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废为宝 村里有了“聚宝盆”
2025-09-19 09:08: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9月初,在湖北省松滋市洈水镇豹子岭村上空,一架无人机正平稳飞行,实施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

  “无人机飞防不仅作业速度快、喷洒均匀,有效避免重喷漏喷,还大幅降低人工成本和农药使用量,实现了节本增效和生态环保双赢。”说起无人机,豹子岭村党支部书记唐汇晏感叹好处多多。他介绍,目前豹子岭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联社已配备16台无人机,一年水稻、油菜等多种作物作业面积超8万亩,服务4000多农户。

  走进唐汇晏口中的豹子岭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联社,只见满载农资的货车有序进出,一片繁忙。3年前,这里还是废弃的火车站办公楼,如今成了带动村集体增收的“聚宝盆”。豹子岭村的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从原来的10万余元,增至2024年的百万元,一举摘掉了“组织涣散、经济薄弱”的帽子。

  “我们组织党员群众开了7场户主会,最终确定把原西斋火车站搬迁后遗留的闲置资产盘活。”回忆起当时的决策过程,唐汇晏记忆犹新。2023年6月,通过争取相关项目资金,村集体购置5亩国有土地和两栋4000平方米办公楼,联合3家专业合作社成立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联社,构建起“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联营模式,一个由村集体控股55%的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联社应运而生。

  农机服务中心集中调配无人机、旋耕机等设备;农资配送中心整合全镇农资需求,实现统一采购;稻谷烘干中心日处理能力达240吨;仓储物流中心包含3000平方米标准化库房和1000平方米精米加工厂……说起联社“四大中心”功能,唐汇晏唠个不停。一旁的种植大户杨德平算起了明白账,“以前农户单打独斗,现在抱团发展,每亩种植成本降低200元。”

  更让村民津津乐道的是联社推出的“四张清单”。针对不同农户需求,联社创新推出代种、托管、流转、联营“四张清单”,形成定制化服务菜单。比如在代种清单中,联社推出代育秧、代旋耕、代机插等“十代”模式,农户可根据自身需求任选一环节下单,由联社为其提供相应服务;托管清单实行“六个统一”即统一栽植品种、统一农资配送、统一技术服务、统一机械服务、统一病虫防治、统一标准收购的标准化管理等。

  这种“量体裁衣”的服务模式,让2600亩土地实现规模化经营,服务覆盖全村农户,也为村民提供了家门口就业机会。“今年我将8亩田流转给联社,一年租金就有2000余元,平常还在联社务工,一年收入能有2万多元。”二组村民杜江在联社服务窗口办理流转手续时说。

  一花独放不是春。“和豹子岭村合作后,我们村级集体经济增收了5万元。”邻村野鹅堰村党支部书记陈云在跨村合作座谈会上分享经验。联社以“四种模式”搭建合作平台:实力强的村带动群众入社,有短板的村对接专项服务,资源丰富的村整合土地合作,主体多元的村携手专业大户。目前洈水镇已有8个村加入“发展联盟”,规模化经营土地达20000余亩,2024年联社实现产值970多万元。眼下,合作社联社正与市供销社开展战略合作,豹子岭村将建设农资配送中心,把农资配送辐射到全镇范围。

  走在联社里,无人机的嗡鸣与货车的轰鸣合奏出乡村振兴交响曲。从闲置资源盘活到全产业链构建,从单村突破到区域联动,这个曾经的“火车站旁的空心村”,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如村民自编的顺口溜所说:“支部领着干,资源变金砖,服务送到家,腰包鼓又圆。” 通讯员 江澳

责编: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