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我怀揣着对基层工作的憧憬,来到河北省沧州市运河区小王庄镇强家坟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一职。未曾料想,初来乍到,便遇上了一项艰巨的任务——参与拆迁工作。
强家坟村,这个深藏于城市繁华背后的“城中村”,历经多次征收,遗留问题错综复杂,拆迁难度大。面对900多户村民不同的诉求与状况,上级部门牵头谋划,乡镇干部迅速行动,村“两委”班子积极配合,而我则有幸一起参与这项充满挑战的工作。
记得进工作组第一天,包片干部便掏出一个不起眼的小本本,笑着递给我:“这是咱们拆迁的‘秘密武器’。”我带着好奇,翻开本子,只见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拆迁进度,每一位拆迁户的职业背景、性格特点、经济状况、家庭构成以及社会关系网络等信息,甚至细致到每个人的特殊需求,如老人需要就近安置、孩子上学要方便等。他语重心长地对我说:“要想啃下拆迁这块‘硬骨头’,就得把每个人的情况摸透,量身定制解决方案,逐个突破。”
村东头开小卖部的老陈,房子拆迁后,货物无处存放成了心头大患。我们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协调临时仓库,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村南胡同里的张奶奶,坐在门前,泪水在眼眶里打转,舍不得那座陪伴她一生的老屋。我们围坐在她身旁,耐心倾听她的回忆,用温暖的话语描绘新家的美好愿景,张奶奶眼中的担忧渐渐被期待取代。村北的老强一家,因征拆款分配问题争得面红耳赤,我们又化身调解员,用真诚与智慧,化解了家庭内部的矛盾……就这样,拆迁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很快便到了验房阶段。
验房工作时间更紧、任务更重,我们这一组需要在一周内完成西区400余户村民房屋的评估验收。为了更精准地定位村民房屋,我利用自己多年建筑学专业的优势,借助绘图软件,绘制出详细的路网建筑图,并导入手机,实现快速导航。
整个过程中,我们遭遇过委屈,也被感动过。记得验房的第5天中午,酷热难当,在一户村民家门前等待时,我感觉自己要中暑了。隔壁大婶见状,立刻热情地招呼我们进屋,还递上了清凉的矿泉水,嘴里念叨着:“这大热天的,你们也不容易呀,快进屋凉快凉快。”虽然大婶家已经搬空,连个能坐下的板凳都没有,但那一刻,我还是被感动了。除了感动,我也想着还得为村民们再做些什么。突然想起了自己大学时所学的BIM建模技术,我便尝试着在电脑上,运用它构建出拆迁安置区的三维建筑模型,并制作成VR小程序上传到手机里,村民们只需轻点手机,便能身临其境地感受未来家园的美丽与温馨。这一创新举措,极大地增强了他们对新生活的期待,为拆迁合同的顺利签订奠定了基础。
如今,拆迁工作早已结束,拆迁指挥部常常亮到深夜的灯光也已熄灭,但那些被妥善安置的笑脸都如夜空中的繁星,照亮我前行的道路。
纪伟洁
纪伟洁 田林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