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亚夫年逾八旬为何种高粱
2022-08-05 15:52:00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记者 张宣 实习生 孙广哲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8月2日,下午4点,太阳开始偏西,有了丝丝的风。在句容市天王镇戴庄村,时代楷模、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赵亚夫和往常一样来到高粱地。今年首次试种的十亩高粱,还有十来天就要收获了。热气蒸人,赵亚夫穿着绿色T恤衫,身边是绿油油的高粱叶、红彤彤的高粱穗。

  高粱通常在北方种植,年逾八旬的赵老怎么尝试起了新鲜事?

  好酒还需高粱香

  等待下田的间隙,赵老坐在会议室椅子上,端着茶杯,和身边人轻快幽默地聊着天。

  记者问:“赵老,您为什么要种高粱呢?”

  赵老眼睛一亮,迅速接过话题。“为什么种高粱?酿酒啊,香啊!”众人爆发出一阵笑声。赵老随后解释,白酒的主要原料是大米,但需要添加高粱,使酒味更醇香。镇上的酒厂,每年所需高粱都是从外地采购,不仅路途遥远,而且成本高昂。

  赵亚夫敏锐捕捉到这个信息,一个大胆的想法就此诞生:尝试建立本地规模化酿酒高粱生产基地,保障优质原料供给,最重要的是,通过地方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农民增收。

  “我省著名的洋河、今世缘酒厂都有自己的高粱种植基地。”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亚夫科技服务涟水高沟工作站站长李春宏补充说,这相当于“自产自酿”。

  高粱通常在北方种植,它能够适应江苏的气候吗?“总体来说,高粱不存在水土不服的情况。”赵老笑言,早在上世纪50年代,全省高粱种植面积就超过600万亩,只不过那个年代人们种高粱是为了吃饱肚子。“旱改水”后,全省都在种口感更好的水稻,高粱作为粮食作物慢慢退出了江苏的田野。

  林绿水清支撑有机种植

  “北方高粱一种一大片,直接买不省事吗?”记者表示了心中疑惑。赵老则回复道,“我们种的可是有机高粱。”

  “一般人觉得,有机栽培就是不用化肥、农药,不用转基因种子,其实并不是。”赵老说,为了实现农产品高产,有些地区大量使用以石油为主的能源和原料,大量使用农药、化肥,造成土壤微生物、昆虫等大量消失,农地生态系统被破坏,这样的“石油农业”难以长远发展。

  “有机农业的重点并不是不用农药、化肥,而是要培育生物多样性、修复农业生态系统,探索新的农业发展模式。”赵老说,种植有机高粱需要整个生态系统的支撑,整个村要全面规划原有的物种结构、品种组成。比如,可以主打水稻产品,辅以果蔬产业,组合饲养猪、羊、鸡、鸭等。要在生物多样性的农业发展规划基础上,考虑种植有机高粱,而戴庄经过近20年的探索,如今林绿水清,正适合。“在戴庄,你还能时不时看到野猴子和野生娃娃鱼哩!”赵老自豪地说。

  “一开始说种高粱,我们很意外——以前从没种过这东西,也没有好的种苗。”戴庄有机农业合作社技术员任广明说。

  “我们从省外引进良种后,通过本土化栽培技术使之适应省内气候,经过适应性的评价、鉴定、栽培,再植入赵亚夫倡导的有机理念,没想到,第一年就试验成功。”李春宏说。

  赵老指着高粱地里的牌子告诉记者,这些高粱是今年4月4日育种、5月5日移栽的,现在长满了红穗,比人还要高,再过10多天就可以收获了。这一季高粱收完后,把茬口留高一点,还能再长一季,“就像割韭菜一样,能提高产量。”

  “想把‘戴庄经验’推广开”

  “高粱长势非常好,不打农药,无公害。你看,还有七星瓢虫在叶子上翻滚,这是不打农药的最有力证明。”赵老说,从观摩结果看,预计亩产达400公斤。

  记者看到,许多鸟盘旋在高粱地上空,时不时飞下来啄一口。赵老却不以为意:“算啦,我们的种植面积大,鸟吃掉一点、虫子吃掉一点也不要紧。”

  戴庄从2004年开始探索有机农业模式。在当地村民眼里,赵亚夫下田指导庄稼种植是“家常便饭”。这些年来,戴庄种水稻没喷过农药,也没发生病虫害;果树刚开始种植的那一两年需要喷农药,后来也完全自然生长。在有机农业模式下,虫子对农作物的影响微乎其微。在戴庄的稻田里,发现过130多种昆虫、水生动物等。

  此次种植有机高粱,除了最开始选用抗病品种,赵老更注重采用健康管理模式。播种密度较稀,高粱地通风透光,从而让高粱充分吸收有机营养、矿物质营养等。“生态修复好了,自然不需要农药。”赵老乐呵呵地说,生物多样性的农业技术体系完全适应了有机高粱的种植,有机高粱又可以成为生物多样性农业技术体系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眼下淮安、宿迁种植的还是普通高粱,赵老希望把有机高粱种植经验传播出去。此外,除了酿酒,有机高粱也可以用于副产品生产,种植有机高粱还需考虑全省的市场需求。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销、实现农民富——“我想把‘戴庄经验’继续推广开,助力江苏农业进一步转型为可持续发展模式。”赵老建议,不妨按照湿地、平原、丘陵不同生态类型,每种类型下设两个示范村进行探索。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