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老关镇三角池村,阡陌纵横的乡村道路、独具特色的民居、庄严肃穆的红色景观让人目不暇接。在三角池,你可以聆听凯丰故事、传唱凯丰歌曲,感受红色基因的魅力;你可以住民宿、吃农家饭,感受不一样的乡村生活;你可以摘莲子、垂钓、看绿皮火车,去去“班味”。
三角池村因一口三角形池塘得名,更因是中共中央宣传部原部长何凯丰同志的故乡而闻名。村里的一砖一瓦都浸润着红色基因。修缮一新的凯丰故居、新建的生平事迹陈列馆和廉政教育馆,将红色资源转化为教育阵地。陈列馆里,一张张老照片、一件件革命文物,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激励后人的精神财富。村民自发捐款捐物参与修缮,人人都是红色故事的讲述者,“革命精神”已融入这片土地的血脉。
近年来,为了让红色记忆活起来,我们联合党校打造党性教育基地,开发《穿越时空的对话》等主题党课,每年吸引超3万人次的学习团体和游客。初心湖、红色广场、廉政长廊……无处不在的红色历史基因,无处不在的乡村创业活力,无处不在的基层党建元素,呈现在道路两旁一处处文化景观、一处处宣传标识、一处处产业基地中,感染着三角池村的每一位村民和游客。您要是来得巧,还能碰上小学生研学团唱《抗日军政校歌》,那场面真叫人眼眶发热。
我跟大伙儿常说,红色是根,绿色是路。咱们把百亩撂荒地整成“莲鳖共生”生态养殖基地时,村民何江第一个承包了20亩。现在他养的生态鳖卖到长沙特色农庄,年收入近百万元。您夏天来荷塘,能看见游客采莲蓬,岸边架着手机直播卖鲜藕,这“线上+线下”的风景线,可是咱们的新招牌。
2024年7月,随着吴楚强村富民农旅发展有限公司挂牌成立,我们与醴陵沟通,共同开发红色研学线路,把老关到醴陵的红色景点串成了链。现在游客上午在咱们村听凯丰故事,下午就能到醴陵看千年书院,晚上住在改造后的民宿里。2024年,我们接待游客3.6万人次,成为赣湘边界的“网红打卡地”。我们正在优化设计“初心溯源”“农耕摘摘乐”等主题套餐,游客既能听党课,又能体验老关的农事、采摘。
早些年流传“有女不嫁三角池”的酸楚,如今却是“别墅民居连片、沥青道路通达”的美丽乡村。我们完成改水、改厕、改路等工程,构建15分钟党群服务圈,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现在傍晚路灯亮起来,广场舞队伍能从初心湖跳到红色长廊。
更让我感动的是乡亲们精气神的变化。环境整治评比时,80岁的刘奶奶天天把门前沟渠扫得干干净净;村里办“家风晒场”,家家户户把祖训家规挂上门头;就连孩子们放学路上,都会顺手把歪了的导览牌扶正。这种主人翁的劲头,比什么奖牌都珍贵。
站在凯丰故居前,我常想:红色美丽村庄建设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还要继续做好红色美丽村庄的巩固提升,实现基础设施更完善、研学氛围更浓厚、教学项目更多元。
我们坚信,在红色精神的引领下,三角池村的振兴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广。
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老关镇三角池党总支书记 何海军 口述 刘龙杰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