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岗“惊雷”,开启中国改革的春天
2024-05-24 09:13: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初夏的风,吹拂着郁郁葱绿的小岗,满目生机。

  大包干纪念馆内,一幅放大的历史卷轴,让久远的年代,逐渐清晰。

  1978年冬,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红手印”,实行“大包干”,恰似“一声惊雷”,从农村到城市,融化坚冰,开启中国改革的春天。

  46载变迁,小岗人始终坚持改革创新,奋楫争先,与时代共激荡。

  小岗,也是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诞生地。记者近日走进这片希望的田野,探改革之路,看今朝辉煌。

 

  大包干纪念馆广场。 (小岗村村委会供图)

  18枚手印载史册

  “一辈子也忘不掉啊。”在金昌食府,记者见到了当年“大包干”带头人之一严金昌。说起当年“壮举”,81岁的他仍历历在目。

  小岗地处江淮分水岭,以丘陵岗地为主,土地盐碱化较重,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差。“大包干”前,干活“大呼隆”,分配“大锅饭”,村民没有生产积极性,一年累到头,还是饿肚皮。1978年,安徽特大旱灾,小岗是重灾区之一。“我们当时冒着很大的风险,就是为了填饱肚子,不想再逃荒要饭了。”严老回忆道,“心里也不服气,我们是农民,怎么不会种地?”

  走进村民严立华家留存至今的茅草屋,1978年那个惊心动魄的冬夜,重回眼前。小岗村18户农民在此悄悄聚集,商议“分田单干”。昏暗的煤油灯下,密谈迟至深夜。“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大家以“托孤”的决心,在“大包干”契约上按下了红手印。谁也没想到,这一签一按,不仅解决了小岗村的温饱问题,也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大包干”实行第一年,小岗村就获得大丰收。这一年全队粮食总产量13.3万斤,相当于1955年到1970年粮食产量总和;油料总产量3.5万斤,相当于过去20年产量的总和。不仅结束了20多年吃“救济粮”的历史,而且上交国家粮食3200多公斤。

  1980年5月,邓小平在一次讲话中公开肯定了“大包干”。1982年,中央第一个关于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正式出台,明确“包产到户”“包干到户”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

  自此,以小岗村为起点,改革开放的春潮在华夏大地涌动。

 

  小岗现代农业种植示范区稻田画。 贾贵 摄

  革新奋进在路上

  宽阔的“改革大道”两旁,拔节抽穗的小麦随风摇摆,翻滚绿波。走进程夕兵农机大院,映入眼帘的是成排沐浴阳光的水稻秧苗。

  “现在是露天育秧,过段时间智能化育秧工厂启用后,不仅一次能育出可供1000亩大田使用的秧苗,还能实现自动补水、补光和保肥。”小岗村种粮大户程夕兵黝黑健壮,这位种了40多年地的“老把式”对记者直言,“我如今流转了700多亩地,一年收入40多万元,深刻体会到‘合’起来好!农业只有规模经营,才能更有效益。”

  这是小岗人的与时俱进。当年大包干由“合”到“分”,明晰农民的承包经营权,解放生产力;现在由“分”到“合”,小田变大田,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一路走来,小岗的命运,正如这土地的分分合合,也有跌宕起伏。

  因为守着自家一亩三分地,因为错过乡镇企业机遇期,新世纪前后,小岗村发展遇到瓶颈。2003年,全村人均年收入只有2300元,村集体存款为零。

  如何破局?唯有改革。面对新形势新问题,还是要靠改革蹚路,攻坚克难。这是当年安徽省选派小岗驻村干部沈浩和现任村党委第一书记李锦柱的共识。

  李锦柱向记者列举了这些年小岗村的改革成绩单。

  2012年,小岗村在安徽省内率先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通过“三权分置”改革,放活经营权,小田变大田,粮食总产量不断创新高。

  2016年,小岗村启动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成立小岗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社,实现从“户户分田包地”到“人人持股分红”的转变。

  2016年,小岗村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解决农民创业融资难问题。

  2021年,安徽省首家乡村振兴银行——凤阳农商银行小岗乡村振兴支行挂牌开业,量身定制“乡村振兴贷”“红色旅游贷”等多种金融产品,为小岗村产业发展引入更多金融“活水”。

  如今,北大荒现代农业示范区田里,多台无人机正在低空作业,一天时间,就可以完成500亩小麦的农药喷洒作业。监控室内,物联网智慧农业管理系统正在对农作物进行精准监测与实时管理,只要生长状况或环境变化异常,就会发出警报。北大荒集团七星农场驻小岗村技术负责人陆向导告诉记者:“北大荒2018年牵手小岗,利用先进的种植技术,让低产田变成规模田,水稻亩产从过去几百斤增加到1500斤,起到了‘做给农民看,带着百姓干,帮着村民赚’的示范效应。”

  小岗产业园内,盼盼、蒸谷米等多家企业构成的健康食品产业链初具规模,农业产业链条向纵深延伸。同时,红色旅游、研学实践、教育培训、直播电商等新兴富民产业蓬勃发展。

  “各位新进直播间的朋友为我们的产品点点赞……”返乡创业的80后主播杨伟介绍着本地生产的粉丝。2023年,杨伟和三个年轻人打造了“美丽小岗青力助农直播间”,目前已直播200余场。

  “欢迎来到小岗智慧民宿,我是您的小智管家……”走进极具江淮田园风光的小岗村宿,科技感扑面而来。“我们的理念是‘室内五星级,室外五千年’,以智能化设施和在地文化为卖点,为顾客提供舒适的住宿体验。”小岗村宿负责人韩正亮话还没说完,对讲机里传出催促的声音——“我这边有一个20人的预约团队,20分钟后到,需要一个导游。”他说声抱歉,转身忙去了。投资8000万元的小岗村宿,目前是皖北地区最大的乡村民宿群,“五一”期间,吸引不少周边游客。韩正亮和团队正致力于将其打造为小岗红色旅游的新名片。

  “我们通过做优一产、做强二产、做旺三产,推动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李锦柱欣喜地告诉记者,去年小岗村集体经济收入1420万元,相比2016年的680万元,增幅达109%; 4397个村民去年人均收入34900元,人均分红700元,相比2018年首次分红人均350元,翻了一倍。

  精神标杆立潮头

  在凯盛浩丰设施农业产业园大门前,记者乘坐的汽车被拦下消毒。这里,对于洁净的要求近乎苛刻。走进产业园,温控实时数据中心大屏上,监控画面呈现温室大棚的各个方位。一株株藤蔓上,挂着的樱桃番茄圆润饱满,十分诱人。

  “这个智能玻璃温室遍布400多个传感器,它们能收集温室内各项环境和番茄生长的各项数据并反馈至中央环境控制系统,环控系统根据设定的参数向执行器发送信号,自动调整温室内的温光水气肥等生长环境。”凯盛浩丰小岗基地副经理高宏伟向记者介绍,通过无土立体吊蔓式栽培、熊蜂授粉等现代化种植手段,生长出的番茄从大小、果形到酸甜度都实现了标准化,零激素零农残,在各大电商平台番茄类销售榜排名第一,并在各大一线城市热销。这个85亩的智能温室内,“田间”操作工只有25个人,但亩产量是传统农户种植的近10倍。工厂2023年初投产,年产值高达5000多万元,净利润1400多万元。“植物工厂是设施农业的最高等级。”高宏伟感叹,这句话在他10多年前上大学时,只在教科书上看过,今天竟成现实。

  凯盛浩丰将在全国复制小岗模式,5年建成50—100个温室,届时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温室运营商。这是智慧农业的样板,是新质生产力的代表。它预示着小岗的未来已来,超越常规、示范创新。

  李锦柱对于小岗未来蓝图的规划,打破了时空界限。他说:“我们要突破‘小岗’的地域局限,通过共同规划、共享资源、优势互补等方式,带动周边乡村抱团取暖,打‘小岗牌’,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协同发展。作为老典型,我们更要当新先进,让农村改革发源地在乡村全面振兴中走在前列。”

  小岗村今年的工作计划,多处体现“跳出一域谋全域”:深化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凤阳省际合作园区建设,办好长三角绿色食品加工业大会,加强与南京农业大学、江南大学、安徽财经大学等高校深度合作,搭建高等人才下乡平台,与院士共建小岗健康食品研究院等。

  采访李锦柱时,他刚从省里签约归来。小岗又有大手笔,以村集体公司参与成立规模80亿元的安徽省绿色食品产业母基金,组建小岗乡村振兴子基金,约7亿元规模,整合各类资源,探索乡村振兴资金投入渠道,撬动社会资本,推动乡村产业提档升级。

  如今的小岗,不仅是一个地名、一个品牌,更是一个精神标杆。小岗人在以实际行动赋予小岗精神新的时代内涵。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赵树凯认为,46年过去了,小岗精神并不过时。因为,小岗人代表的农民首创精神和历史力量,开创了新体制。这种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在今天的中国,仍有现实意义。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小岗村考察时指出,唯改革才有出路,改革要常讲常新,希望小岗村继续在深化农村改革中发挥示范作用。

  “我们将打造创新小岗、美丽小岗、实力小岗、幸福小岗,同时不断挖掘小岗精神的人文内涵和时代价值,让来到小岗的每个人都能获得不断前进的精神力量,把小岗精神转化为发展的重要支撑。”对未来,李锦柱充满信心,也深感任重道远。

  本报记者 汪秋萍 刘琼

  通讯员 黄振 王德超 贾贵 韩雅霜 王然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