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地头尝“三味”
2025-03-05 14:26:00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脚下有泥土,肩上有担当。2023年9月,我来到贵州省黔南州都匀市小围寨街道马尾村担任村党总支书记助理。马尾村是一个坐落在美丽的隔妹河畔,高粱遍地开花,美酒百里飘香的郊区村落。

  我的第一个感受是,扎根基层,得有“泥土味”。

  “走,出去了。”第一天,村书记吆喝着大家,顺手递给了我一个垃圾袋,我一脸茫然屁颠屁颠跟在大家身后,来到了马尾坡河道边开始巡河、捡垃圾,拉开了我在村生活的帷幕。

  “走,出去了。”我拿着镰刀、手套,坐上了村里大哥上山、爬坡、下组、过河无所不能的五菱神车,开始了一天图斑核实的工作。

  “走,出去了。”我手里拿着民情笔记本,站在村委会坝坝里邀大家同去村民王大哥家,他的双胞胎孩子出生,在医院花费了一笔不小的开销,得去看看。

  在一声声“出去了”的吆喝声中,我走遍了马尾村的13个村民小组,完成了合医、森防、巡河等工作任务,对全村情况有了基本的了解。这一年多,我以青春之名,在泥土的芬芳中滋养成长,悄然绽放。

  第二个感受,助力产业发展,必须浸入“汗水味”。

  “高粱基地—匀酒厂—小桂林—村委会”,一条简单的参观线路,却承载着整个马尾村的未来和乡村振兴的希望。

  “我们马尾村共666户2325人,以高粱种植、工程项目等为村集体经济主要来源。”我化身马尾村宣传员,站在高粱示范基地给参观者解说。

  马尾村的产业发展正处于爬坡过坎、滚石上坡的关键期,高粱种植的改良一直是亟需解决的难题。利用专业优势,我主动联系州级种植专家和揭榜挂帅团队多次到马尾村破解高粱种植、土壤改良、绿色防控等难题,2024年,马尾村高粱喜获丰收。同时,我和“两委一队”利用高粱种植打造马尾“小红粱”项目,参加“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荣获贵州赛区优秀奖、黔南赛区二等奖。

  另外,我参加马尾村公众号“星耀马尾”的撰写推广,为马尾村特色产业发展助力。

  第三个感受是,在基层,必须心系群众,充满“亲情味”。

  “刚好你也姓陈,那你就接手陈家庄组网格吧。”刚来的时候,驻村第一书记是这么说的,自此我就成了陈家庄组的网格员。陈家庄组很多村民外出务工,留守的老人们文化水平不高,很多人不会用手机,每次在群里发了通知后,我都会一一给老人打电话再叮嘱一遍,平时也常去老人家,存号码、“修”手机、交医保、做养老认证,干过不少活呢。

  村民的一个个心上事都变成了我的上心事,我耐心倾听村民的意见和诉求,一遍遍耐心解答,协调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我深刻体会到,只有沾满“泥土味”、浸透“汗水味”、饱含“亲情味”,才不辜负“到村任职”这4个字的分量。

  陈静

  陈静(右一)在田间筛油菜籽(马尾村村委会供图)

责编:姜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