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村之路·结对蹲点|豫北山村“逆袭”背后的“三驾马车”
2023-08-16 15:28:00  来源:乡村干部报网  作者:刘凤双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盛夏,雨后,尚未散去的云团盘踞在太行山顶。山脚下,红旗渠畔的豫北山村——河南省林州市黄华镇庙荒村,被雨水冲刷过的砖瓦农房格外洁净,比平日更添几分古朴静谧。漫步其中,不时遇到几个正在闲聊的村民,他们微笑着投来和善的目光,落落大方。

  这是庙荒村给记者的最初印象。结对选调生、庙荒村党支部书记助理王婷告诉记者,“真实的庙荒远比看到的更加立体”。10年前,庙荒村坡多地少,曾是河南省省级贫困村,也是黄华镇唯一的建档立卡贫困村。2018年,庙荒村摘掉了“贫困帽”,如今更是成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从“后进村”到“明星村”,庙荒村到底因何而变?记者与王婷结伴,共同探寻其“逆袭”背后的历程与动能。

  庙荒村一角

  头雁:“女汉子”肯吃苦思路活

  初见庙荒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郁林英时,她刚做完汉服妆造,一袭粉杏色的温柔装扮难掩她雷厉风行的风格。“我刚开完会回村,这会儿得先去汉服馆拍宣传照,天黑前要拍完。”郁林英和记者打了个招呼,便匆忙离开。

  忙碌是郁林英的工作常态。今年56岁的她,是个“外来媳妇”,嫁到庙荒村的第5年进入村委会,8年后开始担任村委会主任。2012年,时任村书记因身体原因卸任,上级党组织劝郁林英参加换届选举。

  彼时的庙荒村,村民行路难、吃水也难,村集体经济一穷二白。即便郁林英把小家庭经营得有滋有味,也用20多年的踏实肯干表现出较强的能力,但“穷惯了”的庙荒人,还是不相信她能拔掉庙荒的“穷根”。郁林英回忆说:“以前选举都是满票当选,我参加换届那次票数少了。”

  语言在质疑面前显得苍白,郁林英没有多解释。她从群众最看得见的村容村貌着手,多方奔走争取建设资金,打通了5个自然村之间的道路,又陆续推进其他基础设施建设,沉寂的穷山村有了苏醒的迹象。2015年重阳节,郁林英和时任驻村第一书记陈军入户慰问老人。老党员刘明生拉着陈军的手问:“我们村还有希望吗?”

  被深深刺痛的郁林英,不放过任何发展可能。那年底,乘着林州发展光伏产业的东风,她为村庄争取到120千瓦村级光伏发电站项目,村集体当年增收10多万元。差不多是同一时段,听说有公司要在黄华镇投资开发旅游项目,她多次到外地登门拜访,最终让太行观霖乡村生态旅游项目落户庙荒。

  旅游项目的落地,坚定了郁林英发展民宿的想法。可连绵起伏的太行山脉,在为生态旅游发展赋能的同时,也阻隔着村民的眼界和思路。面对民宿这一新鲜事物,生活刚有起色的庙荒人顾虑很多,不敢轻易尝试。于是,郁林英组织村民外出“取经”,回来后,老党员刘明生把自家房屋改成民宿,陆续带动十几户村民办起了农家乐。

  和村庄改变同步发生的,是村民对郁林英的态度。“别看现在大家信我护我,刚上任的时候,有人往村委会办公室里扔石头……”说到此处,平日里刚强的郁林英红了眼眶,欲言又止。后来,王婷告诉记者,工作上雷厉风行的郁林英,其实内心细腻又敏感,“她默默消化了很多情绪,然后继续埋头苦干。”

  庙荒村民居

  团队:每个人都“眼里有活”

  8月2日上午9点,在庙荒村乡村振兴产业产品展厅,村干部宋玉峰正忙着搬运代加工厂发回来的农副产品。与此同时,刚刚结束一场讲解的讲解员莫凯芳走进门,边用手扇风边说:“今天上午有5场讲解,待会儿要去汉服馆帮忙做妆造……”

  庙荒村之所以能“逆袭”,除了有好的带头人,还得益于一支富有战斗力的团队。黄华镇党委组织委员马萃说,庙荒这支团队并不限于5名村班子成员,还包括像王婷、莫凯芳这样的“新庙荒人”,他们各自有分工又懂得合作,每个人拉出来都能独当一面。对此,身处其中的王婷感受深刻。

  去年11月,王婷以选调生身份来到庙荒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初来乍到的王婷发现,像庙荒这样发展靠前的村,村里早已形成成熟的角色分工,她不知道具体能为村里做些什么。在郁林英的建议下,王婷决定将重点放在对外宣传上,在文字、图片及视频上发力,从而渐渐找到了自己的工作定位。

  “刚开始甚至觉得比较清闲,现在简直哪哪都是活儿。”王婷说,“眼里有活”的这种状态,其实是在庙荒团队里耳濡目染习得的。比如说宋玉峰,前段时间他看到村民做串花费时又不赚钱,于是将大家组织起来采摘蒲公英,收购之后炒成茶放在产品展厅卖。王婷说,“他是那种路上看到石头,也会捡起来塞进石坝的人,眼里非常有活。”

  再比如村干部刘广庆,2018年进入村“两委”班子,按照分工主要负责文明建设,有时村里访客多,他还兼职担任讲解员。为了讲好“庙荒故事”,刘广庆还跟着手机APP苦练了很久普通话。“我们是分工明确又团结协作,谁有事请假,其他人都能顶上。”说起自己所在的团队,刘广庆也有些自豪。

  好的队伍,管理很重要。“镇上交给你什么任务?为什么这样处理?怎么不通气?”准备下楼吃晚饭时,郁林英接到了一通工作电话,不知道话筒那端说了什么,她的笑容逐渐僵硬。她随即拨通村干部的电话,语气严肃地抛出三连问。听到对方的解释后,郁林英的语气缓和下来,临挂电话时不忘让他到村部吃晚饭。

  团队这种紧张时刻,王婷早已见怪不怪。她告诉记者,郁林英性格直率,所有事情摊在面上讲,赏罚分明。正因如此,团队内部早已形成了一种默契,工作上有话直说、就事论事,而情绪也不会带到生活中。“带队伍就像带孩子,该宠的时候宠,该吵的时候就要吵,严管和厚爱要并重。”郁林英道出了团队建设的心得。

  到村任职选调生王婷(右二)着汉服巡游

  理念:用品质带来“人气”

  8月2日午饭后,记者跟着王婷到汉服体验馆帮忙,10多名到村写生的学生正在试服装,热烈氛围丝毫不输室外温度。怎么想起来在村里开汉服馆的?王婷一边帮客人试装一边告诉记者,乡村旅游发展赛道越来越拥挤,庙荒村旅游发展虽然起跑不晚,且临近两个景区,但也面临游客“游不久”“住不下”的困境。为了让更多人到村里“驻留”,庙荒在丰富消费选择和提升游玩体验上“做文章”。

  前段时间,郁林英敏锐捕捉到“古风热”,决定在村里打造汉服体验馆。7月初,她带着刘广庆和王婷到山东曹县选品,货比三家后敲定51套汉服。随后,她把儿媳妇叫回来,紧急培训王婷等年轻人的妆造技术,又说服在外务工的侄女回村专职运营。“这几天,我们全员上阵体验汉服,照片和视频发到网络媒体后,也吸引了周边的年轻人到村体验。”王婷笑着说。

  开办夏日灯光节、丰富群众“夜生活”,是庙荒村开门揽客的另一个“重头戏”。庙荒村南北两侧是景区,白天晚上都很热闹。而夹在中间的庙荒村,随着夜幕降临却安静下来。如何“做加法”发展庙荒的夜经济?今年春天,郁林英带着大家多次“头脑风暴”,最终决定打造夏日渠畔灯光节。理由很简单,夏天晚饭后到睡觉前有大把时间,相比之下可选择的娱乐却比较少。

  拉资金、请团队、做设计……经过几个月紧锣密鼓的准备,7月28日,庙荒村为期一个月的渠畔灯光节开幕。夜幕降临,渠畔之上升腾起水雾,配合不断变换的灯光,吸引了周边群众前来游玩。以此为契机,庙荒村链接“水枪大战”“汉服巡游”“音乐节夜市”等,以丰富的消费选择拉长游客在村停留时间,增加了本村甚至周边群众的收入。

  游客进村要有得玩,还要玩得好。记者注意到,“放心消费在庙荒”的标牌,在村里随处可见。王婷解释,庙荒村是河南省放心消费创建示范乡村,“主打一个放心,价格、质量、服务上有任何问题,消费者都可以找我们。”除此之外,村里还请来专家开展标准化培训,全方位提升村民开门迎客的服务质量,“让游客愿意来,来了不白来,来了还想来。”

  观山小苑、自强小院……行走在庙荒村,每隔一小段就有农家乐或者民宿。村民李卫青家就在村头,游客进村出村都要路过。2018年,在外务工的李卫青回村,把自家楼上的空房间改造成民宿,同时开起了小卖部和农家乐。李卫青说,“各种手续什么的都是村里统一办的,一点不用我们烦神。”今年五一假期,忙不过来的李卫青,还把丈夫和儿子喊回来帮忙。

  立足现在,放眼长远,庙荒村还成立了旅游公司,以“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统一打造并运营“渠畔人家”。“这些都是村里统一打造悬挂,就连名称都是抽签决定,拎出来是各具特色,整体看又浑然一体。”指着门口悬挂的木制招牌和对联,王婷告诉记者,除了做好这些小细节,村里也在谋划发展的大方向,准备开办培训学院,在“留得下”上继续发力。

  庙荒村一景

  蹲点手记

  庙荒村“逆袭”的关键是什么?这是蹲点之初,我就抛给选调生王婷的问题。只是王婷去年秋天到村,虽然正亲历着庙荒村的发展,但缺席了庙荒村的“逆袭”过程,因而她一开始没能给出清晰而完整的回答。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成为我蹲点庙荒村的主要任务。在我同王婷沉浸式工作生活中,情谊变得深厚,答案逐渐明晰。

  蹲点期间,王婷带着我走村入户,介绍见到的每个村民和角落,也向村民认真介绍我。我俩在村部吃大锅饭,知道我喜欢吃辣,她会在土豆粉条里特意加点辣酱。林州话不好懂,和小伙伴聊天时,她会贴心提醒大家切换普通话模式……她用舒服不过度的方式,妥帖照顾着我。

  蹲点尾声时,我和王婷已无话不谈。她着眼于庙荒未来发展,回抛给我一个问题:“你觉得庙荒村继续发展还差点什么?”说实话,我无法准确回答这个问题,只能说些普通游客的体验供她参考:一是庙荒村的辨识度还不够,二是村内景点无法支撑游客深度游。对此,王婷其实很清楚,只是没有想好解题思路。王婷说,她想把村里趣闻趣事写成文章,但又担心自己无法驾驭。我和她说,或许我们可以共同完成这件事。“真的吗?”王婷眼睛亮亮地看着我,惊讶又高兴。

  幸福庙荒的发展故事,我和王婷的结对情谊,全都未完待续。

责编:乡村干部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