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宜宾讯 (通讯员 宜组轩)如何解决村集体经济市场活力不足、运营管理人才匮乏等问题?近年来,四川宜宾市围绕严格选人、精准派人、高效用人,探索从国企干部人才中选派职业经理人,化身新农人,拓宽兴农路。
严格程序关和职责关,从政治素质、学历经历、年度考核等5方面明确正负面标准,细化2年以上国企经历等具体条件。区分市属、县属国企,由市县两级组织、纪检等4部门联审推荐,镇村党组织负责日常管理,村集体经济组织按程序聘任。明确规范化管理、市场化运营、专业化发展3方面8项工作职责,建立3个月试用期筛选机制,对试用期内履职不到位的,取消聘任资格。
每年梳理确定重点产业村,推动1名职业经理人联系1至3个村,确保重点产业村选派全覆盖。目前,已向436个重点产业村选派职业经理人。采取“局部试点+逐年覆盖”方式,在2024年先行试点下派52人基础上,力争通过3年时间,逐步推动职业经理人选派全覆盖1791个村;今年已增派186名职业经理人。明确聘期2年,任期内原则上不作人员调整;确需调整的,提级报市级组织、国资部门备案,并由原单位选派优秀人才进行替换,确保队伍稳定、政策连贯、帮带持续。
加强联系帮带,推动行业部门负责人帮带职业经理人、国企帮带村,建立项目联动、产销联合、资源联享、人才联育等“四联”机制,帮助打造村企共富体。建立“年度考核+期满考核”机制,将考核结果与评优提拔、培训辞退等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