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干部规划家乡在行动
2022-08-19 09:13: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作者:张祖权 李正付 陈如光 聂伟 倪怀成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最近,一封《@芷村籍干部,请您回家规划家乡》的家书在网络上火了。家书的执笔人是云南省蒙自市芷村镇8个村的村干部,在信的末尾,他们发出深情呼唤:“我们在您熟悉的村头路口等您!”

  这封情深意切的家书,是同期从云岭大地广袤乡村“飞”出的上万只“鸿雁”中的小小一羽。2021年,云南启动“干部规划家乡行动”,以乡情乡愁为纽带,组织动员广大公职人员返乡,帮助村庄开展有特色、有温度、有感情、可实施的规划编制工作,“为村子画一张振兴蓝图!”

  从种“产业”到种“规划”

  将乡情乡愁融入乡村振兴蓝图

  【新闻现场】

  盛夏时节,走进个旧市乌龟山柠檬种植基地,满眼翠绿,微风吹过,阵阵果香袭来,让人神清气爽。从引进第一棵柠檬苗开始,制定一套柠檬栽培技术标准、打造一条柠檬深加工产业链……这眼前的一切,都是“时代楷模”、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一趟趟往家乡跑,一点点“耕种”出来的。

  “我就是一个会种庄稼的农民!”在《自然》(Nature)等学术期刊发表过200多篇科技论文、获得过20余项发明专利的朱院士很谦虚。干部规划家乡行动实施后,他跑家乡更勤了。在他看来,能系统地为家乡“种下”一套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规划蓝图,要比单纯帮助发展一个产业有价值得多。为此,他围绕智慧农民、有机农业、农旅等,为老家个旧市卡房镇定制了一套操作性强的绿色生态规划方案,力求让家乡的大片荒山变绿色宝山。

  【纵深阅读】

  “云南省将‘干部规划家乡行动’作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广泛动员国家公职人员、能人和外出务工人员参与编制集农村产业发展、基层党建、人才发展和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为一体的‘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初步形成汇聚各方力量参与乡村振兴的局面。”云南省委组织部副部长李勇毅说。

  乡村振兴,规划先行。2021年,云南省委组织部、省自然资源厅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干部规划家乡行动”的通知》,细化目标任务,制定相关配套方案。明确干部规划家乡的主力是出生地或成长地在云南农村地区的在职在编机关企事业单位公职人员,利用节假日回乡参与村庄规划。计划用3年时间,按照2021年底前完成30%、2022年底前完成40%、2023年完成其余30%的进度,完成全省1.2万个行政村(农村社区)的村庄规划编制。

  为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云南省高度重视,专门组建了由省委组织部、省自然资源厅担任双组长,省发改委、财政厅、乡村振兴局等部门担任成员的项目组,16个州市成立领导小组,统筹行动开展。同时,压实县级党委主体责任、乡镇直接责任、村组具体责任。各地纷纷深入摸排、广泛动员,采取拨通一个邀请电话、编发一条动员短信、发出一封邀请函、召开一次动员会、建立一个交流平台、征集一次意见建议等方式,迄今累计组织动员了5万余名干部、能人和外出务工人员返乡。

  故土、回归、儿时的记忆,都是大家割舍不下的乡愁。在很多返乡干部看来,党委政府组织的这一行动“挠到了痒处”。“让我们有机会将乡情乡愁融入家乡建设中。”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保继刚等一批“深耕”乡村的专家学者纷纷受邀返乡。

  既重专业又重民意

  编制“从群众心里长出来”的规划

  【新闻现场】

  镇沅县者东镇木厂村地处哀牢山腹地,是我国最大的拉祜族支系苦聪人聚居村寨,“村四面都是山,小时候以为世界就是寨子这么大!”返乡干部、云南省委党校教师王生云告诉记者,为了走出大山,他埋头苦读,成为苦聪人中第一位北大学子、第一位博士。

  去年春节前,王生云收到了村“两委”的返乡规划邀请函。能有机会反哺家乡,他很兴奋。此后,他多次利用假期回乡调研,摸清村寨家底,逐步明晰规划思路:打造苦聪文化品牌,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王生云等人还专门为村子设计了一个Logo,“像一匹奔马,象征着苦聪人从此一马当先,奔出大山,奔向美好未来!”

  【纵深阅读】

  王生云是北大博士、省委党校老师,专业学识毋庸置疑,可让非规划专业出身的他去“跨界”画规划图纸,是不是有些强人所难了?

  据云南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赵乔贵解释说,云南这次发动干部返乡编制的规划,并非一般规划,而是“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要将耕地保护、生态保护、产业发展、用地布局、村庄建设边界统筹到一张规划图上。这些规划将作为下一步云南开展乡村建设的法定依据。

  返乡干部来自不同的岗位和专业,进入规划编制这个全新的领域,他们能胜任吗?

  云南干部返乡的门槛并不低。该省前期广泛动员、摸排出返乡干部16.7万人,各地组织部门从中精选了懂政策、懂乡情、懂群众、有感情的4.4万人发出“返乡邀请函”。永善县墨翰乡箐林村驻村第一书记何鑫搞了一个“双向选聘会”,从该村13名在外公职人员中确定3名最合适返乡的干部。

  即便入选了,返乡前也须先培训。云南把“多规合一”村庄规划的相关政策和技术要点等纳入返乡干部教育培训计划。截至目前,累计开展培训6196场次、培训62.3万余人次。云南省沧源县总工会副主席罗国东回到家乡勐省镇芒阳村前,先后参加了牵头人培训、规划编制培训等6轮培训才获准返乡。

  即便回了村,也不是返乡干部“官大说了算”。云南制定了村庄规划编制“7个环节28个步骤工作法”,厘清了返乡干部、地方党委政府、规划等相关部门、基层党组织等各方职责,各司其责,形成合力;成立4640个村级规划编制组,由返乡干部、村党组织成员、村民代表、驻村工作队员和规划等单位人员组成,5.2万余名干部、能人和外出务工人员和232家规划技术单位参与规划,“村党组织领导,大家商量着来!”

  过去,很多村庄规划是请城里公司设计,“钱花了,但不实用。”石屏县大桥乡乡长周岚感慨道,返乡干部发动“头脑风暴”,把新理念注入规划里,做出的规划既“千村千面”又“泥土味十足”。

  “一份好规划,应该是从群众心里长出来的规划,是群众愿意执行的规划。”李勇毅说。云南干部规划家乡的一大特色就是坚持群众主体,“我的家乡我规划”,通过“火塘会”“院坝会”等广泛听取群众意见,通过“四议两公开”商议规划内容,充分激发群众参与的主动性。红河州引导村民16.2万人次参与规划,梳理村民需求清单3601项,听取群众意见1500余场次。

  截至目前,云南已完成4366个“从群众心里长出来的”村庄规划草案,其中,2680个规划成果通过专家审查。还同步编制了基层党建和人才规划4424个。

  既要规划好更要建设好

  村庄从“美在纸上”到“美在地上”

  【新闻现场】

  在丽江市古城区束河街道中济社区普济一组,设施齐全的休闲广场、鸟语花香的花园、错落有致的庭院、宽敞平坦的石板村道,好一幅美丽乡村画面……而就在几个月前,这里还是一个生猪存栏上千头、污水满地臭气熏天的“泔水猪养殖名村”。

  “规划不从纸上落到地上,就是一文不值。”普济一组组长和茂根说,村庄规划确定后,村民全员投入,党员干部带头拆猪圈,清理私搭乱建近6000平方米,实施安全饮水、户厕改造、路面修整、风貌改造工程。“今天为乡村规划让路,就是为明天乡村振兴铺路”成为全体村民的共识。如今的普济一组成为了古城区“一村一品”乡村振兴精品示范村。

  【纵深阅读】

  规划的最大生命力在于实施。

  在沧源县勐省镇芒阳村,清澈的泉水流入水田,连片的甘蔗、火龙果映入眼帘……看着自己参与规划的美好村庄正一点点变成现实,沧源县总工会副主席罗国东很开心。

  石屏县异龙镇仁寿村曾是个渔村。村党支部照规划“按方抓药”,把打渔场景做成墙体彩绘,在废弃渔船上种花草……因成功保留了乡愁,村子被评选为云南省“干部规划家乡行动”省级试点村。

  “520,家乡我爱你!”双江县干部返乡规划行动,为520个自然村都定制了各具特色的村庄规划,用规划引领乡村建设。全县现已建成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1个、省级美丽村庄4个、省级卫生村庄10个,建成美丽乡村226个、鲜花盛开的村庄45个、洁净庭院8500户。

  如何避免规划只是停留在纸上、挂在墙上、喊在嘴上?

  曲靖市马龙区王家庄街道开展“我的家乡我建设”活动,组织党员群众参与村庄建设,改房、改路、改厕、改绿,形成“自己村子自己画、自己产业自己抓、自己发展自己想”的良好工作局面。

  红河州坚持规划建设齐步走、同推进,将政策项目、资金、人力向规划任务村聚集,推动规划成果落地落实。目前该州401个任务村已全部开工建设,对实用性村庄规划建设累计投入13.4亿元,产业振兴投入7.3亿元。

  玉溪市红塔区探索建立乡村规划运行保障、管理保障、资金保障制度,促进乡镇规划职能的落实,培养一批接地气懂规划的基层管理队伍,提高规划引领乡村治理现代化能力,让“规划先行”的意识深入人心。

  云南建立动态跟踪、定期研判、督导推进的工作机制,省级项目组办公室组建调研组,定期开展实地调研指导,强化对规划的督促落实。要求各地把县级乡村振兴项目库建设与村庄规划项目结合起来,共同谋划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振兴乡村的科学路径和有效举措。县级从空间、时间上统筹好人力物力财力,把资源资金与规划时序配对、与工作量任务量配对,提高财政、土地、科技、人才、金融的协同性。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加大投入力度,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乡村振兴的工作局面。

  彩云之南,远山如黛,近水含烟。伴随乡村振兴的号角声,数万干部返乡,和乡亲们一起奋战在儿时的大地上“写”未来,让一份份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好愿景落地生根。

  本报通讯员 张祖权 李正付 陈如光

  本报记者 聂伟 倪怀成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