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后进村的半年之变
2019-12-20 10:00: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作者:本报记者 聂 伟 倪怀成 供图:刘耀先 王业典 王 浩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跟班采访对象: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里仁乡丁窑村党支部书记 张凡

张凡夜访村民苍奶奶,给老人送上过冬的棉袄。

   

  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里仁乡丁窑村,多年来各项指标都在乡里垫底。今年7月,25岁的张凡当上了丁窑村书记。在上级党委支持下,丁窑村原先8个干部换掉了7个。新班子新气象,农房改善、基层治理、土地流转有了新进展……短短半年间,丁窑村就成了乡里的先进村。

  村庄蜕变原因很多,但给记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张凡善于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有着这个年龄段少有的老练。她说,一个村书记管理着几千人的村庄,必须具备优秀CEO和HR的本领,让每个人都有盼头,找到奋斗的价值。

  让我们走进村里,从不同角度看一看她的用人之道!

  现任村干部的变化:

  从开会坐墙角到干事冲在前

  12月7日上午7点50分许,丁窑村党群服务中心小会议室里,村班子正在举行“每日工作例会”。张凡对班子前一天工作进行点评,布置新一天工作,该表扬的表扬,该批评的毫不留情。

  第一个“挨批”的是村会计殷红言。“你负责的台账怎么还没弄好?今天加班也要补上!”主持村委会工作的副主任丁友凯因为“家庭血样采集”工作有疏忽,也被张凡点了名。

  “我在班子里年龄最小,但既然坐在书记这个位置上,就要给大家做表率立规矩!”这一点,大家都服气。张凡上任半年来,每天都是最早来、最迟走。

  当初,张凡刚到丁窑村时,班子里八个人八条心,各打各的小算盘。张凡最让大家佩服的本事在于,谁什么性格、有什么特长、适宜做什么工作她一清二楚,而且用其所长。在她的布局下,班子里每个人都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位置。

  殷红言曾是村书记的“有力竞争者”之一。张凡来了之后,他开会都缩在墙角,一声不吭。有一次,殷红言工作上出现失误,张凡却把责任全担下来了,并说,“你好好干,将来有机会,我就推荐你!”如今,他事事冲在前头。

  丁友凯做事不肯得罪人,张凡给他用上了“刺激疗法”:大家都认可你是个好人,但能不能认可你是个能人呢?通过交任务、压担子,丁友凯如今找到了干事创业的感觉,做事的原则性明显增强了。

  63岁的村民组长朱应柏曾有过“辞职”的念头。“我怕跟不上年轻人的脚步。”张凡把他当长辈,遇事总请教他,让他有了一种被信任的满足感。农房改善工程实施后,朱老带头拆掉了自家的房子,“我给大家带个头!”

  工作有准头,劲头自然不一般。这不,7日上午8点40分许,会议一开完,村干部们就带着低收入户到冬枣地除草了,枣树枝条很锐利,一个上午下来,新村干胡万里的手上留下了几道血口子。

本报记者聂伟(中)、倪怀成(右)在村里产业基地采访张凡。

  退休村干部的变化:

  退而不休当好发展智囊

  12月8日,是丁窑村当月的“小村说事日”。一早,从全村525户中选出的40位村民代表,走进新村部。

  老干部们起初都担心:“我们多少年都没搞好的村子,这个小孩子能行?”张凡从最硬的骨头啃起,争取资金200多万元,把乡里通往丁窑村道路进行了硬化拓宽,还架起了路灯。路通了,民心也顺了。

  “小村说事日”最引人注目的是“群众提问”环节。“农房改善能不能先签约,搬进新房后再拆老房?”老党员丁石第一个发问。

  “可以的。农房改善是好事,我们不能办砸了。”张凡认真地回答。

  一个个问题被抛出。老党员唐翠美提的问题很尖锐,“唐庄到胡庄村民小组之间的水渠停工很多天了,村里怎么解释?”

  “我们和施工方沟通过了,最近天气冷,水泥浇上去会冻裂。”张凡说,开春后一定建设到位,请各位代表跟踪监督!

  记者了解到,11月份的“小村说事日”活动现场,有村民代表就土地流转金到账、赋闲劳动力务工等热点问题,向张凡提问过。能答复的当场答复,不能当场答复的做出解释,做到事事有回音。

  张凡在村里还创新成立了“老党员工作室”,聘请10名老干部轮流“坐班”为群众解惑答疑。殷世立今年刚从村干部岗位上退下来,被张凡请出山:“爷爷,我们都是后辈,需要您带一带!”

  老党员唐翠美在村里当了30多年干部,张凡遇上难题就找她咨询,弄得唐翠美有点不好意思:“有些事我自己当干部时都没搞定,没想到,和张凡合作竟然干成了不少大事。”

张凡和村里留守孩子们一起做游戏。

  村里能人的变化:

  主动把项目“搬”回家

  12月8日上午,丁窑村举办了一场特殊的表彰会,表彰了当月先进个人。分别是“先进个人”丁全林、“自强不息典范”杨为成和胡帅,他们三人是丁窑村村民口中的“创业三剑客”。

  “三剑客”都觉得,一个好书记,一支好的村干部队伍,是他们最好的发展环境。

  “我曾经想过,老父亲哪天不在了,就没有必要回来了!”丁全林是个孝子,父亲住在村里,多年前他就萌生过给村里捐钱办实事的想法,多少任村书记都说好,最后却不了了之,有的嫌麻烦,有的怕给自己惹得一身腥。张凡来了之后,愿望才变成现实。她拿出了一套捐款使用及监管方案。张凡为村里修好路之后,丁全林主动把公司迁回乡里,还把自家老房子腾出来,引进了一家服装加工厂。

  这次,当着父老乡亲的面,村里公开表彰他。他激动地对记者说,“我这算不算是衣锦还乡呢?!”

  丁全林没想到的事,张凡也替他想到了。她和村干部们商量:丁家老房子面积小,服装厂难以做大。“老村部正在招商,可以优先考虑给丁全林,租金从优!”

  26岁的胡帅是村里引进的第一个“企业家”。他的家具厂就安在扶贫工作队为村里建起的扶贫厂房里。2017年,扶贫厂房招租,胡帅就来了。

  创业很难,老板兼工人、业务员和货车司机的胡帅曾经想过逃离。张凡给村里修路时,胡帅试探问:“给我们也修一段?”没想到,厂前的路真给修好了,胡帅买了一辆大货车,发展的劲头上来了。

  杨为成是个残疾人,他的“小杨商店”和胡帅的家具厂共用一栋扶贫厂房。过去村干部取消了他的低保户,老婆也跑了。张凡不仅帮他办了低保,他创业养龙虾,还帮他申请贷款、流转土地,并免费提供村里的库房给他开商店。他估算了一下,今年能挣6万多元。不久前,他在一家相亲app上认识了一位女网友,还“奔现”嫁给了他。

  对村里的人才现状,张凡并不满足。她建起了“青年之家”微信群,把全村在外的各类人才加进群,让大家分享丁窑的变化,用乡愁唤醒大家的思乡之情。最近,她又积极筹办一个村级“信仰空间”展览馆,把那些为村子发展做出贡献的能人展示出来, 用村庄的热度和温度,吸引能人回家。

张凡(中)、殷虹言(左)帮群众代办业务。

村里新老干部交流工作。

张凡为村里能人丁全林佩戴党徽。

张凡入户夜访。

新村部。

 

  链 接 >>>幸运的张凡 得益于人才培养机制  

  丁窑村半年的改变,让张凡很开心。但她清楚,除了自身努力,方方面面的支持不可或缺。丁窑的成功,是人才培养制度的成功,“换个人来,也不见得干得差!”

  “张凡”是怎么选出来的呢?据江苏省宿迁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张卫东介绍,为破解农村人才匮乏、村干部难选难留问题,宿迁市2017年创新实施“返乡兴村千人计划”,以乡镇为单位,对近5—10年考出去的大专以上毕业生进行拉网摸底,点对点进行动员,已经选聘两批、3000余名“新村干”。这些“新村干”从“飞鸽牌”变成了“永久牌”,张凡就是2018年选聘的第二批“新村干”之一。

  记者了解到,该市坚持把“新村干”当后备干部来培养、当振兴人才来使用、当创业青年来扶持,让“新村干”回得来、留得住、有奔头。对表现突出、党员群众公认的“新村干”予以提拔重用。

  为让“张凡”们迅速成长成才,各地还安排了一些“推手”保驾护航,让镇村干部结对指导,跟踪扶持,协调解决各种难题。

  张凡,就得到以下几位高手的指点和帮助。

  “严师”——里仁乡党委书记宋一河。让张凡到丁窑村当书记,宋一河冒了很大的风险,“不给年轻人机会,他们怎么成才!”张凡到村后,宋一河每周至少往村里跑两三趟。丁窑村道边有几棵行道树长歪了,他也要操心,还现场给张凡出考题:“这两天村子有什么变化?”张凡说,“书记这么严格要求,我们唯有加倍努力!”

  “浩哥”——乡党委组织委员王浩,也是个90后,年轻、有想法有魄力。里仁乡的“新村干”日常管理,由他主抓。他告诉记者,全乡现有27名“新村干”,谁有困难都找他,如今个个都活跃在基层一线,“张凡变化特别大,刚来时很内向。‘新村干’开会,她连话都不敢说,现在在全县几千人大会上她都能侃侃而谈!”

  “助手”——里仁社区书记胡号军。一位非常优秀的资深村书记。当初乡镇领导找到他,请他到丁窑村协助张凡开展工作。他觉得,里仁这么多优秀村书记,领导选中他,是对他的莫大信任。为此,他很卖力地帮张凡,对丁窑村的事比自己社区的事还上心。

  “让村里每个人都看到盼头!”是张凡成功的最大秘诀。而“新村干”的培养机制,是张凡们脱颖而出的制度保障。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