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中山讯 (通讯员 钟祖彦)为破解村集体经济发展资源禀赋不足、经营渠道不宽、内生动力不强等瓶颈制约,近年来,广东中山市推动党员干部入镇下村,推行村党组织领办强村公司,实施乡村振兴党建联建共建,强化党建引领村集体经济发展。目前,全市村组两级集体经济总收入94.61亿元,其中经营性收入占比75%,平均每个村集体经济总收入每年约4000万元。
吹响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攻坚的号角,推动万名党员干部入镇下村,组建党员突击队202支,成立161个临时党支部,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1.1万个,发动2.3万名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深入“工改”一线合力攻坚,推进6万亩农村低效工业园改造,让集体土地资源变资产,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截至目前,已拆除整理低效工业用地超过4.2万亩,推动新增投资近940亿元。
推动镇村以发展和培育强村公司作为兴村富民的重要抓手,由村党组织牵头领办强村公司,党组织书记任强村公司负责人,以独资、联建、参股等方式开展资产运营、社会服务、生产销售、工程承揽等业务,统筹盘活辖区内农村集体资产资源。据统计,中山市现有强村公司143个,涵盖全市19个镇街,2023年全市强村公司带动全市村组两级集体经济总收入同比增长超15%。
实施“双联双助”,推动128个机关、国企、事业单位结对联系289个村(社区),2000多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党支部结对联系3500个村(居)民小组党支部,推动实施结对共建项目3357个,破解基层发展难题265个。推动211个村成立乡村振兴促进会,建立“1+3+5”工作机制,持续优化村党组织体系,强化村党组织对村民小组的领导,推动大村、强村带小村、弱村,统筹村民小组,片区化、联动式发展,因地制宜推行“小田并大田”的集约发展经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