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决战决胜中锤炼干部作风
2020-11-27 10:05: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作者:刘文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安徽省歙县县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 刘 文

  近年来,歙县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政治责任、最大民生工程、最大发展机遇,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中锤炼干部作风和能力,基层干部作风发生明显转变,为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大动力。

  由被动工作向主动工作转变

  过去,一些干部习惯“等靠要”,满足于上级部署啥就做啥,有的发现问题绕道走,有的满足于就事论事解决问题。现在是结合实际主动做、创新做,对标对表找差距、举一反三补短板。

  干部主动作为,离不开压实责任、激励担当。歙县建立了脱贫攻坚责任清单制度,细化县直部门、乡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帮扶干部具体职责,完善明责、履职、问责机制,全县45个建档立卡贫困村、16446户贫困户全覆盖落实帮扶单位214家、帮扶责任人3297人,严格执行“单位包村、干部包户”的双包定点帮扶责任制度。同时,出台系列政策措施,激励基层干部担当作为,仅2019年提拔重用扶贫一线干部50人。

  由碎片想法向系统思维转变

  过去,扶贫工作更多关注贫困户、贫困村,现在还注重边缘户、一般户和非贫困村发展,扶志又扶智、授鱼又授渔。

  2020年,歙县出台建立防范边缘户致贫和贫困户返贫、收入略高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群众动态监测管理机制等政策文件,为进一步解决贫困对象“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全面巩固提升脱贫质量、着力抓好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中,广大基层干部思想方式、思维模式积极转变,推进工作善于谋划,“打组合拳”“弹钢琴”能力明显提升。党员干部以“跟我上”“看我的”的斗志,冲锋在前、吃苦在前、抓点示范,充分发挥榜样作用。

  狮石乡狮石村,曾有100多人参加工农红军,是远近闻名的“百红村”。2016年,县政协副主席曹健背起铺盖进驻狮石村担任第一书记、扶贫队长,他带领当地干群建起村史馆,修缮保护开发红色景点,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引进客商开发乡村旅游,引导农民有序发展农家乐,形成红色教育基地板块、温泉农家乐板块、特色种养板块、生态旅游板块等四大产业板块,2019年底贫困发生率降至零,村集体经营性收入12万余元,常住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117元。

  由一般走访向贴心交往转变

  过去,一些干部满足于一般性走访,走得进家、走不进心,不会说群众话,缺少感情共鸣。歙县创新完善群众工作机制,通过户主会、家庭会、吃派饭、帮干农活、同做家务、干部带货、消费扶贫等形式,收到党群干群心连心谋富路、掰着手指算家庭收入账的效果。

  歙县在全省区县中率先推行干部下村“吃派饭”制度,促使驻村干部常串群众门、常走田间路、常吃农家饭、常听群众声、常思群众事,彻底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今年7月7日,歙县发生特大洪涝灾害,广大基层干部第一时间深入所包保村组和联系户,与当地群众并肩战洪魔,促进了经济社会稳定。疫情来袭,广大扶贫干部把“稳就业”当作贫困家庭“贴心事”来办,确保收入稳定。桂林镇镇村干部自觉组织有就业需求的困难户到县经济开发区参加应聘,有的扶贫干部骑着电瓶车带上贫困户找工作,全镇815名有务工需求和能力的贫困人口全部实现有岗就业、稳步增收。

  由拍脑袋干事向按规矩办事转变

  过去,一些干部习惯于行政式、命令式推动工作,遇事同群众沟通商量不够,简单替群众做主包办,好心办不成好事。现在,干好干坏群众说了算,激发广大干部真正把群众路线融入到具体实践中。

  歙县实施的脱贫攻坚“十大工程”,让基层干部以硬作风扛起硬任务,按规矩、按规律办事情,2016年以来歙县累计整合资金13.29亿元、组织实施项目2247个,在产业脱贫、就业脱贫、易地扶贫搬迁扶贫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基层干部在实践中更加熟悉“三农”工作规律,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黄山市委组织部党员电教中心主任张翔到深渡镇昌中村担任第一书记、扶贫队长后,带领当地群众建起食用菌生产基地,引来企业入驻合作,实现香菇年销售11万斤,带动村民在家门口致富,增加村集体收入3万余元,21名贫困户务工增收约8万元。近年来广大基层干部和群众手把手谋划实施到户产业项目10.8万个,累计投入7031万元,培育了一批贫困群众的当家产业,覆盖贫困户1.3万多户,实现效益2.5亿元。歙县扶贫开发局局长方新辉说:“所有项目,确保经得起经济审计检验、经得起成效检验、经得起群众认可检验,做到了按规矩办事、按规律办事、按上级部署办事、按群众意愿办事‘四统一’”。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