。坚持大抓基层鲜明导向,把着力激发基层干部想干事、愿干事的主观能动性贯穿基层基础“强双基”的始终,让基层干部有“干头”更有“奔头”。一是逐步拓宽晋升渠道,把“小希望”变成“大盼头”。树立重基层、重实绩、重实干导向,持续加大从“五方面人员”选拔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力度,选拔6名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进入乡镇领导班子,将定向村(社区)干部招录(聘)乡镇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年龄放宽至40周岁、学历放宽至大专,从优秀村(社区)干部招录(聘)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72人。二是规范提升待遇保障,把固定工资变成弹性收入。建立村干部岗位与等级相结合的薪酬体系,按照村“两委”正职、副职和文书3种岗位,每个岗位设12级,薪酬随等级系列逐级增长。村干部、社区工作者月均报酬分别增加500元、400元,分别达5307元、5163元,村、社区每年办公经费分别增加2万元、2.4万元。应缴尽缴为村干部缴纳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建立村集体经济利益分配激励机制,村干部可享受集体经济经营性纯收入10%到30%的分红奖励,不断提升村干部岗位吸引力。如,龙里县湾滩河镇翠微村2024年集体经济共分红19.8万元,7名村干部人均分红3243元。三是着力强化精神关怀,把“外推力”变成“内动力”。持续加大对基层干部评选表彰力度,推动5名镇村干部(含任职、挂职、驻村)荣获全国、全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28名村党组织书记获得省级以上党内功勋荣誉表彰。强化对基层干部生活上关心,多措并举解决基层干部后顾之忧。如,贵定县对夫妻双方均在基层一线工作的干部,在配偶进城、子女就学等方面给予倾斜和照顾。长顺县制定《长顺县“雁归兴顺”实施办法(试行)》,从制度层面着力解决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异地分居难题,用组织的关怀给干部减压力、卸包袱。

  杨进 罗雯

责编:乡村干部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