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江潮涌,改革风劲。放眼江西大地,到处是一派和谐有序的基层治理图景。
近年来,江西省委以党建为引领,大力实施治理强基战略,赣鄱大地上,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改革的实践探索正在向纵深推进。
强基固本
战斗堡垒不断夯实
春日傍晚,九江市浔阳区湓浦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热闹非凡。“这里有饮水、充电设施,还有专家给大家坐诊、开讲座,没事我都会进来坐坐。”居民吴宝生说。
作为九江市老城区和中心城区,浔阳区面积仅2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却有25万人。以前,部分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位置偏、面积小、设施旧,服务群众功能不健全等问题突出。为破解难题,九江市实施党群服务中心“扩面达标”行动,市委书记领航攻坚,推动全市331个党群服务中心优化升级。
这一变化是江西一级抓一级、抓基层强基础的生动缩影。
江西把压实责任作为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关键一招”,省委出台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改革的意见和破解“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等“1+3”政策文件,对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进行系统部署。坚持抓两头带中间,每年选树省级乡村振兴模范党组织、排查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优化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到社区“双报到双报告”机制,市县两级1.28万个机关企事业单位与社区结对共建,42.7万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大力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
“现在的社区,和以前大不一样。”鹰潭市信江新区夏埠街道滨江社区党委书记何莹细数种种变化:工作力量更充实了,墙上的牌子少了,手机上的APP和工作群少了,为居民办事服务的时间多了。
蓄势赋能
治理力量日益壮大
基层治理成效如何,干部是决定性因素。江西探索开展村党组织书记专业化管理,在12个县(市、区)开展试点,通过完善专业管理体系、差异激励机制、梯次晋升办法,着力建设一支讲政治有信仰、抓发展有本事、善治理有方法、守纪律有情怀的村干部队伍。
莲花县作为试点县之一,改革后,村党组织书记年报酬平均增长20%,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年报酬最多可提高30%。“有奖有罚,有压力更有动力,争上游的劲头就更足了。”坊楼镇东边村党支部书记陈艳霞干得起劲。
聚焦村(社区)干部后备不足的难题,江西各地拓宽选配视野,回引1.2万名大学生到村工作,选培6万多名“新时代赣鄱乡村好青年”。全面实行社区工作者岗位等级序列和薪酬体系,按照每万名城镇常住人口拥有18人的标准,逐步配齐配强社区工作者队伍。
光有队伍还不够,后续的培养与监督必不可少。江西采取省级抓示范、市级抓重点、县级抓兜底的方式,每年举办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培训班;定期开展村(社区)党组织星级评定,全面检视村(社区)班子能力素质、干事创业、精神状态等情况,坚决调整不胜任不尽职人员;定期从优秀村(社区)干部中选拔选聘乡镇街道机关领导干部、事业编制人员,让干得好的有劲头、有奔头。
凝心聚力
共建共治共享
晚风习习,在上栗县金山镇高山村,一场“屋场贴心会”正在举行。从设施完善到村庄美化,村民围坐一起、畅所欲言。
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都有成就感。江西着力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乡基层治理格局,组织开展群众说事、民情恳谈、百姓议事等协商议事活动,协商解决涉及村(社区)公共利益的重大决策事项、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困难问题。
为提高基层治理的精细化水平,江西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服务,科学设置城乡网格,充实网格工作力量,完善网格运行机制。目前,全省共设置城市社区网格1.7万个、农村网格9.7万个,选配专兼职网格员17.3万人。
浮梁县为农村留守老人的手机设置“2”号快捷键,一键呼叫网格员。铜鼓县推行“一网五管家”治理模式,组建全能管家、帮办管家等五支“红管家”队伍,实现事在网中办、纠纷不出格、矛盾不上交。
提质增效
为民服务更加便捷高效
“环境变好了,配套设施也建起来了,越住越舒心!”上犹县城东社区陡水电厂小区居民罗女士讲起小区的变化,由衷感慨。
2023年,江西省委组织部、省住建厅联合开展“共建红色物业 共享美好家园”活动,陡水电厂小区由此发生蝶变。
鲜红的党旗与居民的笑脸相映生辉,红色物业有力推动了基层党建、社区治理与物业管理的融合共进,擦亮了居民生活的幸福底色。
“反映了暑假孩子没人带的问题,社区干部很快上门帮我把小孩带到社区的公益托管班。”家住共青城市鑫德嘉园小区的李女士连连点赞。
“食堂的饭菜干净又营养,每天还有这么多人一起吃饭,胃口更好了。”德兴市银城街道肯堂山社区的徐金香老人对社区“幸福食堂”赞不绝口。
……
遍布江西城乡的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记录着群众的幸福时光,网格里留下行行关切的脚印,便捷高效的服务让党群的距离更近了、群众的心更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