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省浏阳市葛家镇金源村,一簇簇火红的辣椒里藏着三代人接续奋斗的传奇故事。
走进金源村的现代化农业基地,“辣三代”杨剑锋正与团队成员探讨着辣椒突变体的培育方案,智能温控大棚里跳跃的电子数据与蓬勃生长的辣椒苗相映成趣,勾勒出一幅科技兴农的生动图景。
这篇热辣的沃土,还要追溯到杨剑锋的爷爷杨意红。这位被村民们称为“辣椒大王”的老人,在60余年里培育出了300多个辣椒品种。从小与杨意红相伴耳濡目染,杨剑锋自己说是在热辣的事业里长大,一点也不夸张,这也直接促成了杨剑锋回村干事创业。“在爷爷的影响下,我大学毕业后回到农村扎根农业成了农民,投身于一家人为之奋斗的事业。”
在这个“辣椒世家”,创新基因代代相传。杨剑锋的父亲杨以龙将辣椒事业拓展至海南南繁基地,搭建起“候鸟式”育种体系。而接过接力棒的杨剑锋,用物联网技术让传统大棚焕发新生。走进升级后的智能温室,只见传感器实时监测着环境参数,手机轻轻一点,遮阳帘便自动开启,滴灌系统精准浇灌。
“这些‘黑科技’可都是我们自主研发的专利。”杨剑锋展示着温控系统专利证书,11项实用新型专利见证着这位新农人的创新足迹。在杨剑锋的带领下,湘天科技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快速发展,目前年销售额已达500余万元。
品种改良,创新无止境,杨剑锋也接过了爷爷未竟的事业。“怎样才能让辣椒抗高温、更高产?”为攻克这个难题,杨剑锋不记得自己翻阅了多少资料、跑了多少趟农业院校求助专家。这些年来,杨剑锋参与选育出上百个辣椒新品种,其中14个品种获得国家农产品认定证书,培育的辣椒新品种在全国推广种植面积已达20多万亩。
在合作社的展厅里,“葛家鸡肠子辣椒”地理标志证书熠熠生辉。这个形似鸡肠的皱皮辣椒,如今已成为带动乡亲致富的"金钥匙"。2017年,杨剑锋协助葛家镇完成了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葛家鸡肠子辣椒”项目申报;2023年,创新推出“公司+合作社+农户+村集体”四位一体模式。为当地村民提供就业岗位40余个、为村集体经济贡献超40万元。
有了辣椒这个产业抓手,葛家镇已经绘就了未来发展的蓝图:到2025年,要实现浏阳境内的3000亩标准化种植,打造亿元级辣椒产业链。
对于杨剑锋个人而言,他则将目光更多地转向了科研与技术帮扶。据他介绍,如今合作社不仅吸引了湖南农业大学校长邹学校的院士团队工作室、辣椒突变体试验田双双落户,推动了葛家鸡肠子辣椒产学研体系的发展,也开设“田间课堂”传授种植秘籍。
“葛家鸡肠子辣椒的种植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增收、老百姓在家门口致富的双赢。我热爱农业,希望把学到的农业技术、积累的田间经验分享给更多返乡的青年人,也希望为实现辣椒红、产业兴、村民富贡献自己的力量。”杨剑锋说。
通讯员 陶佑强
本报记者 华贤东
杨剑锋(左)与爷爷杨意红(中)和父亲杨以龙(右)展示丰收的葛家鸡肠子辣椒。(葛家镇人民政府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