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在乡间 | “画虎村”里的画虎人
2023-08-09 14:37:00  来源:乡村干部报网  作者:王建民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王建民和他的虎画作品

  手拿毛笔,蘸上少许墨汁,细心勾勒间,一只猛虎长啸着跃然纸上……我叫王建民,今年56岁,是河南省民权县北关镇王公庄村的一名农民画师。我尤其喜欢画姿态各异、威风凛凛的虎。

  我所在的王公庄村是“中国画虎第一村”。而在40多年前,这个位于豫鲁两省接合部的偏僻农业村,村民多以卖红薯秧苗为生。穷则思变,当时的村书记王田谋和我父亲王培灵商量了一条吃饱饭的路子:教村民们绘画“拔穷根”。于是他俩组织了16位学画的村民,拉土、垛墙、脱坯,盖了一间房子作为教室和画室,由我父亲教大家画画。到我16岁的时候,父亲送我去外地学画,学成后我回来一边种地一边画画。为了贴补家用,我还打过零工,穿街走巷做过小买卖。

  一开始我主要画灶王爷、门神、年画等,到20世纪90年代,无意中发现老虎画在郑州字画市场上很畅销,于是就买了几张回来临摹。我们把临摹的作品拿到附近集镇上去卖,每张卖了5元钱,这可把我们高兴坏了。我和几个农民画师开始转型,专门画虎。我们第一批画虎的,在村里最先买摩托、装电话、又换了小轿车。村里那会挂起了“牵着老虎奔小康”的标语。

  在我们的带动下,王公庄村渐渐成了远近闻名的“画虎村”。从自己去集镇上叫卖,到卖到全国各地,我们村的“老虎画”生意越做越大,村民的生活越过越好。

  近年来,村里强化党建引领,成立了画家协会、艺术馆。王公庄村相继获评“全国文化(美术)产业示范基地”“全国十大书画村”“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称号,“中国画虎第一村”成为河南省乃至全国的一张文化旅游名片。通过党委、政府牵线,我们村的虎画作品相继在中国美术馆、国家军事博物馆、中华世纪坛、上海美术馆、深圳美术馆等进行展出,还在海外多个国家进行了巡展。

  村里还带着村民们一起“骑”老虎奔共富,把金灿灿的文化资源转化成沉甸甸的真金白银。一个个绘画工作室如雨后春笋般“长”满田野,全村1562名村民中有900余人从事绘画及相关产业,夫妻画家、父子画家、姐妹画家比比皆是,可谓家家挂着虎画,户户有画虎人。

  我们村还拥有中国美协会员2人,省级美协会员73人,市、县级美协会员200多人。还有绘画经纪人56人,现任村书记王建金就是全村第一个卖画经纪人。在经纪人的“运作”下,画虎成了村庄的支柱产业,90%以上的绘画作品做到了以销定产,年销售画作9万余幅,40%的作品出口海外,年产值近亿元。其中最贵的一幅拍了600万元。

  村民家家住上小洋楼,不少人家还买了几辆轿车。我们还辐射带动周边两省数千名农民从事或经销农民画。从曾经“挑着担子上街卖”,到如今“不出门能销万里”,村里年轻一代能娴熟地运用网络平台直播带货,现在全村的网络粉丝有4000多万,有时候一户一晚上能卖出几十幅画。

  画虎之路越走越宽。不光村民自己画,村里还抓住发展文旅产业的机遇,升级打造画虎文化IP,成立王公庄艺术小镇、大学生文创研发基地、艺术品类电商产业孵化基地,还和清华大学共同创建清华美院农道学堂,“量身定制”了一批不同风格的农民画院,吸引游客住下来,画虎、赏景、品民俗,感受洋溢着艺术气息的农家乐。

  在我们村的文化广场上,有这样一句话:“这里是农村也是画院,我们是农民也是画家。”下地是农民,提笔是画师。村民们拿起希望的画笔,蘸满激情的墨汁,一起描绘着虎虎生威的幸福生活。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民权县北关镇王公庄村农民画师 王建民

责编:刘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