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榜样特别策划丨回访第28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朱霞:治村恰似育新苗
2025-04-25 10:06: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编者按

  火红的5月,绽放的不只是花朵,还有耀眼的青春。在5月,青年是当之无愧的主角。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一年。自2021年“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至今,一批批年轻的乡村干部响应时代召唤,挺膺担当,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了澎湃的青春力量。

  田间地头已成为年轻“头雁”们施展抱负的广阔舞台。2021年至今,共有12名乡村干部光荣跻身“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榜单,成为广大青年争相学习的榜样。他们是村党组织书记、驻村第一书记、乡镇干部,翻开他们的履职“成绩单”,有的是乡村产业发展的开拓者,有的是服务群众的贴心人,有的是基层治理的创新者……他们用青春和汗水在广袤田野上勾勒出一幅幅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的振兴画卷。

  近日,记者回访2021年以来“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中的部分乡村干部,探寻青年榜样们的奋斗轨迹,揭示乡村振兴需要怎样的“青力量”。

  策划 陈炳山 许露露

  统筹 许露露

治村恰似育新苗

朱霞

  榜样档案

  第28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朱霞

  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台源镇台九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湖南省嘉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清晨七点,湖南省衡阳县台源镇台九村,太极拳的乐声准时划破薄雾。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朱霞总是站在队伍前端,身后几十位老人缓缓起势,动作整齐如风吹稻浪。

  “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党的二十大代表、全国三八红旗手……载誉归来,首先迎上来的是村民们的期待,对她来说既是动力也是压力。2024年老书记卸任时对她说:“治村犹如育新苗,急不得。”这句话成了她应对压力的良方。

  “村庄是台老机器,得先找到生锈的齿轮。”朱霞这样形容初上任时的困境。台九村的劳动力多在外打工,留在村里的多是老人、妇女和儿童,邻里矛盾往往源于“闲出来的计较”。凝聚人心,是朱霞面临的当务之急。

  于是,她将村里的广场,改造成了“文体大舞台”,购置音响设备,打出“太极拳+广场舞+歌唱比赛”的组合拳。这也是村里后备力量们展示自己的舞台:“我对他们的要求,就是每天清晨到广场给老年人们领舞,每周编排新的舞蹈与歌曲,开乡间音乐会,并将村里的美好故事剪辑上传到社交媒体平台上。”渐渐地,村民们精神面貌越来越好。

  一年时间,朱霞在实践中摸索着工作方法,还学会了“四两拨千斤”。有一次开党员大会时,朱霞自掏腰包安排村民们去建得好的村参观,让他们知道其他村的村民怎么拆除危房、猪栏,参与村庄建设,又是怎么跟村干部通力合作,才有今天的好日子。返程途中,大巴车成了“移动议事厅”。“人家能把烂猪圈变成金窝窝,咱们还守着危房等塌吗……”听着村民们的议论,她知道,这件事做对了。

  在朱霞的努力下,台九村现在正在推进烟稻轮作示范区建设。这一模式可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让村民们多一份收入。她还为村里的妇女开辟了一条“巾帼增收路”:联手相关部门推出“家政训练营”,培训育婴护理、收纳烹饪技能。她把私家车改成“就业直通车”,只要找到工作就挨家接人送往县城雇主家,大家都夸,“咱们书记真有办法,干一件事成一件事。”

  对于朱霞而言,今年的另一件大事,是她成为了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学的在职研究生。“在农村,不是与农民打交道,就是与农作物打交道,重返校园缓解了自己的本领焦虑,也为台九村发展做好知识储备。”朱霞说,“荣誉属于过去,耕耘永远在路上。”

  记者 华贤东 通讯员 罗灿

责编:马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