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紫阳驻村第一书记“云端组团”激活振兴“引擎”
2025-06-24 15:52:00  来源:乡村干部报网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紫阳县驻村第一书记直播团在双桥镇四坪村直播助销夏季红茶。(紫阳县委组织部供图)

  在位于秦岭腹地的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一场由驻村第一书记参与的“云端实践”正悄然改变着乡村面貌。该县通过创新实施“组团服务・云端助农”行动,让全县153名驻村第一书记的手机成了“智慧中枢”,他们用镜头记录茶园四季、用直播链接南北市场、用数据破解治理难题。

  从“单兵作战”到“组团服务”

  “今天效果不错,直播间里人气很旺,回购率也越来越高。”毛坝镇核桃坪村驻村第一书记吴勇敲击着屏幕开心地说。

  在核桃坪村党群服务中心,吴勇的手机屏上跳动着最新的直播数据——第42场助农直播结束,累计销售额突破16万元。谁能想到,这个曾因不熟悉农事被村民私下称为“门外汉”的驻村第一书记,如今成了十里八乡的网红。

  单丝不成线。紫阳县以“组团服务”为轴心构建助农矩阵。县委组织部围绕“云端热线”“云端治理”“云端集市”等方面统筹搭建20余个宣传账号,形成“四季云端”推介平台。吴勇的转变正是组团服务的缩影:当他为首场直播犯难时,县委组织部迅速安排人手指导,从镜头调试到话术设计手把手教他。如今,他的直播间不仅是农产品销售窗口,更成为群众“线上议事厅”:截至目前已收集村庄发展建议37条,解决民生问题12个。

  该县构建“理论培训+实践淬炼”培养体系:统筹电商办、党校等资源举办3期电商运营培训班,180名驻村第一书记和村党组织书记走进课堂学习短视频剪辑;组织15批次外出考察,让驻村第一书记和村党组织书记实地观摩网红村运营模式;邀请50余名“网红达人”开展“云端结对”,手把手教授驻村第一书记们直播技巧,提升实践能力。

  从“山货积压”到“云端出圈”

  “家人们看过来,这是新民村海拔800米种植的高山洋芋,下锅3分钟不糊汤……”瓦庙镇新民村驻村第一书记余勇军在直播间里举起一袋干土豆。这场持续3小时的直播一共卖出67单,销售额共计4168元,留守老人冯阿婆看着手机里的转账记录直抹眼泪——她家积压的洋芋果果、干菜苔全部售罄。

  紫阳县将直播间变为“助农前线”,构建起“书记搭台+产业唱戏”的产销链路。瓦庙镇组建6人直播小队,15场直播卖出20余万元农货,其中单日最高销售额达2.1万元,带动300余户农户增收。在蒿坪镇,驻村第一书记们创新推出“茶旅套餐”直播:镜头前,书记们化身导游,带着网友“云游”茶山步道,同步链接茶园认购、民宿预订等服务。

  今年3月以来,全县累计开展直播134场,推送视频1719条,富硒茶、蒸盆子等20余种特产曝光量超4500万次,直接带动农产品销售173.2万元。

  从“线下跑腿”到“云端直连”

  “王书记,1.25万元工资尾款已经到账了!太感谢你了!”毛坝镇温家坪村村民胡某在电话中激动地说。

  2023年,胡某曾在河北省秦皇岛市一房地产公司从事架子工工作,但工头刘某无故拖欠他1.25万元工资迟迟不付,这让身在异地的胡某深感无奈。当市中级人民法院驻毛坝镇观音村第一书记王伟接到胡某电话求助后,立即启动“云端法律服务”工作机制,在多方协调下与在咸阳的工头刘某取得联系,成功为胡某追回两年未领的工资。

  据了解,“云端热线”开通以来,全县累计受理政策咨询180人次,通过“云端议事厅”化解矛盾纠纷23起,让“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成为常态。

  “下一步,我们还将继续围绕驻村第一书记‘组团服务・云端助农’行动,充分发挥驻村第一书记的桥梁纽带作用,不断创新帮扶载体、优化帮扶模式,持续加大培训指导和支持力度,推动书记们的经验转化为更多的实际成果。”紫阳县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雷红民说。

  通讯员 毛润 吕忠军

责编:俞玺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