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后代怎样搬走贫穷这座大山
2020-08-07 09:36: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作者:雒应良 何 娟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王屋山脚下的愚公村。 朱 祥摄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愚公移山的寓言,很多人都知道。

  王屋山脚下,真有个愚公村,相传为“愚公”故里。为了解“愚公”后代们是怎样搬走贫穷这座大山的,记者近日走进河南省济源市王屋镇愚公村。

  贫困户当上了护路工

  踏进村民苗务成的院子时,他正靠在躺椅上看书。见有客人进院,他把书小心翼翼地反扣在躺椅上,起身迎过来。看情形,他书正读着起劲,又不舍得折页,一会还要接着看呢!

  听愚公村党支部书记王石柱介绍说,苗务成曾经是村里的一位贫困户。一个贫困户读书这么认真?记者对此很好奇。

  先不忙问,记者在他家院子里逛了逛。他家院子很独特:靠山是一间破败的窑洞,塌了一半;两边各一间墙体开裂的土坯房,贴了封条;一座新盖的砖房正对破败的窑洞,客厅、厨房、卧室齐备。

  一家三代住房共存一个院子,仿佛无声诠释着岁月的痕迹和时代的变迁。

  “新砖房是2018年危房改造时,政府帮忙盖的!”今年69岁的苗务成很健谈,“老房子不让住啦,不安全!”

  苗务成和老伴乔素平患有多种慢性病,三个女儿都已远嫁,老两口以前靠种着1.2亩薄田勉强糊口。

  2017年5月,苗家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到包括危房改造、医疗保障等在内的11项扶贫政策“大礼包”。

  苗务成不光能享政策的福,还能沾村里的光。“王屋山景区需要临时用工,村里就喊我去帮忙,一年能赚好几千元!”2019年10月,苗务成摘掉贫困帽。

  今年4月起,苗务成又在村里担任了护路工,每月有800元的固定收入。“以前我们出行都是土路,坑坑洼洼的。现在出门是公路,抬脚就上公交。我把公路养护好,也算给大家做贡献!”苗务成说。

  目前,愚公村还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户12人。王石柱说,王屋山景区的物业管理和劳务用工都为村里的贫困户定向提供就业岗位。那5户人家也能像苗务成一样,过上上班拿工资、下班看书的生活。

  “你看的是什么书这么好看?”面对记者的询问,苗务成有些不好意思,指了指反扣在躺椅上的书告诉记者,“看的是本小说。我文化程度低,识字不是很多,打算先从好玩的看起来,慢慢再多学、学深一点!”王石柱接过了话茬:“我们的村民物质生活好了,也开始注重精神生活了!”

  种田户办起了农家乐

  晚上愚公村王屋老街灯火阑珊,游人如织。

  王屋老街所处位置原是愚公村三门沟村民小组。2014年,当地旅游提质升级,实施王屋老街改造项目,要搬迁73户村民。王院的家就在其中。

  今年51岁的王院在村里属于“见过世面”的人。当过民办教师,承包过学校食堂,干过水泥厂工人。后来因为家中老人生病,他辞去城里的工作回家,一边照顾老人,一边种地。“当时我种西红柿,一亩能赚上万元。租出去一亩地才1200元,不划算!”王院把账算得明明白白。

  “你能保证你的西红柿一直好卖,一直能卖高价吗?”村干部的一句话,让王院有点动摇了。虽然发展旅游,他和村里是坐在“谈判桌的两头”,但他更明白,村干部们是真心实意带着大家一起致富。不说大山外面,眼红他种西红柿发财的村民就不少,眼看着村里的西红柿就供过于求,不好卖了!

  “把景区规划和愚公村的发展结合起来,融入全域旅游大格局,才是长久之计。咱们呐,不能只顾眼前,不顾长远!”前来“谈判”的村干部趁热打铁,阐明利弊。

  王院思考了很久后,在搬家协议上签字画押。随后,在村里划定的安置区内,兜里有钱的他,盖起了一座三层小洋楼,一家人高高兴兴地搬了进去。

  西红柿还能种吗?随后几年,西红柿的价格果然如村干部所说,上上下下,起伏不定。

  2019年,王院下定了决心,赶在“五一”前把自家的三层小楼改成了农家乐和民宿,想蹭一蹭王屋老街“五一”开业的热度,“我也走一走旅游路!”

  老街开业后,人气十分火爆,头4天就迎来了20多万名游客。王院家的客房全部被预订,一个五一假期赚了5000多元。

  返乡青年领着大家“看星空”

  记者见的第三个人,是主动飞回来的“凤凰”。

  “过去大山是我们的穷根,现在大山是我们的富矿!”2014年,在外打工多年的乔凤田嗅到了村里发展旅游的商机,主动回村创业,开了愚公村第一家可上网预订的农家乐。

  “生意越做越好。但客人多了,要求也多。”乔凤田感到有些满足不了游客的需求,但又不知往哪方面改进。

  “乔凤田是村里农家乐的带头人,连她都感到困惑,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村党支部书记王石柱有过在外经商20多年的经验,对市场很敏感。他觉得,这些“小老板”需要有人给推一把,送上马再扶一程。

  2019年,愚公村党支部多次组织村里的“小老板”们到省内外知名景区观摩学习。在观摩中,乔凤田大受震撼,“原来,别人的经营理念和服务意识早甩我们几条街了!”

  回来后,乔凤田投入70多万元,对自己的农家乐进行升级,打造不同类型的客房24间,其中,有4间“星空房”一经推出就受到游客热捧,十分抢手。“我们村山清水秀,晚上看星空,是很好的享受!”乔凤田对自己的设计非常满意。

  愚公村约70%是林地,人均耕地不足1亩,地薄土贫,过去小麦亩产不到500斤。“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王石柱介绍说,如今,愚公村10个村民小组有7个吃起了“旅游饭”,农家乐从最初的4家增加到80多家,村里90%的收入都来自旅游。

  今年,愚公村盯上了“总部经济”。“别看我们只是一个小山村,现在已经是一些公司的总部候选地了!”王石柱告诉记者。

  原来,愚公村虽地处山区,随着交通越来越便捷,旅游带来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当地一些企业纷纷有意向到村里落户。今年6月,就有5家企业落户愚公村。“要发展得有愚公的长远眼光,决不能像智叟那样目光短浅!”王石柱笑着说。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