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临高县沿海乡镇部分村庄渔业收入颇高,但乡风文明建设还有待提高。当地人有乡土情怀、重视教育、尊老敬老,但在遏制铺张浪费、人情攀比上存在不足,当务之急是要引导村民守护价值观念,提升文化生活。
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对策。
加强党建,以优良党风带动文明乡风。要压实移风易俗工作责任。持续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选优配强支部班子,不断增强党组织战斗力。各级党委要坚持把移风易俗作为党建工作的“重点工程”,建立“党委主导、政府推动、村抓落实、部门考核”的工作机制,打造“级级有职责、上下有贯通”的工作模式,确保各项工作不脱节、有成效。要发挥基层党员“关键少数”作用。文明乡风需要党员干部“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积极探索移风易俗新模式,常态化开展“树新风”主题党日活动,抓住主题教育学习契机,把党员干部带头移风易俗纳入日常管理内容,为基层党员补足文明之“钙”。
齐抓共管,以完善机制推动形成移风易俗工作合力。要建立协同推进工作机制。牵头部门要协调各方、统筹抓总,以运行通畅的工作机制和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督促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宣传部门和文明办大力组织专项治理宣传报道,营造全社会上下关心文明、关注文明的良好氛围;农业农村部门做好调研,深入分析移风易俗突出问题和形成原因,发挥牵头推动作用等。要深化群众自治机制。持续健全村民协商委员会、村民监督委员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自治载体,确保移风易俗相关制度落地见效。
阵地带动,以两个平台助力营造乡风文明浓厚氛围。建设文明乡风,必须坚持文化平台“硬条件”和宣传平台“软环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手抓文化平台长效化、实用化。一手抓多角度、全方位宣传。做好乡风文明建设宣传,需要“线上+线下”齐发力,打造移风易俗“沉浸式体验”。宣传、网信、大数据管理局等多部门联动,线上通过抖音、快手、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群众广泛使用的媒体平台,打造一批“接地气”的新媒体产品,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的宣传阐释,加大对移风易俗先进典型宣传力度。线下通过村务宣传栏、村头会、大喇叭、入户宣传等方式,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将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积分制等与群众密切关联的事情传到百姓家中,把良好村风民风厚植于群众心中。
海南省临高县东英镇居留村党支部书记助理 刘俊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