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树坪米粉作为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青树坪镇的特色美食,承载着深厚的地域文化底蕴,逐步发展为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成为湖湘饮食文化中的一张烫金名片。青树坪米粉不只是一碗简单的吃食,而是深深扎根于当地生活、承载着无数人童年回忆与家乡情愫的文化符号。
青树坪镇共有3家规模化米粉工厂与6家手工作坊,2024年总产量高达9000吨,其中包装粉1800万包,年产值1.8亿;带动直接就业700人,带动种养植户3000多户。生产米粉,一年要用掉大米5000吨、玉米淀粉1500吨、猪肉1000多吨,此外还有大量的花生、葱、辣椒、食用油等,供应链上的种植、养殖相关产业跟随青树坪米粉产业不断发展。
目前,青树坪米粉产业发展瓶颈有三个:缺乏生产标准,产品质量参差;缺少龙头企业,品牌建设不够;同类竞争激烈,市场覆盖不足。面对挑战,青树坪镇正以系统思维谋划破局之路。
首先是标准化筑基,科技赋能品质。目前全镇推进“青树坪米粉”商标注册,以便做公益商标;成立青树坪米粉协会,制定涵盖原料采购、生产工艺、产品包装、储存运输等环节的全链条标准,明确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指标和检测方法;打造覆盖前端、生产端、服务端的完整产业链,包括第一产业(米粉稻的种植)、第二产业(米粉生产加工)和第三产业(服务、销售、文旅融合等)。
其次是明确品牌定位,加强品牌建设。青树坪镇正在申报青树坪米粉国家地理标志品牌,培育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省级和国家级龙头企业,向国家级产业强镇发展。同时挖掘青树坪米粉的历史文化、地域特色和产品优势,结合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心理,打造具有独特个性的品牌形象,将一碗米粉的故事融入地域文化,讲好青树坪米粉故事,提升品牌辨识度。
最后是发展农文旅模式,提升市场竞争力。借助互联网经济,培养电商主播,搭建线上销售渠道;以“品牌+文化+体验”的新模式破圈,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集农耕、民俗、美食等于一体,不断巩固和发展“青树文旅”,让食客在品尝美味的同时触摸历史温度,从“卖产品”升级到“卖体验”。鼓励企业加大产品研发投入,不断创新产品种类和口味。注重产品包装设计的创新,采用环保、时尚、个性化的包装,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吸引力。
通过标准化筑基、科技赋能品质,品牌化破圈、文化赋能价值和市场化拓展、模式赋能销售等对策措施,该产业有望突破瓶颈可持续发展,走向全国乃至国际市场,成为湖南米粉文化的杰出代表。
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青树坪镇双建村党总支部书记助理 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