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湾村位于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西南部,是举世闻名的“三湾改编”发生地,该村距县城39公里,全村辖区面积52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27800余亩,耕地948亩。辖8个村小组,340户1399人,村“两委”干部6人,党员54人。该村“历史红生态绿”,有枫树坪、毛泽东旧居等4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森林覆盖率达92%。1927年9月29日至10月3日,毛泽东在这里对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进行改编:一是采取革命自愿原则整编部队,打破旧军队的雇佣制;二是创造性地把党的支部建在连上,建立党的各级组织和党代表制度,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三是实行民主制度,改变旧军队的习气和不良作风,建立官兵平等的新型官兵关系。
当年三湾村几个山民到高溪逢圩,见有支部队向三湾方向挺进,怕遭受兵匪抢劫行恶之苦,跑回村喊“兵来了”,山民们匆匆收拾几件值钱的东西,携儿女带老人慌忙躲到山上。起义部队来到三湾村后,见所有的房子都空了,毛泽东知道群众是因为害怕躲进了山里,便派人去山上喊话,告诉他们是一支为贫苦人打天下的队伍,要山民下山回家。起初,山民都半信半疑,担心他们会像国民党军队那样,骗老百姓下山后抓壮丁或当挑夫。村里有位年逾古稀的老人,自告奋勇下山进行试探。下山后,老人看到,这支部队果然与国民党军队不同,这些饥得发慌、衣衫褴褛的士兵,不打烂宅门闯入抢劫,不杀猪狗捉鸡鸭,坐在枫树坪下休息,伤员也只躺在刚收割的稻草上,而且说话和气,见了他就叫“老表”,顿时消除心中的疑虑与恐惧,主动进山将乡亲们都叫了回来。很快,山民们就与起义军打成了一片,相处融洽,争先恐后让房、让铺,送粮送菜给战士,整个山沟喧闹起来了。
1927年10月工农革命军离开三湾村以后,国民党军队对三湾村烧杀七次之多, 国民党军的口号是:茅草过火,石头过刀,人要换种。三湾村所有的房屋全部烧毁了,三湾村老百姓靠搭建的窝棚熬到了解放。现在大家看到三湾村的旧址群,是解放以后请工匠在原来房屋的基础上复建的,只有三棵树和一条小路见证了当年的三湾改编。
近年来,该村党支部坚持挖掘和保护并重运用好“支部建在连上”、“士兵委员会”等红色资源,以“传承三湾精神、永续红色征程”为主题,坚持“党建+”的治理模式,推动党建、红色培训、乡村旅游的深度融合,在基层党建、经济建设、生态文明、乡村治理等方面走前列、作示范,成为传承三湾改编精神、创造新时代第一等工作的模范村。
三湾村村容村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