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徐沟镇清德铺村担任村党总支书记助理的700多个日夜即将画上句号。深夜点开电脑中的文档库,查看档案柜中堆叠整齐的文件,我不由回忆起我扎根乡土的种种努力。
初到清德铺那日,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贾晋斌带我去看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种植基地。站在千亩红薯田边,他弯腰抓起一把土:“咱这沙壤土能种出最甜的红薯,可要让乡亲们的日子也甜起来,得靠实打实的功夫。”
第一次参加村党总支主题党日时,贾书记特意把我安排在离他最近的位置。那天的议题是“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但贾书记开口却先问起各家的情况:“老韩家旁边的垃圾清理没?”“村西头灌溉井的维修进度如何?”他会后告诉我:“小王,在村里开会不能光念文件,得把会开在田间地头、开到老乡心上。”原来,贾书记手机里存着全村711户的民生台账,从孤寡老人的常用药,到村里育苗期的墒情预警,事无巨细。
一天,我随村党总支副书记陈慧萍走访,来到贾大爷家,我在心里默念着“两不愁三保障”政策,慧萍书记已经麻利地掀开门帘,热情地招呼道:“老哥,今儿午饭沾片子的味道咋样啊?”在炕头上,她一边帮大娘挑黄豆一边唠家常,自然带出低保复核的事。当她带着我用一天时间跑遍全村15户低保户,教会我辨认谁家窗台落灰是外出打工、谁家灶台冷清是遇到难处时,我才明白“入户”不是填表这么简单,每一个数据后面都有带温度的故事。
现在,曾经手足无措的大学生,已能说出地道的方言,也能独自处理村民的矛盾纠纷。我感觉我在清德铺村真正长大了。
王欢
王欢(左)走访农户。(清德铺村村委会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