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水城团:心里装满“茶桃果菌”,6万公里风雨兼程
2024-05-21 15:02:00  来源:乡村干部报网  作者:通讯员 胡梦花 刘阳 郑家程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初夏,阳光照在绿油油的茶山上。国家科技特派团水城团茶叶组赶赴水城继续指导茶叶加工。在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龙场、顺场、勺米等乡镇,专家们对加工企业和茶农开展技术培训,为大伙总结春茶生产加工的得失。

  “你们加工厂生产的凤羽系列绿茶产品口感偏涩,主要是因为加工过程摊青环节控制得不够精细,茶青茎梗内部与芽和叶相比含水量稍高,水分散失不匀。”在水城区茶叶发展有限公司,专家短短几句话,就把困扰加工厂多时的问题找到了。几位专家根据茶叶感官审评时发现的技术问题,与工人交流,指导工人采用吹停结合方式,适度鼓风,通过科学延长摊青时间、均匀散失水分来提升茶叶品质。

  专家们还深入到顺场乡的腾鹏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场乡的国顺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勺米镇的坡脚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实地察看并纠正制叶过程中的不规范操作,精心指导茶农如何做好茶园的精准施肥与合理修剪。

  水城团团长、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遵义综合试验站站长王家伦研究员介绍说,水城区茶产业主要存在茶树品种结构不合理、茶叶制作工艺与技术水平偏低、市场竞争优势不明显等问题。为此,专家们先后深入11个乡镇的20多个产业基地调研考察300多次,经过调研、分析、指导,并与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遗传改良研究室专家对接,建立茶树新品种展示园、早茶示范园、茶树抗旱栽培技术示范园,引进黄金甲、金牡丹、格绿等21个茶树新品种,规范标准体系助推品牌打造,助力水城区400多亩茶叶地实现每亩增收800元。

  水城不只有茶叶,专家们心中装的也绝不仅仅只有茶叶。2022年以来,他们先后深入水城区30个乡镇街道、189个村(社区),精准开展调研指导和技术服务609天,差不多6万公里的风雨兼程,把增收的论文写在大地上、写进农户的心里。围绕“5+3”(即茶叶、猕猴桃、食用菌、中药材、生态畜牧+刺梨、山桐子、精品水果)这八大特色产业,精准组队开展农业技术指导,示范推广新技术16个、引进新品种43个,建成水城区“科技特派员之家”“猕猴桃科技小院”,向上争取资金支持科技帮扶,指导建设农业园区(示范基地)21个,领办、创办、协办企业或合作社32个,累计帮扶、指导企业(合作社)73家,打造水城黄精、水城春等6个特色产业品牌。目前,水城区2023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达62%,主要农作物和畜禽良种覆盖率达98%。

  此外,科技特派团还特别注重培育本地“土专家”,培养当地农技人员221人,培养高素质农民323人,培养致富能手86人,吸纳科研院所、当地部门从事农业生产人员、“土专家”、“田秀才”等201位科技人才,壮大科技特派员队伍。

  王家伦表示,水城团将创新帮扶和协作方式,以“特派团+行业部门+乡镇+企业”模式,提升科技服务能力水平,助推水城区乡村振兴步入快车道。

  

责编:刘琼