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区的“金果子”——河南商城县油茶产业一瞥
2025-05-01 19:22:00  来源:农民日报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近日,河南省商城县长竹园乡,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油茶花香。从山坡上远眺,层叠的油茶林如碧浪翻涌,细雨后的山岚薄雾如纱。大别山北麓的红色革命老区,漫山遍野的“金果子”正在生长。

  商城县是信阳市油茶主产区,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把发展油茶作为富民产业、生态产业、旅游产业来抓,不断延长油茶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推动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让农民群众收获更多“金果子”。如今,凭借油茶产业发展,商城县成为融合生态、产业、文旅的乡村振兴示范带。

  “老树新枝”形成产业规模

  商城县属于油茶自然分布区,有着约2000年的油茶种植历史,全县现有50年以上树龄油茶近两万亩,100年以上油茶古树约有5000株,长竹园乡是当地油茶古树主要分布地之一。

  山茶油是油茶籽榨出的油,含有多种矿物质元素,富含油酸和亚油酸,有助于软化血管、降血脂等。山茶油的烟点超过200摄氏度,更适合中国人的烹饪习惯,被誉为“东方橄榄油”。在过去,“一亩油茶百斤油,又娶媳妇又盖楼”形象地表达了当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我们村种植油茶的历史悠久,大部分油茶树都是野生的,别看它个小,但籽大,出油率高,价格要比一般的干油茶籽平均每斤高出4块多。”长竹园乡周湾村党支部书记周乾臣自豪地说。由于当地气候和水土条件非常适合油茶生长,周湾村家家户户都种植油茶,全村种植面积8000余亩。

  为实现“一亩油茶百斤油”的愿望,商城县与科研机构开展合作,选育合适的油茶新品种。通过低产林改造、油茶林补植补造等方式,采用“除杂疏密+配方施肥+高接换冠”等技术,长竹园乡完成了以白沙岭为核心的油茶低产林改造两万余亩,新造油茶林1100亩,“老树新枝”形成产业规模。

  在长园野生茶油有限公司的种植基地里,新品种油茶苗正在培养田中萌发,一部分嫁接在砧木上的油茶芽条已抽出新枝。技术专家丁大国介绍:“发展油茶产业十分不易,原因在于人工养护成本高、生长周期长,油茶苗需要培育两年才能在山上种植,过去的老品种油茶苗需要再等8到10年才能开花结果。现在我们引进的良种,挂果时间将缩短至3到5年,亩产将提升至20到30公斤,最高达60公斤。”

  素有“中原油茶第一乡”美誉的长竹园乡,20世纪90年代开始开垦荒山种植油茶,如今油茶种植面积高达12万亩。长竹园乡乡长董长城说,油茶产业带动5000多户群众增收,全乡仅油茶一项每年户均收入1万元,最高可达20万元。

  “花果同期”催生茶旅融合

  油茶树具有“抱子怀胎”的特性:每年10月开花,次年10月果实才能成熟,从开花到采摘需依次跨越秋、冬、春、夏、次年秋5个季节。采摘时,同一株树上往往同时存在花朵和成熟的果实。

  “花果同枝”这一自然奇观,被长园野生茶油公司转化为产业优势。公司依托万亩油茶基地的生态景观资源,积极探索“茶旅融合”新路径。在油茶基地间作、套种花卉、林果、中药材,建起农家乐、采摘园、露营地、民宿等,将特色产业与乡村旅游有机结合,让油茶基地不仅能产出“油瓶子”,还能吸引游客、带来人气,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出“油茶+观赏+养生+休闲”于一体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商城县林业局局长王善烽介绍:“全县拥有30多个油茶林下经济基地,已建成观音山、白沙岭两个油茶生态观光园,正在投资建设梅山油茶生态观光园,在冯店乡新建了千亩油茶古树博览园,完成了2300株油茶古树清理保护。”政策推动、园区带动、三产联动,让油茶产业之路越走越宽。

  同时,商城县还将目光投向了乡村旅游领域,积极推动油茶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充分利用油茶林的生态景观价值,打造了包括观景台、生态步道在内的多处景点,并举办了商城县(大别山)首届、第二届油茶花节等活动,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开发农家乐、采摘园等体验式项目,商城县实现了“以短养长”的策略,不仅丰富了油茶产业内涵,也为农村经济发展增添了新动能。

  “金色果子”守护绿水青山

  商城县紧抓中央财政油茶示范奖补政策机遇,出台了《商城县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构建起“新造+改造+管护”全周期扶持体系。全县油茶种植面积达45.81万亩,建成万亩以上油茶基地6个、百亩以上油茶基地460个,全县茶油产量达300万公斤,年产值达5.77亿元,吸纳全县15万人进入产业链条。

  基于“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商城县已构建起涵盖种植、加工、销售及衍生品开发的完整产业链,拥有年加工能力500吨以上的茶油加工企业4家,油茶加工作坊57家,各类油茶专业合作社126家,不仅解决了农产品销售难题,还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直接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在深加工领域,政府支持企业研发高附加值产品,如茶油护肤品、软胶囊等,极大开发了油茶的经济价值。

  合作社扮演了关键角色。长园油茶专业合作社整合了6万亩油茶基地和百亩良种育苗基地,促进规模化、标准化生产;设立油茶技术培训学校,帮助农户提升种植水平;担当着全产业链服务提供者,从种苗供应、农资采购到加工销售等一体化服务,构建着“产供销一体化”链条,同时拓展储藏、包装、运输等配套服务,降低农户市场风险,农户可通过土地入股、劳务参与、自主经营等方式获利。

  商城县配套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为产业发展筑牢根基;指导经营主体在油茶进入盛果期之前,利用空闲土地间作套种花卉、药材等短期作物,既增加了经济效益,有效缓解前期投入的压力,同时累计向农户发放油茶专项补贴上亿元。

  当前,商城县油茶产业正书写着“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生动答卷。正如“花果同枝”的油茶树,乡村振兴的梦想在此生根、开花、结果。

  余维峰 雷显会

责编:马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