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望谟县麻山镇卡法村的故事已经书写了380个日夜。从身着藏蓝到信仰的红,“变”的是颜色,“不变”的是初心。
2022年11月,我通过了贵州省定向选调的招考,第一次穿上警服,看着独属于自己的警号,久久不能平静。那一刻,我感受到一身藏蓝沉甸甸的责任。
我曾以为,我的青春的底色会一直是藏蓝,未曾想很快就烙上了信仰之红。
2023年12月,应选调生选派要求,我来到贵州省望谟县麻山镇卡法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在这里,走村串户、宣传政策成为了家常便饭。脚下沾满多少泥土,心中便沉淀多少真情。为了更好地适应基层、融入基层、服务群众,一年里,我与驻村干部一起,穿着红色的马甲,遍访卡法村五组八寨、190余户900余人,了解村民的家庭环境、人员分布以及务工务农情况;走访需要特别关照的13户52人,为他们送上过冬物资,确保过上温暖年、祥和年;召集季度群众会4次,发放物资5万多元;协调帮助申请交通务工补贴115人57500元。我在一句句的叙家常、听民声、问需求中,摸清村情民情,倾听群众需求。
一件红色的小小马甲,是村里流动的主色,是村民心中的暖色。2月防火的山坡上,有它巡查的身影;欢笑的群众会中,有它欢乐的身影;夜幕的居民家中,有它宣传的身影;春耕的田野里,有它劳作的身影;培训的课堂上,有它服务的身影……这是像花朵一样的红、像太阳一样的红、像国旗一样的红。
很多时候,我也是村里的“红色讲解员”。为了讲好卡法连队的故事,我向前辈请教,翻阅书籍,走进了那段可歌可泣的革命历史。2024年,卡法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共计接待153次、5518人,我坚持讲好革命故事,宣传革命精神。
作为党支部书记助理,我认真协助党支部书记完成每月的主题党日活动,高质量开展组织生活。2024年,共计协助党支部吸收4名本村籍贯的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协助完成年轻党员干部发展2名,协助培育村后备力量干部6名。在完善档案、推进工作的过程中,我接触到了基层党建、乡村振兴、乡风文明、秋冬种植、森林防火等方方面面工作,见证了村庄中的显著变化,目睹了乡村振兴在本村落地开花结硕果。
我在乡土间汲取营养,在田野里拔节向上。从藏蓝到鲜红,恰好印证我从青涩到成熟的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