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香葱,大希望
2025-07-17 17:04:00  来源:乡村干部报网  作者:通讯员 刘倩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夏日清晨,在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燕子口镇沔鱼河村香葱基地,村民们早已忙碌起来,采收、分拣、装车,动作麻利,笑语盈盈。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葱香,更洋溢着收获的喜悦。这生机勃勃的景象,源于驻村第一书记丁昌朋的一次“寻葱”之旅。

  2024年5月,丁昌朋被组织选派到燕子口镇沔鱼河村任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后,丁昌朋通过深入走访调研发现,沔鱼河村的农业生产模式较为传统单一,土地效益不高,村民增收渠道狭窄。如何找到一条适合本村发展的路子,让乡亲们在家门口就能富起来?这成了他日夜思考的问题。

  一次与朋友偶然交谈,丁昌朋得知在云南种植香葱销路好、收益可观,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机遇。在朋友的牵线搭桥下,他结识了贵州一道菜食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区域经理,并在对方帮助下,得到了去该公司在赫章县香葱种植基地考察学习的机会。

  在考察学习期间,丁昌朋扎扎实实地蹲在田间地头,虚心向种植户请教每一个细节,仔细记录香葱的生长周期、管护要点、病虫害防治方法,反复核算投入产出比。经过一番细致调研,他发现香葱种植具有“短平快稳”的优势,而沔鱼河村的气候、水土条件也具备发展潜力。一个清晰的念头在他心中形成,他决心要让“致富葱”在沔鱼河村扎根。

  但是,回到村后,丁昌朋没有蛮干。他深知,单打独斗难成事,需要点燃“领头雁”的引擎。于是他主动找到村里有想法、有经验、有干劲的种植大户张和禄,分享考察成果,共同分析可行性。张和禄被他的真诚和项目的潜力打动,决定一起“吃螃蟹”。他们共同规划地块,引进优质葱种,利用张和禄流转的20个大棚开始小规模试种。

  “种植初期,丁书记基本每天都要来看看,带着我们一起干,帮我们协调解决技术管护、水源保障等困难。”张和禄说。经过2个多月的细心管护,首批试种的香葱长势喜人、绿意盎然,产量达38500斤,收入6万多元。在丁昌朋眼里,这抹新绿是希望,更是信心。

  星星之火,如何燎原?丁昌朋与村“两委”反复商议,决定村集体以3万元入股香葱种植基地,将沔鱼河边上的闲置土地盘活利用,以每亩1000元的价格从村民手中流转了80亩地,发展规模化种植。为完善生产条件,基地利用前期收益并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新建机耕道方便机械作业,并修建蓄水池、铺设输水管道,完善高效节水灌溉设施。“我们基地采取统一供种、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运营模式,香葱品质优,种植效率高,主要销往毕节城区农贸市场。”丁昌朋说,目前基地规模超过100亩,一年种三季,亩产近4000斤,亩产值在6000元左右。

  “平时一天能挣100元,把自家的农活干完,还能来挣点零花钱补贴家用,感觉很不错。”在基地务工的村民向碧芳高兴地说。发展香葱种植以来,基地优先吸纳当地村民就近务工,从整地、栽种、管护到分拣、采收、包装,为村民提供了大量家门口的就业岗位。目前,基地带动村民就业2000人次,每月发放工资约10万元,人均增收1000元。

  此外,丁昌朋与村“两委”积极对接贵州一道菜食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引进辣根、小黄姜等品种,免费发放菜种给村民开展试种,鼓励动员更多村民参与种植,提升村民自我发展能力。同时,村里还计划整合周边土地,将香葱种植规模扩大至500亩,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更多群众持续增收。

  

责编:刘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