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省普洱市镇沅县勐大镇遭遇强降水,镇、村、组三级应急广播同步播报险情,24名村党组织书记紧急联络各村民小组组长,村组微信群信息10分钟全覆盖直达。党组织积极统筹,党员和镇村干部蹚水入村,成功转移危险区域的群众。
地处滇西南的普洱市,季风暴雨频袭,泥石流、地震等自然灾害频发。2021年以来,普洱市委组织部制发工作指引,通过组建应急队伍、建立联合应急救灾机制、妥善做好灾后重建,筑起守护群众生命安全的“红色堤坝”。
普洱市将功夫下在平时,编制并动态修订应急预案,组建综合应急救援队和党员先锋队、突击队,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党组织每年至少组织1次综合演练,高风险地区加强灾害自救、转移避险等专项演练,依法依规开展巡查巡护、隐患排查等工作,织密预防自然灾害的防护网。
建立联合应急救灾机制,明确防汛、地震、森林火灾的应急处置流程,依托地震灾害“123”快速响应机制、防汛“1262”预警叫应机制等经验做法,推动党组织跨域联建共建、联合预警、联动“叫应”。乡镇(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接到预报信息后,第一时间电话通知受暴雨影响区域的村(社区)党组织负责人以及防汛包保责任人。基层党组织高效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形成“党组织引领、多部门协同、党员带头冲锋、全社会参与”的应急救灾“一盘棋”格局。
聚力灾后重建,普洱市各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采取就地安置与异地安置、集中安置与分散安置等方式,对受灾人员进行过渡性安置。落实“八包八保”责任,党员干部划片包保到每一户受灾群众,做到全覆盖,妥善应急收尾。乡镇(街道)、村(社区)、村(居)民小组三级党组织强化对恢复重建工作的直接领导,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开展灾后重建工作。(通讯员 潘学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