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选调生 我在村 | 让孩子们望见更辽阔的远方
2025-08-14 09:38:00  来源:乡村干部报网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2024年8月,我来到广东省鹤山市双合镇泗合村担任村委会主任助理。初到村庄,陌生的环境、听不懂的方言、村民们好奇又带着距离的目光,让我陷入了迷茫:“我能为这片土地带来什么?离开时又能留下什么?”这两个问题在心头萦绕。

  我知道,唯有扎进泥土里,答案才会逐渐清晰。于是我积极走村串户,村里的麦阿婆成了我的“引路人”。老人家打心眼里愿意帮我这位“想了解村里情况的小姑娘”。闲暇时她带着我一家家敲门、一户户问候。我坐在板凳上、榕树下,听乡亲们唠家常、诉心事,谁家种了几亩地,谁家孩子成绩好,哪户老人身体差——走得多了,问得细了,那些困惑便渐渐有了方向。

  起初,我以为村民的难,是屋顶的漏水、滞销的瓜果。可走得越深才发现,对于他们来说,内心更盼望的是孩子能读好书、走出去。村子偏远,镇上没有初中,不少年轻父母不得不带着孩子外出谋生,或是把孩子留给年迈的祖辈。镇上的学校课外课程很少,一个念头在我心里越来越清晰:能不能为孩子们推开一扇窗,带他们看看不一样的风景?

  暑假临近,这个想法有了落地的契机——或许可以通过镇团委在相关平台发布需求,邀请大学生来村里支教?然而,村里从未有过这样的尝试,一切都得摸着石头过河。

  果然,需求在网上发布后迟迟没有回音。不能等,那就主动去找!我开始联系母校、通过其他选调生联络省内高校,甚至在社交媒体上发起公开招募……终于,华南农业大学“青马·红迹知行突击队”伸出了橄榄枝。但结对成功的喜悦还没散去,新的问题出现了:一开始联系好的教学点因线路老化断电了。

  正焦头烂额时,村党委副书记、村委会副主任麦威良说:“要不我们再找找?我记得好像有几间村民闲置的房子挺大的。”于是我和他头顶烈日,提着卷尺、攥着笔记本,挨家挨户走访查看。有一间闲置房让我们眼睛一亮:房间宽敞,接上电线、摆上桌子,不就成了教室?可手指刚摸到返潮的墙皮,看见霉斑爬满电闸,心里刚燃起的火苗“噗嗤”就灭了。

  前期走访未果,我意识到单靠村里协调难以满足需求,便立刻整理情况直奔镇政府,希望镇上帮忙协调对接泗合村附近的双合小学。了解我们的困境后,镇里的干部非常支持,当即联系学校提供教室和多媒体设备,学生们的午餐也由食堂统一安排。我悬了半个月的心,“咚”地一声落回了肚子里。

  这段波折让我明白,很多事不是靠坐着想出来,而是靠走出来、做出来的。

  7月7日,阳光正好。华南农业大学的大学生们如期走进了双合小学的课堂。老师们用63节课为泗合村的124个孩子带来了一个难忘的夏天:无人机在篮球场上空盘旋起飞、灵巧的机器狗与孩子们互动嬉戏,一双双瞬间被点亮的眼睛充满了惊奇与渴望。

  听着孩子们的笑声回荡在走廊,那个初来乍到时深夜里反复叩问自己的答案,变得无比清晰而具体。我能带来的,或许只是一点微光;但我希望留下的,是一扇为孩子们打开的窗,让他们能望见更辽阔的远方。

  刘烨

孩子们和支教大学生互送礼物。詹润鑫摄

孩子们和大学生们在芒果树下合影。詹润鑫摄

责编: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