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是被佘村的氛围感染了,我现在已经住在村里了,打算今年就在佘村过年,体验佘村的年味,希望融入佘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状态。”半山度小院主理人王世达在 “村咖”沙龙上说。
1月10日下午,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东山街道佘村社区路边边书咖内,18家“村咖”主理人齐聚一堂“围炉煮咖”,一场由社区组织的“与青年 话村咖”主题沙龙活动,正热气腾腾地展开,氛围拿捏的刚刚好。
谁不希望自己招引来的项目投资越大越好呢?而记者在佘村社区采访时,却听到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王敏苦口婆心劝退村咖“冲动投资”:“投入不要太大,一定要轻资产运营!”
佘村社区路边边书咖一隅。李慧中 摄
佘村,被誉为“金陵古风第一村”,如今,古村却以“村咖”出圈,面积仅2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域里,扎堆开出18家咖啡店,成为长三角咖啡馆密度最高的村庄。新年伊始,如何携手众多“村咖”一起走得更稳、更远,社区组织策划了这场主题沙龙。
佘村社区“与青年 话村咖”主题沙龙。倪怀成 摄
18家“村咖”主理人,从事什么职业的都有,调酒师、画家、设计师、骑行爱好者、媒体记者、全职妈妈……这些主理人和社区干部们围坐一堂,谈收获、话困惑、论发展。
不少主理人来佘村的初衷,是奔着这里的风景和对乡村生活的向往而来。但真正开上“村咖”,生活掺杂着生意,由此带来的成本焦虑,谁来疗愈呢?“我们最懂你们!”前两年入驻的“老人”们,纷纷分享自己的“生意+生活经”。一家“村咖”主理人说,“在这里,一半是生意、一半是生活!”来自中国台湾的蓝意纯,在佘村经营一家“爱在生活”空间咖啡馆,“在这里,我找到了自己的理想生活。”她难掩兴奋。
开“村咖”,要做好不赚快钱的心理准备。小山咖啡店主理人刘梦如说,店里的面包窑,每天最多烤20只面包,不少人会在其社交账号下争相预订,“特色选品、高品质出品和独特理念,形成自身的优势”。春禾田茶咖去年重装升级、开业,主理人崔崔算了一笔账:已投入四五十万元,目前还没回本,是因为又增加了新的轻餐饮,后面还会在新品研发上持续投入,满足游客多元化的需求。
轻松坦诚的氛围,让很多主理人打开心扉。
九龙骑士“村咖”主理人张学荣吐露了自己的困惑,“我家地段很好,但感觉有点get不住客人!”多家网红“村咖”主理人纷纷出主意,“一定要做私域!”“找到自己的核心定位和客户群!”
“佘村最大的IP是原生态和淳朴人际关系,大家要一起呵护好!”“自己觉得不好的东西,千万不要推荐给顾客,否则就是砸了自己牌子,也砸了佘村的牌子!”……主理人们轮番上台,一条条接地气的生意经,被陆续抛出来,说的人诚恳、听的人认真。
沙龙也成了引流会和项目对接会。有位主理人现场发出邀约:“欢迎大家经常来我店里串门,我也会常拜访大家!”他表示,再铁的顾客,来自家待上四五次就可能腻了,他打算把自己的客人推荐给其他家,用一年四季喝不完的佘村“村咖”一起来留人。
“我家已投入几百万了,压力还蛮大的!”曼蒂花园咖啡主理人时雨轩在现场公开征集“合伙人”。对此,王敏给他直接点出来:“你家投资太大了……”她转而也对大家做了友情提示:“各家务必要保持轻资产!”
除了“村咖”之间的相互扶持,主理人们也希望社区能“扶上马再送一程”,提供更多、更切实的帮助。“旺季时,容易堵车、停车难、游客进出不便……”“能否帮大家在小红书上集中引流和宣传!”“村里还需要更多吃饭的地方!”面对主理人们提出的问题和困惑,社区干部也给予积极回应,能解决的当场解决。“我们有共享电单车可以扫!”“我们会跟上级申请,更换更大载客量的接驳车……”
沙龙也是新人们的首次亮相会。
沙龙举办地、路边边书咖的主理人时晓辉就是一位“新人”。作为佘村第17家“村咖”的主理人,她是全国各类咖啡拉花比赛的冠军常客,“全国拉花冠军,为何来村里拉花?”她说,是一位朋友在佘村开咖啡馆,请她来帮忙。社区看中了她的能力,提出和她合开一家村咖培训馆,为各家村咖提供更专业化的培训,为乡村储备更多咖啡产业人才。作为一位新佘村人,时晓辉充满期待。
“我来跟大家提前见个面,店名都没起好呢!”佘村第18家“村咖”的主理人叫高甜,是时晓辉教的一名徒弟。作为N刷佘村“村咖”的粉丝,从粉丝到同行,她对“村咖”的未来很有信心。大家也热切地回应她道:“遇到什么困难,就开口!”
畅谈“村咖”现在,畅想村庄未来。
幕间咖啡是佘村第一家咖啡店,主理人韩明光是村民们口中的“村草”。他在村里,不仅收获了一份事业,还找到了人生另一半,女朋友在另一家“村咖”工作。他现场晒起了甜蜜:“明年再聚时,可能就给大家发喜帖了!”
“大家都去沾沾喜气!”现场掌声雷鸣、笑得开心。古村落里,青春的生命力与扎根乡村的归属感扑面而来,新时代乡村未来可期。
记者 倪怀成 通讯员 聂伟 王鑫鹏 刘双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