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峡文化扶贫:构建乡村精神家园
2019-01-11 15:00:00  来源:宁夏日报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青铜峡黄河大峡谷。 &nbs

  

  威风锣鼓。 本报通讯员 曹文德 摄

  

  花甲老人玩乐队。 本报通讯员 李鹏 摄

  1月7日下午,在青铜峡市第十届群众文艺百花赛上,峡口镇居民马晓燕、李淑琴表演的小品《不靠低保》风趣幽默,引发台下群众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和欢笑声。在两天的比赛中,500余名群众奉献出34台形式多样的节目,释放着脱贫攻坚的智慧与豪情。

  青铜峡市大力实施文化扶贫战略,特别是面向移民群众开展帮农民培训、帮致富谋划、帮深化创建、帮学法尊法、帮改善环境、帮队伍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六帮”活动,扶志、扶智、扶德、扶勤并举,以内生动力促进移民精神和文化脱贫。

  心若安处是故乡

  在叶盛镇稻香园小区的家中,阳光穿过窗户晒在身上暖洋洋的,刘宗杰伴着唱机里的秦腔,眯着眼睛娴熟地拉着二胡,不时跟着吼几声,恬静淡逸的冬日时光顿时变得“豪情万丈”起来。

  “俺打八岁起就在驴背上吼秦腔,一唱就是多少年。”除了在家自娱自乐,刘宗杰还喜欢招呼三五票友,前往镇上的综合文化站拉开阵势排演,参加社火展演,在黄河岸边的新家园里过足了戏瘾。

  2017年夏季,刘宗杰等104户西吉贫困群众搬迁到青铜峡定居。

  “楼房里壁挂炉、马桶、地板砖都装好了,我们搬了些家具就住进去了。”刘宗杰回忆,他家4口人,只掏了1.2万元就住上了这套88.32平方米的房子。

  搬到新家后,刘宗杰每年能拿到1200元的土地流转收入、4000元的奶牛肉牛托管费、1000元的取暖补贴,去年打工收入将近4万元。

  现在,刘宗杰坐车到青铜峡市区只花十几分钟,去吴忠市区也只需20分钟左右。新家离高速路口也不远,去银川、宁东打工,几个人拼车当天就能往返。便捷的交通给他外出务工带来很多便利。

  闲暇时,刘宗杰喜欢去镇上的综合文化站转转,在那里唱唱红歌、吼吼秦腔,心里特别痛快。

  叶盛镇综合文化站建筑面积780平方米,内设集邮活动室、书法活动室、图书阅览室、文体活动室等多个功能室,外设篮球场、羽毛球场,向全镇群众开放。

  今年,叶盛镇将整合土地104亩,供移民群众种粮种菜;建立30多个蔬菜温棚,移民种植还将获得补助;提供10余辆后货架电瓶车,方便移民做生意所用。“您考虑下,自己到底适合干啥?”叶盛镇稻香园社区党支部书记何欢告诉刘宗杰,当地政府提供多渠道帮扶方式,让移民选择最契合自身实际的脱贫产业。

  获益于各项扶贫政策,刘宗杰的收入水平节节攀升,文艺技能也有了用武之地,他在这里收获到心灵上的安宁,他乡已是故乡。

  扶贫先扶精气神

  运球、传球、起跳、投篮……辞旧迎新的冬日,青铜峡市邵岗镇首届移民村农民运动会在同乐村启动,同乐村队首场迎战华能宁夏大坝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队,双方球员分着黄蓝球衣,逐球奔跑,闪转挪移间施展着一个个漂亮动作。整场赛事节奏流畅、高潮迭起,围观人群中不时爆发出一阵叫好声。

  当天的赛事有篮球、拔河两个项目,200余人参赛,赛场就是刚刚落成的标准篮球场。

  “村里一次就建成两个篮球场、一个文化长廊、一个综合文化中心,总共花了200万元。”同乐村党支部书记杨万福说,在本次运动会开幕式上,华能宁夏大坝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等文明共建单位还向同乐村捐款数十万元,用来添置各类文体器材。

  “在老家那会儿,只能在土场子上打打篮球,踩得尘土飞扬。”看着乡亲们在崭新的球场上尽情挥洒球技,黄色标记线鲜艳醒目,村民马俊文不免心生感慨。2014年,乡亲们搬迁到同乐村后,总算耍上了水泥篮球场,然而场地小让他们难以放开手脚,“没划线”也让他们难以打上一场规范比赛。

  在本次运动会上,马俊文带领本村篮球队对阵其他4支球队,崭新的标准篮球场为他们争锋提供了舞台。“一定要拿个好名次!”马俊文相信会在新赛场上秀出球队的最好水平。

  杨万福告诉记者,同乐村乡亲闲暇时喜欢打篮球,特别是寒假期间,学生、农民工陆续回家团圆,打篮球的人就更多了,村内篮球场不能满足需求,不得不“蹭”临近小学的篮球场。现在好了,两个标准篮球场落成,难题解决了。

  篮球赛事正酣,拔河场上也扣人心弦。选手们一个个咬紧牙关,不到最后一刻绝不松绳,洋溢着拼搏不息的奋斗精神。

  邵岗镇党委书记王成说,群众文体活动多了,打牌、喝酒、赌博这些坏风气就少了,正能量激发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脱贫攻坚的干劲。

  2018年,同乐村村民依托奶牛、肉牛托管项目,每户每年稳定获得托管收益4000元。积极落实人均一亩地流转项目,现已流转土地6174亩,村民既能拿到流转费,又获得了在家门口务工的机会。在10余家金融服务部门的帮助下,200户群众获得900万元扶贫贷款,为自主创业引来金融活水。帮扶单位组织各类劳务输出数万人次,村民们得以奔赴银川、宁东等地务工,实现稳定就业。

  2018年,青铜峡市同兴、同进、同富3个移民村达到脱贫标准,预计移民人均收入达到6928元,累计脱贫退出2164户9763人。

  扶贫先扶精气神。青铜峡市以“富脑袋”带动了“富口袋”,“搬得出、稳得住、管得好、逐步能致富”的目标正在黄河岸边一步步实现。

  1月7日下午,在青铜峡市第十届群众文艺百花赛上,峡口镇居民马晓燕、李淑琴表演的小品《不靠低保》风趣幽默,引发台下群众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和欢笑声。在两天的比赛中,500余名群众奉献出34台形式多样的节目,释放着脱贫攻坚的智慧与豪情。

  青铜峡市大力实施文化扶贫战略,特别是面向移民群众开展帮农民培训、帮致富谋划、帮深化创建、帮学法尊法、帮改善环境、帮队伍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六帮”活动,扶志、扶智、扶德、扶勤并举,以内生动力促进移民精神和文化脱贫。

  心若安处是故乡

  在叶盛镇稻香园小区的家中,阳光穿过窗户晒在身上暖洋洋的,刘宗杰伴着唱机里的秦腔,眯着眼睛娴熟地拉着二胡,不时跟着吼几声,恬静淡逸的冬日时光顿时变得“豪情万丈”起来。

  “俺打八岁起就在驴背上吼秦腔,一唱就是多少年。”除了在家自娱自乐,刘宗杰还喜欢招呼三五票友,前往镇上的综合文化站拉开阵势排演,参加社火展演,在黄河岸边的新家园里过足了戏瘾。

  2017年夏季,刘宗杰等104户西吉贫困群众搬迁到青铜峡定居。

  “楼房里壁挂炉、马桶、地板砖都装好了,我们搬了些家具就住进去了。”刘宗杰回忆,他家4口人,只掏了1.2万元就住上了这套88.32平方米的房子。

  搬到新家后,刘宗杰每年能拿到1200元的土地流转收入、4000元的奶牛肉牛托管费、1000元的取暖补贴,去年打工收入将近4万元。

  现在,刘宗杰坐车到青铜峡市区只花十几分钟,去吴忠市区也只需20分钟左右。新家离高速路口也不远,去银川、宁东打工,几个人拼车当天就能往返。便捷的交通给他外出务工带来很多便利。

  闲暇时,刘宗杰喜欢去镇上的综合文化站转转,在那里唱唱红歌、吼吼秦腔,心里特别痛快。

  叶盛镇综合文化站建筑面积780平方米,内设集邮活动室、书法活动室、图书阅览室、文体活动室等多个功能室,外设篮球场、羽毛球场,向全镇群众开放。

  今年,叶盛镇将整合土地104亩,供移民群众种粮种菜;建立30多个蔬菜温棚,移民种植还将获得补助;提供10余辆后货架电瓶车,方便移民做生意所用。“您考虑下,自己到底适合干啥?”叶盛镇稻香园社区党支部书记何欢告诉刘宗杰,当地政府提供多渠道帮扶方式,让移民选择最契合自身实际的脱贫产业。

  获益于各项扶贫政策,刘宗杰的收入水平节节攀升,文艺技能也有了用武之地,他在这里收获到心灵上的安宁,他乡已是故乡。

  扶贫先扶精气神

  运球、传球、起跳、投篮……辞旧迎新的冬日,青铜峡市邵岗镇首届移民村农民运动会在同乐村启动,同乐村队首场迎战华能宁夏大坝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队,双方球员分着黄蓝球衣,逐球奔跑,闪转挪移间施展着一个个漂亮动作。整场赛事节奏流畅、高潮迭起,围观人群中不时爆发出一阵叫好声。

  当天的赛事有篮球、拔河两个项目,200余人参赛,赛场就是刚刚落成的标准篮球场。

  “村里一次就建成两个篮球场、一个文化长廊、一个综合文化中心,总共花了200万元。”同乐村党支部书记杨万福说,在本次运动会开幕式上,华能宁夏大坝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等文明共建单位还向同乐村捐款数十万元,用来添置各类文体器材。

  “在老家那会儿,只能在土场子上打打篮球,踩得尘土飞扬。”看着乡亲们在崭新的球场上尽情挥洒球技,黄色标记线鲜艳醒目,村民马俊文不免心生感慨。2014年,乡亲们搬迁到同乐村后,总算耍上了水泥篮球场,然而场地小让他们难以放开手脚,“没划线”也让他们难以打上一场规范比赛。

  在本次运动会上,马俊文带领本村篮球队对阵其他4支球队,崭新的标准篮球场为他们争锋提供了舞台。“一定要拿个好名次!”马俊文相信会在新赛场上秀出球队的最好水平。

  杨万福告诉记者,同乐村乡亲闲暇时喜欢打篮球,特别是寒假期间,学生、农民工陆续回家团圆,打篮球的人就更多了,村内篮球场不能满足需求,不得不“蹭”临近小学的篮球场。现在好了,两个标准篮球场落成,难题解决了。

  篮球赛事正酣,拔河场上也扣人心弦。选手们一个个咬紧牙关,不到最后一刻绝不松绳,洋溢着拼搏不息的奋斗精神。

  邵岗镇党委书记王成说,群众文体活动多了,打牌、喝酒、赌博这些坏风气就少了,正能量激发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脱贫攻坚的干劲。

  2018年,同乐村村民依托奶牛、肉牛托管项目,每户每年稳定获得托管收益4000元。积极落实人均一亩地流转项目,现已流转土地6174亩,村民既能拿到流转费,又获得了在家门口务工的机会。在10余家金融服务部门的帮助下,200户群众获得900万元扶贫贷款,为自主创业引来金融活水。帮扶单位组织各类劳务输出数万人次,村民们得以奔赴银川、宁东等地务工,实现稳定就业。

  2018年,青铜峡市同兴、同进、同富3个移民村达到脱贫标准,预计移民人均收入达到6928元,累计脱贫退出2164户9763人。

  扶贫先扶精气神。青铜峡市以“富脑袋”带动了“富口袋”,“搬得出、稳得住、管得好、逐步能致富”的目标正在黄河岸边一步步实现。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