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是首个“世界马日”。在“中国赛马之乡”贵州省三都县,一场融合赛马竞技、非遗与乡村旅游的“贵州村马”热潮席卷而来。“贵州村马”赛事累计已有1683匹马参赛,接待游客830多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近80亿元。
在三都县西部赛马城现代化的场地内,马医正为马匹进行着每周例行的健康检查。“必须保证每一匹马能够正常参加比赛、训练、特技表演。”赛马城兽医负责人刘国华说。
三都县水族群众自古有爱马、养马、赛马的传统。陆耀钓6岁起便跟随爷爷学习骑马,如今已成为一名专业骑师。他每天需要照料10多匹马。“我每天都会跟马说话,马像小孩一样,需要哄。”陆耀钓说。
三都县还将国家级非遗马尾绣与马文化深度融合,开发出100余种文创产品,带动了乡村3.7万名妇女增收。“订单逐年增加,今年增加了40%。”绣娘覃丛柔说。
此外,“马术研学”“马背旅游”等新业态也在蓬勃发展。“截至目前,全县存栏马匹4217匹。”三都县养殖业发展中心副主任陆清生说。
7月11日至13日,三都县“贵州村马”代表团还携水族特色舞蹈、歌曲及马尾绣、水书等跨越千里,以马为媒,赶赴内蒙古参加比赛与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