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大碗茶”喝出乡风文明好味道
2025-07-11 09:38: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我家田地在水渠上游,有水肯定我先用!”“这段时间天气本来就旱,你把水截起来自己用,我家田怎么办?农时耽误不起啊!”骄阳似火,比气温还火爆的争吵声传进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铁冲乡铁冲村党群服务中心,修仙寨中心组村民老薛和老易气势汹汹地走进大厅,铁冲村党支部书记易思维赶紧将他们迎进“村TC大碗茶事”调解室,为双方各泡一碗大碗茶。

  在铁冲村,常有邻里双方因土地、农田灌溉等引发矛盾纠纷,一度成为基层治理的痛点。为了将矛盾纠纷化解于萌芽,铁冲村以茶为媒,搭建场景化“大碗茶事”调解平台,通过固定调解点和网格化流动调解服务相结合,关口前移和回访跟踪相结合,实现矛盾纠纷化早化小化了,探索出“茶韵+法理”的柔性调解模式。

  “咱们先喝一碗‘冷静茶’,再说说咋回事吧。”易思维安抚道。与此同时,村“两委”干部、驻村工作队和“五老”调解员也纷纷来到调解室。喝了一口茶,老易打开话匣子,倒出了苦水。原来老易家、老薛家的农田共用一条灌溉水渠,但老薛私自改变水渠的水流走向,将本应流向老易家农田的灌溉用水截流,导致农田得不到充足水源,严重影响作物生长。

  在调解室,愤愤不平的老易和理所当然的老薛依然各执一词。“都是多年的老乡亲,抬头不见低头见,什么事咱们都摊开来讲。”“五老”调解员耐心地调解着。

  一口“大碗茶”,让原本针锋相对的双方与村干部、调解员坐在了一条板凳上,将感情融进茶里,把问题摆在桌上,说清事、讲透理。

  包片网格员和村干部赶往农田现场查看,发现老薛确实存在截流灌溉用水的行为。经过多方调解协商,老薛同意立即恢复水渠原有水流走向,保障老易家的农田正常灌溉,同时约定在灌溉高峰期轮流使用水渠灌溉,避免类似纠纷再次发生。在调解员的见证下,双方再喝一碗“和好茶”,签署《茶事和解承诺书》,达成和解。

  “矛盾纠纷化解既事关群众的切身利益,也考验基层治理效能。”铁冲乡相关负责人说,“在铁冲乡,每个村都在积极创新寻找最实用管用的化解矛盾办法。核心就是用乡风乡俗向群众讲情析理,用乡情乡谊消除隔阂,解决矛盾。”

  与铁冲村相距不远的高畈村,组建了“红杜鹃”五老志愿服务队,以金刚台妇女排的革命故事为切口,充分运用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结合红色文化主题教育和法律法规进村入户,推行“红(易激化)、黄(需关注)、绿(可疏导)”三色分类预警法,对摸排的矛盾纠纷分层分类、及时调解。

  近年来,铁冲乡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指引,积极践行“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依托“一站三中心”“大碗茶事”等协商议事平台,探索以“邻里和谐、产业振兴、乡风文明”为主要内容的乡村善治模式,着力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格局。今年来,铁冲乡累计调解矛盾纠纷64件,化解率100%,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

  本报记者 刘琼

  通讯员 张尹迪 王建鹏

责编:俞玺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