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夏”生产以来,考虑到群众晒粮难题,甘肃省武山县鸳鸯镇对辖区13个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和文化广场、机关单位院子等进行排摸,确定晒粮点17个向群众共享开放。
鸳鸯镇广武村党群服务中心大院,金色的阳光洒在打理得整整齐齐的橙黄色麦粒上。今年68岁的包爱生正在党群服务中心大院晾晒小麦,800多平方米的大院,被金黄的麦粒“占领”。“针对村民晒麦粒的难题,我们村党支部6月底就通过微信群、广播告知村民,村阵地的大院里能晒粮食,有孩子的还能带到文体活动室和农家书屋看书写字。”武山县鸳鸯镇广武村党支部书记年雯雯说。
鸳鸯镇党委书记何想忠介绍,鸳鸯镇结合推进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建设,不断拓展村阵地服务功能。入夏以来,村党群服务中心还设立了服务站,为群众提供饮水、休憩的场所,组织在职党员帮助群众开展晾晒服务。
今年以来,武山县以提升党群服务中心服务功能为抓手,在形式、风格等方面下细功、出精活,既建好又用好,既聚人气又聚人心,通过提供业务代办、快递代收代寄、农作物晾晒、免费停车等普惠性服务和老年人日常照看、学生作业辅导、暑假托管、跑腿送货等个性化服务,让党群服务中心人气倍增,真正成为融合区域资源的公共平台、服务党员群众的温馨家园。
甄赟
村党群服务中心成了晒麦场。(武山县委组织部供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